核心提示
5月29日上午9时,广西人民会堂,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自治区政府关于全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定工作之一,指针对特定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问答,对促进监督“一府两院”、保障政府部门正确行使职权意义重大。就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
犀利,坦诚,追问,互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带着问题开门见山,直言要点;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的负责人客观回答,实事求是。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百姓关切的重点和热点,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在专题询问中深刻体现。
1 不避难点,一问一答做实监督
“目前在扶贫政策实施时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这与扶贫开发工作存在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有关。应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准确识别真正的扶贫对象,确保他们得到有效扶持?”张明沛委员开门见山,抛出了本次会议的第一个询问问题。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有效程序精确识别贫困人口,针对致贫的原因,制订针对性强的帮扶规划,并建档立卡进行跟踪管理和检测……”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从多个角度详细解答问题。
“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繁多,分散在各部门,建设标准不同、验收办法各异,存在项目重叠、部门利益分割、资金使用分散和效益不高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黄卫革委员直入主题。
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黄伟京作答:“目前全区扶贫各项涉农资金共400多亿,涉及20个部门、16大类。我们想要整合这些资金,首先就是要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将专项资金切块分配下达到县,由当地根据扶贫开发规划和要求,用到最看得见、最急需的贫困项目。”
……
这样的一问一答,贯穿整场专题询问。围绕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热点,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备而来,就我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犀利发问;40多个有关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扶贫办等单位负责人受自治区政府委托,不回避难题,不否认不足,不推诿塞责,认真客观,一一作答。特别是其中的难点问题,深入查摆原因,探讨解决之策。
不避难点,做实监督,推进工作,解决问题,正是专题询问的应有之义。
专题询问应该“问什么”、“怎么问”?这场专题询问看似一问一答、流畅简单,但其背后是辛勤的工作和汗水。
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为做好专题询问准备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沟通协调会,分两个调研组分赴各地,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走访贫困地区群众,实地考察扶贫项目。各项前期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为专题询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治区扶贫办等政府部门积极配合此次询问,派出人员与调研组一同到市县基层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活动,积极参与此次常委会会议的分组审议和专题询问。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坦言,参加专题询问,对自己是个很大的触动,通过与常委会委员面对面的交流,更进一步认识到扶贫开发工作离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距离。要将意见和建议,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2 心系百姓,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广西贫困人口634万人,排在全国第五位,贫困发生率为14.9%,位列全国第八。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一直是我区头号的民生工程,关乎全广西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饮水、移民、教育……这些扶贫开发问题均与民众利益密切攸关,也是人大常委会委员询问的重点。
李奕权委员十分关心农村贫困地区仍有不少人口饮水困难的问题:“如何使他们尽快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对现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补助标准偏低的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贫困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建设设施该
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面对“三连炮”,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逐一作答,让李奕权频频点头。
“政府要出面组织的易地搬迁、易地发展,现在碰到最难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我想问发改委,这些难题能否破解,如何破解,还有哪些更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韦志鹏委员也抛出问题。
“我们正在努力通过政府引导,想办法变依赖土地发展为依托市场发展,变靠天吃饭为靠技能靠经验吃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使农民转变身份,转变成为市民。”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潘文峰坦诚作答。
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提出的问题正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个个落脚民生、直指要害,让到会听取意见的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捏了一把汗”。大家表示,委员们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问的是民生,考的是担当。
自治区人社厅厅长蒋明红认为:“扶贫开发说到底是民生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经过深入调研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质量很高,既是群众关心的,也是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结合职能,对照问题,逐一解决好。”
3 落地有声,始于问而不止于答
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小学上学难等问题,谭和平委员直言:“怎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风险的发生,让贫困农民的下一代不成为‘贫二代’,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未来几年我们将筹措1000亿元,兴建1000所以上的学校和改扩建一些学校,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就学需要。”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回答,“从今年起,我们将实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计划,用3-5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的学校逐步达到国家的基本办学条件。面对贫困地区教学点留不住教师的实际,我们创新实施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每一个教学点免费培养一名全科教师,这些教学点教师的来源以本地本村学生为主,确保教师能够留得住,同时我们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问题。”他表示,会后一定努力抓落实。
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两个多小时,10名委员相继发言,直到专题询问结束,委员们仍意犹未尽。大家就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创新扶贫、教育扶贫、贫困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问题个个开门见山、直接了当,而新的目标和期待也一一得到回应。
“问”只是起点,是手段,始于“问”,但绝不止于“答”,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工作、推进发展。主持会议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道喜要求,会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将根据委员们在分组审议和询问发言中提出的问题,汇总成自治区人大常委审议意见,转自治区政府研究处理,并跟踪督促整改,切实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上新的台阶。
专题询问会结束时,作为应询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之一,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表示:“这次专题询问也是给我们一个沟通的机会,能够向人大报告工作的进展和下一步思路。”他说,对于专题询问所涉及的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难点和热点,要把这些问题带回去,认真地加以落实、克服,积极地争取中央财政在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姚华指出,这次专题询问并没有停留于问,而是“问”出了实效。因为,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机制要求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必须面对面地接受询问,并给予合理的答复。由于人大监督具有公开性、透明性特点,实际上,受询政府部门负责人的答复,即相当于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除了一般意义上解疑释惑之外,更多的是就询问重点问题的解决向人大代表、社会公众作公开承诺。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改进工作。而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正是专题询问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