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讯 (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陆华区 黄宝贝) 近年来,河池市结合实际,精心谋划,选择适合本地特色的生态养殖项目,通过发展“天上飞、地里跑、水中游”的“水陆空”特色生态养殖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预计到2016年9月底,全市牧业产值69.1亿元,同比增长3%,增加值32.64亿元;渔业产值4.42亿元,同比增长4.5%,增加值2.96亿元。
“养鸽子见效快,很适合无劳动力家庭发展。”日前,宜州市同德乡众联村六新屯60岁老人陆家英拿着小本子,认真计算着家庭收入的经济账。
陆家英一家三口人,没有劳动力,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河池市水产畜牧局选派第一书记到该村后,动员并免费赠送40对鸽子给他养殖,不到3个月时间,就有了近3000元的收入。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河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色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把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在认真分析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组织人员到养殖生产大市考察和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研后,我市确立了以发展香猪、黑土猪、肉牛、山羊、瑶鸡及大水面渔业生态养殖产业为主,并发展稻田养鱼、蛋鸡养殖、鸽子养殖等“短、平、快”示范养殖助农增收的工作思路。
河池市水产畜牧局积极组织开展养殖产业脱贫大行动,深入贫困村指导发展稻田养鱼、蛋鸡和鸽子养殖等“短、平、快”示范养殖业,并组织人员到桂林、柳州等地观摩学习稻田养鱼示范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河池市稻田生态渔业工作实施方案》并呈报市政府审定下发,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稻田生态渔业,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据了解,全市力争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总面积3000亩以上,通过示范点带动全市稻田养殖面积3万亩,稻田养殖水产品总产量1500吨以上、产值6000万元以上,养殖经济总产值1.35亿元以上,将有效带动一批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市等3县(市)6个村建设稻田养鱼示范点270亩,引进了乌苏里拟鲿(牛尾巴鱼)等优良品种10万多尾,各示范点均完成鱼种投放,进入养殖管理强化环节。
同时,实施以助推精准脱贫工作为目标的广西渔业转型与升级项目,确保生态特色养殖项目上规模、提档次。以天峨县、东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核心,实施大水面开发相关项目,全市大水面开发面积达50万亩,养殖面积达15万亩。大水面开发面积居全区第一。如今,红水河渔区已建成水产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15个,建成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处,获得“大化大头鱼”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亚冷水性鱼类鲟鱼产品已打通出口东南亚国家的渠道,河池红水河鱼品牌建设效应明显。
此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市水产畜牧业上报“十三五”重大项目库的项目6个,包括河池市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东兰县特色养殖基地项目、大化县特色淡水养殖、河池市特色畜禽水产养殖基地等,预计总投资达17.4亿元。今年上半年,市水产畜牧局向自治区申请发展优势特色畜牧业项目7项,获补助经费415万元,获得稻田养鱼示范项目建设资金580万元。
预计到2016年9月底,全市肉牛出栏14.92万头,同比增长2.7%;山羊出栏64.56万只,同比增长5.3%;生猪出栏152.92万头,同比增长3%;家禽出栏1543.35万羽,同比增长3.1%。肉牛、山羊养殖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成为山区农民经济增收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