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全面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凝心聚力奔小康 开拓奋进建胜地

  2015年3月28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开园。 何平江/摄

  2015年11月5日,中央领导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矮寨屯,就传统村落生态化乡土化保护开发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2016年5月20日,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启动。 唐艳兰/摄

  2016年6月25日上午9时45分,印有桂林山水美景彩绘图案的空客A319飞机“桂林号”起飞。唐艳兰/摄

  2015年2月26日下午,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在桂林市召开。

 

  

  2013年10月22日,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在桂林举行。

  中央电视台2016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收视率创全国同时段第一。 唐 侃/摄

  逍遥楼灯火璀璨。

  游客骑行在美丽的桂林山水间。

  正阳东巷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仪式。

  法国地中海俱乐部桂林愚自乐园度假村。 唐 侃/摄

  外国游客游览漓江。 黄 雷/摄

 

  李春生 贾 嘉

  过去的5年,是桂林市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取得重大成就、实现重大跨越的5年。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桂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各项主要任务目标,开创了桂林改革发展新局面。

  1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桂林是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的一张漂亮名片,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旅游业在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是最早对外开放旅游业的中国城市之一;是中国每万人接待境外旅游者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设点观测中国旅游业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桂林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称号,至今已有180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政要到访。

  2012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7月28日,桂林市正式对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施此政策的地级城市。2015年5月28日,对东盟10国旅游团实施6天入境免签政策;2015年4月15日,桂林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开通。桂林还是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的全国第一个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城市。

  桂林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着力推动旅游向高端化、精品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万达、海航、华润等一批强企将投资大、品位高、带动力强的文化旅游及服务业项目纷纷落户桂林,桂林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商务会展业蓬勃发展。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这是桂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桂林市积极构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重要平台、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一项重大成果。

  2015年10月19日至21日,第九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暨第五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在桂林成功举行。该届论坛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主办,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香港理工大学协办。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旅游业界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汇聚一堂,畅谈国际旅游大势,分享经验成果,谋求合作共赢。首次邀请美国、德国、英国、阿根廷、俄罗斯等51国驻华使节出席。

  2015年5月29-31日,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成功举行。

  2016年5月20日,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在雁山大埠乡动工。这是万达集团在全国布局的第11座万达文化旅游城,也是万达集团在广西投资最大、水平最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6月25日,“桂林航空”首航成功,是国内唯一一家注册在知名旅游城市并作为主运营基地的航空公司,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桂林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旅游产品结构由传统山水观光向休闲度假、文体娱乐、生态体验、健康养生等多元化高端化转型,国际化元素不断集聚,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幅高于游容人数10个以上百分点,游客人均消费突破千元大关,旅游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2015年,桂林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17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517.3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游客人数增幅11.6个百分点,旅游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1-7月,桂林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961.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25%。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31万人次,同比增长5.8%;实现旅游收入331.49亿元,同比增长27.49%。

  2 文化价值充分彰显 软实力显著增强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坚持“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当好广西文化建设排头兵。

  组建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历史文化“散珠碎玉”得到系统保护开发和利用……桂林在文化保护方面大力作为,成绩斐然。

  正阳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逍遥楼重建竣工开放,成为展示桂林深厚历史文化的新名片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典范。靖江王城“拆围透墙”工程基本完工,靖江王陵、甑皮岩两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标识建设、名人故居修缮有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2015年11月19-20日,“全国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史前考古研究基地”落户桂林。

  “桂林百姓大舞台”自2009年至今,共演出200场,累计参演群众达7万多人次,现场观众30万多人次。得到了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批示和高度评价:桂林走出了一条“文化惠民”的新路子。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全国群星奖”,成为全国知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形成了“桂林百姓大舞台”“百姓文化大讲坛”“漓江之声”“读书月”等一批群众性公益文化特色品牌。

  2015年3月28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正式开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园仪式并宣布开园。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开园是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个活动。

  中央电视台2016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在桂林成功录制好评如潮,6月9日晚首播和19日重播时段,“歌从漓江来”在央视所有频道节目中收视率均排名第一。

  6月11日,中国文明网在首页头条推送《我们的节日·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寄情山水赏名俗。这是中国文明网用稿的最高级别,对桂林来说是第一次。

  桂林的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动漫产业领跑全区,力港科技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墓地,是广西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互联网企业,成为引领广西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龙头。

  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的国内首部原创动漫《可可小爱》系列正能量短剧,已登陆中央电视台12个频道,成为登陆央视频道最多的动漫品牌;制作的《可可小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童谣、海报,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动漫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子。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人文精神更加凸显,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不断彰显。

  3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大家园格局初步形成

  桂林坚定不移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坚持市县镇村联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大桂林“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大家园格局初步形成。

  5年来,桂林累计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1000多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是挂林地市合并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8.8%提高到46.7%。

  临桂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纵三横三环”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创业大厦、“一院两馆”等标志性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行政中心完成搬迁,15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一座功能日趋完善、入气不断聚集、现代气息浓郁、生态环境宜人的现代化新城加快崛起。其中,桂林日报传媒中心大楼占地50亩,总投资1.04亿元,于2012年12月24日封顶;桂林广播电影电视中心占地46.8亩,共23层,总投资3.4亿元,于2014年12月29日封顶。

  老城疏解迈出坚实步伐,“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取得重大进展。321国道桂阳公路改扩建工程将于年底建成,一条旅游黄金大道、风貌景观大道、产业发展大道正在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内联外通的城市交通新格局加快构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漓江市区段亮化工程完工……老城交通路网不断改善、环境秩序明显好转、功能品位显著提升、文化底蕴日益彰显。

  4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桂林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加快崛起,入选广西百镇示范工程数量居全区首位。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区前列,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相继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15年11月5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给予桂林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4 综合实力上台阶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末,桂林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10年的1.76倍、1.73倍、2.17倍;13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重大项目之多、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桂林发展迈上新台阶。

  桂林市现代物流、会展商务、信息消费、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四大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经开区“两翼齐飞、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全区领先,休闲农业走在全国前列。

  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0.52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5.81万人次,获“全国优秀创业型城市”称号。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累积投入扶贫资金57亿元,减少贫困人口34万,全市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区前列。教育改革发展走在全区前列,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法治桂林、平安桂林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桂林再次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5年来,桂林市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0.7亿元,年均增长16.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办成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

  经济发展的同时,桂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科学、体育、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前,桂林市正乘着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东风,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着力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胜地建设各项工作,为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