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开管得好 广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

放得开 接得住 管得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吹响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的号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区各级政府围绕清权、减权、优权、制权4个关键环节,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简政放权步伐,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为新常态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亮色。

  放管结合,“晒”清单强监管

  简政放权,如何“简”、怎么“放”,政府权力与市场调控的边界在哪里?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谋划,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推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去年10月,我区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流程,正式印发实施自治区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等45个自治区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方案,提出2014年至2017年,自治区本级取消职能153项,下放150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11项,减少其他微观事务89项。

  在201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区就取消、下放和调整168项行政审批事项,首次“晒”出了自治区实施的1159项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

  62个区直部门主动公布行政审批权力清单,93.7%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放到市县审批核准备案。

  简政放权,既要放得下,也要接得住,更要管得好。来宾市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弱化审批,强化监管,制定“1+7”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办法,推动政府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管理方式从行政审批向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转变。

  简政放权,转职能,改作风,不是让政府的权力“自由落体”,而是让群众“门好进、事好办”。去年10月,南宁市成立了广西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原来由建设、食药等21个部门审批的314个审批事项全部划拨至行政审批局,实行“流水线”式高效运转的审批流程,审批时限从306个工作日缩短到25个工作日,群众和企业办理行政审批实现“一口进出”“一门受理”。

  多点突破,以“减法”做“加法”

  羊年春节前夕,从南宁一家国企离职的杨韵终于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前几年,杨韵就有了辞职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的念头,但苦于拿不出最低注册资本,创业梦可望而不可即。随着去年3月广西实施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注册资本实缴、验资制度和最低注册资本限额,杨韵迫不及待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去年3月以来,我区工商系统结合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权力瘦身”行动,梳理出518项“权力清单”,通过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353项,对原有的57项行政许可事项自治区本级仅保留34项,7项非行政许可取消或转变管理方式。至此,全区工商部门不再有“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市场活力立竿见影。去年3月至12月,广西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新登记企业数达7.3万户,其中公司制企业5.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94%。

  今年3月1日起,我区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0版》正式实施,明确了11项税收优惠资格认定和4项其他事项资格认定适用备案制度,调整批准类、核准类、事后备案类税收优惠事项,其中1项税收优惠业务由批准类改为事后备案类,90项税收优惠业务由核准类改为事后备案类,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权力行使,为纳税人大开方便之门。

  为保障“稳增长”用地需求,我区国土资源部门大胆探索以“审管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的管理模式。一年多来,厅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各类审批事项提速率50%,群众满意度100%。

  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最大限度地缩小企业投资的核准范围,对不依国家相关规定而设立的项目核准前置要件一律取消……2014年,广西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投资主体地位,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增添了市场活力。

  纵深推进,构建服务型政府

  2015年,在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广西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从何处着手?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简政放权再出“重拳”:从2015年开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全面铺开,自治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在今年9月底前公布。未经审核确定、不在清单内的权力事项,各政府部门不得再行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权力事项坚决取消,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权给市场,凡是适合社会组织承办的事项就让社会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凡是基层能处理的问题就依靠基层去处理。”自治区编办有关负责人用4个“凡是”,突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中简政放权这一主线。

  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向自身权力开刀,除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还要有深谋远虑的管理智慧。下一步要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突破地方、部门、行业利益,构建起服务型精干政府。同时,要把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激发市场活力的事项,直接放给市场,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上,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