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产糖省区,蔗糖产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保障了我国食糖安全、可靠和有效供给。但是,随着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逐步接轨,近年来,糖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区蔗糖产业面临严峻形势,以甘蔗生产为主的广大蔗农却没有享受到像粮、棉、油区农民一样的补助政策。那么,如何破解我区蔗糖产业的发展瓶颈,让“甜蜜事业”再香甜?连日来,“糖产业”成了出席全国两会的广西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甜蜜的烦恼”:
糖价下跌成本上涨,蔗农收入连续下降
蔗糖业是我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介绍,目前全区有95个县(市、区)种植糖料蔗,直接种蔗农民超过850万人,涉及蔗农2000万人,农民人均家庭现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糖料蔗收入。
“我区产糖量已连续9个榨季占全国的60%以上,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崇左市委书记黄克说,“可以这么讲,广西糖业生产不稳定,全国的糖业生产就不稳定。”
崇左市地处我区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糖都”美誉。但近几年,该市133万蔗农却饱受“甜蜜的烦恼”困扰。“蔗农收入连续下降,危及产业稳定发展。”黄克说,由于糖价逐年下滑,导致糖料蔗价格也随之下降,导致“糖贱伤农”。
一组数据,印证黄克所言:2011年以来,国际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滑,从2011年最高的7869元/吨,下跌到2015年1月上旬的4400元/吨,下跌近50%。
“2014/2015年榨季,按4400元/吨的糖价测算,企业每生产一吨糖要亏损400元左右,若后期糖价没有明显回升,本榨季广西糖业将继续亏损。”全国人大代表、贵糖集团员工邓先告诉记者,受糖价下跌影响,广西糖料蔗价格惨遭四连跌。“2011/2012年广西榨季糖料蔗价格为500元/吨,到了2014/2015年榨季为400元/吨。三个榨季糖料蔗价格共下降了100元/吨。”
与此相反的是,近年来,我区糖料蔗种植成本却保持上涨趋势。根据自治区物价部门数据,糖料蔗种植成本从2009年的1135元/亩增至2013年的1993元/亩,涨幅75.6%,平均年增长为12.5%。
“农民种蔗收入连续下降以及种植成本快速上升,直接导致蔗农亏损,种蔗意愿下降,不少主产糖地方出现大面积蔗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现象。”邓先说,2014/2015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减少约152万亩。
“烦恼”的根源:
生产成本高,进口糖冲击大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事关国家食糖供应大局。那么,导致广西蔗糖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量进口糖冲击国内市场,拉低国内糖价。”全国政协委员吴爱红在分析我区蔗糖业面临困境的根源时认为,国外食糖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国内糖价便不断下滑。
“另外,食糖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是我区糖业整体亏损、陷入困境的另一因素。”吴爱红认为,与国外低成本进口食糖相比,我区食糖没有竞争优势。
对此,邓先代表表示认同。他分析说,由于我区大多数蔗区主要集中在桂中、左江和桂西干旱贫瘠的旱坡地,种植规模小、条件差、难以实现机械化耕种收作业,糖料蔗生产效率低、人工费用高,致使糖料蔗成本偏高,也使得糖料蔗收购价格处于高位。
“近三个榨季来,广西甘蔗收购价在440元至500元/吨,而巴西、泰国等产糖大国的糖料收购价格仅为广西糖料蔗收购价的一半左右。仅甘蔗原料成本一项,广西的食糖每吨就高出上述国家1600元以上。”邓先说。
“致使广西蔗糖业面临困境的另一方面,是国家对糖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黄克代表分析说,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农资综合、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直补及良种、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补助政策,这些政策覆盖面广、资金投入大,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以甘蔗生产为主的广大蔗区农民却没有享受到像粮、棉、油区农民一样的补助政策。
呼吁:
惠农政策应延伸到蔗糖产业
如何突破我区蔗糖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吴爱红委员认为,国家层面应加强对糖业产供销的宏观调控,控制好进口糖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抵御进口糖对国内食糖的冲击。
邓先代表认为,国家应研究出台支持糖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扶持广西加快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农田和农业机械化建设,以降低广西食糖的生产成本。
黄克代表也认为,国家应给予蔗农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将现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延伸到蔗糖产业。“建议国家尽快在广西先行试点实施糖料蔗目标价格管理,建立种蔗直补和甘蔗良种补贴的长效机制,扶持蔗糖产业的发展,让广西的‘甜蜜事业’再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