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4年广西旅游发展工作亮点扫描

 

2014年5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古占特色旅游名村考察了解旅游扶贫情况。
 
2014年11月11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白面红瑶寨,鼓励红瑶乡亲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收入水平。
 
全区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现场。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主任陈建军向中越跨境自驾车旅游领队授旗。
 
智慧广西旅游目的地营销平台签约仪式现场。
 

    2014年,我区与全国一样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新常态下一个重点发展的产业,2014年全区旅游业按照“一个龙头、两条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的战略部署稳步推进,在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201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约2.86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7.7%;国内旅游收入约2495亿元,同比增长约27.2%,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重大旅游项目完成投资

    超百亿元

    2014年,我区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全区旅游精品,提升全区旅游产品档次。制定《2014年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旅游项目(事项)责任制工作方案》,1年来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先后100多次亲赴各自联系的41个重大旅游项目调研,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重大旅游项目的顺利推进。

    据统计,由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牵头负责的41个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旅游项目,2014年完成投资总额超110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计划投资任务。漓江保护利用营运工程及桂林与海南航空集团公司合作共建项目顺利推进,桂林罗山湖体育旅游公园、玉圭园·环球名胜、阳朔悦榕庄、田阳田州古城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经建成开业。南宁青秀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顺利完成,姑婆山、黄姚古镇、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北海涠洲岛创5A工作顺利推进,全区新增4A级旅游景区16家。

    特色旅游名县创建

    突破进展

    2014年,全区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大提升。出台《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若干支持和激励政策》,修订《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定标准及评分细则》,以标准化手段指导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20个创建县在建投资额超亿元的重点旅游项目45个,总投资193亿元。目前已完成对阳朔、兴安、东兴3个县(市)创建县评定验收工作,3县(市)均达到了特色旅游名县验收标准。

    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预计2014年20个“创特”县接待游客量7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25%,增长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捷报频传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成效显著。政策争取和落地取得实质进展,漓江保护利用营运工程全面启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调整、游船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工作有条不紊,桂林旅游基金管理公司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北部湾国际旅游区重点项目稳步开展。北海涠洲岛环岛路已开工,鳄鱼山景区申报5A级景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渭博基斯顿5星级酒店年底开业,中越海上航线和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工作进展顺利;钦州三娘湾海水浴场改造和海豚馆建设、麻蓝岛度假区航道清淤和填海等工程顺利推进。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行动计划(2014-2016年)》已经自治区政府审定并下发实施,长寿养生“巴马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马水晶宫-命河景区和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凤山县三门海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产业

    发展迅速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2014年我区制定了《广西农家乐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并按标准对全区乡村旅游进行评定;同时,积极指导农户和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农家乐合作社”等方式深化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全区全年新增5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4星级乡村旅游区12家,5星级农家乐1个、4星级农家乐28家;

    推进旅游和生态保护的结合,新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7家、森林人家15个;开展红色旅游提升基础工作,组织编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报告》与《广西红色旅游导览手册》,填补了我区红色旅游发展基础工作的空白,推进百色起义纪念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

    四大旅游集散中心

    功能凸显

    启动《旅游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全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全区高速公路新建设了110块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标识牌和2个高速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101块广西旅游导览图。新建115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新增152个旅游厕所。随着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全线贯通,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四大旅游集散中心全部通高铁,旅游可进入性大大提升。

    全区旅游信息化

    水平提升

    开展旅游行业基础数据库及相关平台的顶层设计工作,建立起旅游应急指挥监控系统,设置和完善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通过广西旅游在线网站、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微博、微信平台和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途径,实时为游客提供广西旅游有关的服务信息。完善广西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平台,与携程网等国内20余家知名网络服务商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系统对接。

    实施国外游客出入境便利政策,奥地利等51个国家的游客在桂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于7月28日起实施,桂林成为全国第9、广西第一个实施该政策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获此政策的地级市,对东盟10国旅游团实行6天入境免签政策,为国外游客提供了方便。

    旅游消费环境

    安全优化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通过开展旅游市场明察暗访活动,定期发布《广西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有效遏制了“零负团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经营行为,建立旅游质监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旅游质监网,旅游执法检查、投诉理赔、质监信息采集等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举办全区旅游质监执法人员培训班,对区、市、县三级旅游质监执法人员进行轮训,提高了旅游执法水平。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完善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组织旅游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提高涉旅安全事件处置能力,旅游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1-11月,全区旅游质监执法部门共受理来电、来访、来信、舆情转办等旅游咨询及投诉1831件,其中受理并立案调查旅游投诉245件,案件处理结案率达95%,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01余万元。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紧紧围绕“人才强旅、科教兴旅”主题,加强对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旅游核心岗位人员的培训。先后组织高星级旅游饭店总经理、出境(边境)旅游领队、5A级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等培训7000余人(次),组织全区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分别赴澳大利亚和台湾学习旅游开发管理经验;组织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初任培训、全区20个特色旅游名县及重大旅游项目用地保障培训、旅游统计业务培训、旅游执法及旅游质监专题培训和旅游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协助国家旅游局在巴马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广西巴马生态健康旅游专题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全区旅游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全区高等院校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区16所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1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有效提高全区旅游教育队伍的教学水平;受国家旅游局委托,举办了第12期(老挝)、第13期(越南)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班,促进了中国与东盟旅游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