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冬闲不闲”效益好 科技扶贫有新招

  兴安县马铃薯种植地。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蒋甲济 摄

  “我们现在推广种植马铃薯覆膜技术,将马铃薯种植普及到全县中去,让田地‘冬闲不闲’,增加效益。”兴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唐进之说道。他一边指挥村民种植,一边把技术和效益告诉种植户:“每亩投入近2000元,农业部门采取先垫后补的办法每亩补助1500元,50天可以卖马铃薯,每亩净收入达2500元左右,比种植水稻都划算。”

  目前,正是寒冬季节,在兴安县崔家乡高泽村、崔家村的田间,却是一片忙碌景象。宽广的田垌里,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种植马铃薯,妇女们在选种,男人们在盖地膜,这片从前的“冬闲田”,今年再也不闲了。

  提倡并指导马铃薯种植的是县农业推广站站长唐进之和21名服务贫困村的科技特派员。去年以来,他们开展实地服务共700次,举办技术培训88期,培训农民5376人次,建立示范基地33个,示范面积1166亩。他们引进了13个新品种,推广了16项新技术。其中,马铃薯种植是效益最好的品种。

  兴安县按照每名科技特派员服务2至3个贫困村的要求,以示范引导、技术培训、科学总结、依次推广为目标,将技术示范放在田间地头、把课堂指导落在庄稼“根”上,全力帮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增加收益。

  来自桂林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园艺所的张丹,是有名的“技术通”。2019年,她带着项目和经费来到兴安县,分别在兴安镇源江村、湘漓镇义和村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她示范推广种植的葡萄是最新品种,果子甜、口感香,曾每斤卖出40元的价格。在她的指导下,“阳光玫瑰”葡萄从无到逐渐成规模,带动了一方百姓“发财”。同时,她还参与建立湘漓镇江口柑橘产业示范基地,推广柑橘“穿衣”技术,让果子不易受到风雨袭击,造成“落果”现象,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陈爱军,是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落叶果树研究所所长、贫困村葡萄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推广研究员。2019年,他主动要求来兴安服务,与该所副研究员宋雅琴一道,针对兴安葡萄根瘤蚜危害严重的情况,在葡萄根瘤蚜危害严重的溶江镇五甲村委建立了葡萄根瘤蚜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基地。他们推广抗性砧木和药剂防治技术,2020年带动溶江镇葡萄种植户应用抗性砧木技术面积达600亩,使用药剂防治技术面积达5000亩,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兴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黄婕,是四年的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她不怕路途遥远,深入仁和村等贫困村开展实地服务,指导建立仁和秀珍茹种植示范基地和仁和杂木林下仿生灵芝种植示范基地,每年收益45万元,直接带动5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2020年,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柑橘研究所所长、贫困村柑橘产业服务团团长、高级农艺师刘升球来到兴安县湘漓镇江口村。这个村植树4500多亩,但因技术,果树枯死现象严重。刘升球邀请桂林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园艺所农艺师张丹,与县级科技特派员一同长驻果园,通过测土、培壤等方法,分析果树病因,加强指导橘园及时适量施肥、交替轮换使用农药、科学施用叶面肥等技术措施,让果树焕发生机,使果园产量比去年增加90%,优等果率提高到91%,产值增长1倍,利润增加3倍。

  “我去年种了60多亩的马铃薯,每亩产量有3000斤,净收入每亩2000元上下,总收入超18万元。收成蛮好了!我还把马铃薯打了粉,过年还有一笔收入的。”崔家乡的种植户文教书说。他承包了500亩田,一部分土地在收割稻谷后用于种植马铃薯,雇佣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来工作,每天提供100元的工资。如今,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于2018年获得“脱贫攻坚带头人”称号,到桂林市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扶贫感受。今年,他接受了覆膜技术的培训,劲头变得更大了。他打算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扶持下,要发展120亩的马铃薯种植。据悉,今年该县拟发展马铃薯种植5000多亩,涉及5个乡镇,25个村委,5.3万人,要为防止返贫和建设全面小康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