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回顾: 生态优化 民生提质 实力提升

 

灌阳县委书记沈荔芳(左一)陪同袁隆平在灌阳调研超级稻。王游明 摄

县长陆桂弟(左三)在企业调研。 刘召龙 摄

如诗如画的新农村  文玲姑 摄

中华名果——— 黑李 王鸽群 摄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灌阳雪梨。 蒋人轲 摄

灌阳红色高速路开通   蒋人轲 摄

依山傍水的灌阳县城区  曹增平 摄

  2011年换届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灌阳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政治新常态和社会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把握机遇,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县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县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0.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8.6亿元,年均增长9.1%;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5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3亿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从2.3亿元增加到3.4亿元,年均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7.4亿元增加到64.5亿元,年均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9亿元增加到16.7亿元,年均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01元增加到24692元,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162元增加到6849元,年均增长10.4%。

  美丽灌阳建设加快,生态农林亮点突出

  “十二五”以来,灌阳坚持把“生态立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成功增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出台了保护灌江流域环境、生态林、水源林的政策措施,编制和实施野生红豆杉保护、人工培育红豆杉利用规划和9个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实行名木古树挂牌保护制度。结合党代表提案制工作,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污、治穷”工程,投入2.7亿元扎实推进“清洁乡村”建设,全方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百里灌江生态休闲示范带,打造“三化”合一示范点21个,创建11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绿化改造村屯699个,划定一批水源保护区,新增一批垃圾处理设施。统筹抓好山上造林绿化、通道绿化、河流绿化和城镇绿化,植树造林1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59%。

  坚持“农业稳县”战略,做优特色、夯实基础、提升效益并重,促进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7.6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年均增长5%。以粮、果、茶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成效明显,粮食总产量突破17万吨,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多次获评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被评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县。水果品牌特色突出,打造成了“南橙、北李、中雪梨”水果生产布局,水果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9.6万亩增加到23.4万亩,五年来水果总产量达34.9万吨,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11.9%。高产油茶快速扩面提质,全县种植油茶6.1万亩,2012年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2014年在桂林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该县作了典型发言。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农村土地流转7万多亩,经营百亩以上的大户、合作组织、企业90多家,全县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92个,其中有1个国家级示范场、5个自治区级示范场,创建了一批全国“菜篮子”农产品“吨粮万元田”等示范基地。

  着力抓好项目招商,工业档次明显提升

  坚持“工业强县”,按照“一产接二连三,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主推旅游”的思路,狠抓项目招商,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向上争资多轮驱动、共同发力。2011年以来签订招商项目175个,到位资金98.8亿元,是“十一五”的4.1倍;2011年、2012年均荣获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示范县。同时立足本地资源,扎实推进三大示范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7︰47.8︰25.2调整到24.7:50.5:24.8,工业主导地位突出。

  坚持优化布局、强化基础、拓展空间、完善机制,大力推进园区提质上档工程,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风电、林业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突破。园区基础设施五年累计投入5.4亿元,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基本建成,园区建成面积由200公顷扩大到350多公顷,入园企业达106家,建成投产88家;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91亿元,是2010年的6.5倍。

  做强“红、古、绿”文章,彰显特色旅游文化

  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全县旅游总规及3个重点景区详规,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旅游开发。以红色文化、古色古香、绿色生态为主的旅游开发强力推进,“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旧址系列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有望列入第三批国家红色景区经典名录,枫树脚红色旅游新村初具雏形,杨柳井红色旅游新村快速推进,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动工建设。瑶乡小镇云水瑶小区扎实推进,初聚人气。11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月岭村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江口村、洞井村2个全市传统村落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江口村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小龙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大仁村梨花景观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电子商务、汽车销售和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迅猛发展,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仓储物流体系初步健全,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电商集聚孵化区建设扎实推进。办好了“二月八”农具节、雪梨黑李节等助农增收、旅游促销节庆活动,灌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9.7亿元增加到17亿元,年均增长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是2010年的10.3倍。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完善县乡村屯规划体系,突出打好城镇扩容提质、产城互动融合两大会战,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1%提高到33.5%,城镇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5%、绿化覆盖率35%。县城建设快速扩容提质。“一核四区”初具雏形,江东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初聚人气,累计投入13.4亿元;城北休闲旅游区、城南产城互动区加快推进,老城楼盘小区开发多面开花;建成城北大道森林景观大道,城南大道等重要路段改造稳步推进,老城设 施 功 能 明 显 改善。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新街、新圩撤乡建镇,新街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双核驱动、产城互动”成效突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桂林市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荣誉称号。文市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2500多万元,302省道文市镇区段改扩建工程动工建设,铺设污水管网17公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黄关镇获列自治区第二批百镇示范工程。总投资7500万元的洞井瑶族风情商业旅游街启动建设。投资1.2亿元完善洞井、西山两个瑶族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重点抓好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和生态文明村屯三大建设,完成投资13.5亿元。五年累计建成通村公路328公里,建制村通畅率由29.1%提升到100%;完成黄关至西山公路提升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累计投资6.75亿元,新建堤防护岸35.6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解决13.1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预计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率95.4%,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电网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成效喜人,完成651个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建成151个“普惠制”新农村,白竹坪、富瑞坪等4个村被评为全市“十大魅力新农村”。2012年获得了广西首批土地整治整县推进示范县项目,总投资2.92亿元,已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9亿元的7个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已竣工。

  政治局面更加民主团结,人大依法行使工作监督、执法检查、代表建议等各项权利,作用不断增强。人民政协依法开展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两年获全市平安县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全市信访工作一等奖。

  扶贫攻坚成效突出,和谐社会加快构建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投入逐年加大。五年来惠民实事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5.9亿元,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新建廉租住房522套、公租房126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万多户。医疗、养老、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医疗条件大幅改善,2015年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3.3张;新农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水平跻身全市前列;科技、助残等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提升。文化发展日益繁荣,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4个,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98%;月岭村被列为广西桂剧传习基地。该县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区新农合工作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桂剧之乡)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该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85480人减至39768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5712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232元增加到2015年的5078元,年均增长19%,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6个百分点;五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4.6亿元,其中县财政配套1.8亿元,36个贫困村全部通水泥路、20户以上的自然村屯通路率100%。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征程中,灌阳县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城乡一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升级壮大工业,发展商贸旅游,改善保障民生,全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建设美丽幸福和谐灌阳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