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兴宾区委书记韦平在平阳镇古风屯调研桂中治旱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来宾市兴宾区区长莫若锋到桥巩镇调研“生态乡村”建设工作。
兴宾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凤凰镇黄安村“双高”甘蔗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山乡古村生态葡萄颇受市场青睐 。
蒙村镇幸福里庄园吸引了众多游客。
城南新区建设日新月异。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间,来宾市兴宾区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且来看一看——
“我在凤凰镇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高糖蔗,当农民也一样挣钱。”
“我的退休工资涨了!2010年每月拿不到2000元,5年来,每年都涨10%,现在已经3000元了。”
“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丽了。”
……
“十二五”时期,来宾市兴宾区委、区政府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效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举措,按照“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贸旺区、科技兴区”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到2015年末,兴宾区生产总值达到257.9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年均增长6.29%,比2010年增长1.27倍;人均GDP预计达2.8137万元,比2010年增长1.31倍;财政收入约7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倍。5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318.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
连续5年,兴宾区经济总量位居来宾市第一,并被列为广西首批创建经济强县工作重点县。
1 工业增量提质日益凸显
“十二五”期间,兴宾区大力实施“存量企业突破”工程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每年按照“保五争八”的目标培育规上企业,规上企业从2011年的4家增加到目前的15家,全区有亿元产业7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3家。
经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一区四园”发展规划获来宾市政府批准实施,《来宾市兴宾区工业集中区城东产业园控制详细规划》获得批复。通过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建成16.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7.43万平方米公租房,园区获认定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十二五”期间,兴宾区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预计2015年,兴宾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7亿元。三项投资不断加大,预计工业投资完成38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7亿元,制造业投资完成27亿元。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完成下降1.3%的目标任务。
2 农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
作为农业大区,兴宾区历来重视农业发展,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稳粮、保蔗、增蚕、强果蔬、兴养殖”的发展思路,调大规模、调优结构、调出品牌、调出特色、调高效益,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该区以打造桥巩现代特色农业甘蔗(核心)示范区、“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百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的“两区一带”现代化农业,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
同时,兴宾区农业各项指标实现大突破。预计2015年粮食总产量31.3万吨,比2010年增产3.85万吨,增长14.02%;甘蔗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县(区)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县(区)级糖料蔗基地;蔬菜面积达10万亩,良塘、良江四季豆和青椒成为外销型品牌;桑园面积3.2万亩,年产鲜茧0.22万吨;特色水果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达13.54万吨;特色规模养殖业不断壮大,打造6家畜牧养殖基地,成功签约投资12亿元的中澳合作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生态循环肉牛产业园建设项目;实现生猪传统规模养殖向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养殖平稳过渡,连续9年蝉联“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此外,该区通过实施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小块并大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引导农村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效益。
3 第三产业实现繁荣发展
借助地处来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十二五”期间,兴宾区第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初步建成城南区城市副中心、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造了300家农家店及6个乡(镇)连锁超市;启动韦丰日用品配送中心和金民食品有限公司肉类加工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河西新华福农贸市场、城东街道水落社区商贸中心等商贸市场(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宽乡(镇)、街道商贸平台;大湾仓储物流园项目被纳入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建设。
5年来,兴宾区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结合“生态乡村”建设,积极向乡村旅游产业要效益,走出了一条“以旅促农”的道路,成功打造了凤凰镇长福旅游度假村、桥巩镇六村、蒙村镇幸福里庄园等“生态乡村”旅游景点;引进广西博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打造来宾市奇石博物馆、来宾市奇石花鸟市场及凤凰山森林生态景区;星级农家乐从无到有,已创建星级农家乐10家;围绕“壮乡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工程,重点打造了蓬莱洲休闲度假旅游景区、鳌山布伢文化风景区、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长福特色文化旅游村和金海公园等对该区旅游发展起支撑作用的5个景区(点)。全区共接待游客126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2亿元。
预计到2015年末,兴宾区三产总产值达到104.39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9.3%,比2010年的61.51亿元增加42.8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增加8.9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1.1%。
4 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是兴宾区民生投入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5年里,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2011年的4.9506亿元增加到2015年(1-10月)的5.9753亿元、落实资金1.006168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5.3183万人次;强化普法教育,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荣誉称号;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成为全国11个试点区之一,是广西首个试点县(区)。创建20所乡(镇)少年宫和282所村(社区)少年宫,在广西率先实现区、乡、村、屯“四级”全覆盖。
居民收入水平节节高。预计201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年均增长1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98万元,年均增长9.65%。两项指标持续高于经济增速。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实现新农合参合率99%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65%以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82个贫困村的道路、人饮工程等得到有效改善,越来越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更加巩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建设了兴宾区人民医院;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公众安全感得到提高。
5 展望“十三五”共谋新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十二五”期间,兴宾区收获良多,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谋划“十三五”,兴宾区委书记韦平信心满满:“兴宾区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倡导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治区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柳来河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来宾市打造‘双核驱动’战略重要节点城市等重大机遇,结合兴宾区区情,以‘两个建成’为核心目标,以兴宾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改革成果普惠、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先行等5大主题,着力建设沿红水河工业、农业、物流和旅游经济带,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走一条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力把兴宾区打造成为来宾市的‘首善之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