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园区,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的新模式,带动两国产业集群式发展。
园区的成立、建设、发展得到中马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为适应园区的快速开发和发展,11月27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07号令颁布,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即将实施,请问该《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管理办法》是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根本大法,将解决园区在规划、建设、开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无法可依等问题。
《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同意钦州园区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实现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管理法制化方面先行先试,努力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先导区、创新开放试验区、睦邻友好示范区”的园区发展总体要求的具体措施,对园区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记者:请问该《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对园区的开发管理有何作用?
答:《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一是有利于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园区的管理体制,将园区的优势巩固下来,有利于凸显园区的竞争力,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二是有利于园区投资环境的优化,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政策制度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助于坚定园区开发建设合资企业和其他投资者的信心,满足投资者在法律法规保障方面的基本需求;三是有利于园区开放创新的实施,即可以将国家和自治区已批复同意的合作开发创新模式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又为园区下一步深入开展和实施管理和运营体制创新提供法律依据,不断增强园区自主发展能力,在广西构建新的战略支点中发挥政策创新示范作用;四是有利于园区行政效率的提高。通过地方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的职责,确认管委会的行政许可主体资格,规范园区的运作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记者:请谈一下《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答:由于尚无国家层面的、统一的产业园区的专项法规,为解决管理上无法可依的问题,全国大部分产业园区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前,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都迫切需要地方立法。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管理办法》的研究出台工作高度重视,指示由自治区法制办和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牵头,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合作区等先进园区学习考察,并借鉴了它们的立法经验。经自治区各部门反复研究,并报自治区十二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记者:《管理办法》对园区开发建设提出了什么目标和要求?
答:根据中国-东盟合作和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特点,以及广西构建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管理办法》提出园区的发展目标,就是突出中国-马来西亚投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城一体化生态新城建设,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国-马来西亚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园区。
同时,《管理办法》明确,园区要坚持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国际接轨、高度开放的原则和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记者:《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管理办法》的内容涉及园区开发建设的方方面面,其重点有:
一是园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权限。明确园区管委会推进实行法定机构管理模式,对产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具体负责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制定、开发建设运营、市场运行监管、公共服务提供等工作。
二是确定了园区的经济管理权限。授予园区管委会自治区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将自治区和钦州市与园区发展相关的管理权限,直接授权或者委托园区管委会依法实施,实现“园区的事园区办”,如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等项目审批等。
三是确定了园区的财税管理体制。园区实行特殊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便于管理的税收征管机制,创造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财税环境。同时实施国家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创新拓展人民币回流机制,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探索符合产业园区涉外经济发展的外汇管理模式,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四是确定了园区开发经营主体和职权。由中国和马来西亚双方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根据相关协议开发建设园区,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五是确定了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建立完善有利于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此外,《管理办法》还明确包括管委会园区用地、用海的原则、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体制,确定了园区社会管理职能划分、规划编制原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