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漠川乡、村干部在检查秋玉米结实情况。
农民朋友运粮忙。
沉甸甸的稻穗。
大型联合收割机在 抢 收 水稻。
今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和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照全区粮食稳定增产增效“133”行动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3万亩目标,把我市粮食安全和粮食增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认真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等旱粮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大局已定,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200万吨的目标。
桃花江畔,已成熟等待收割的一片片中造水稻,在微风吹动下,翻起一阵阵金色的涟漪;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唱着欢歌,在稻浪中来回穿梭,不一会便将一大片水稻收割完毕,原来无数迎风摇曳的沉甸甸的稻穗,瞬间便成为一包包金灿灿的稻谷;农民朋友不时将一包包稻谷搬运到手扶拖拉机上,然后转运到公路上的卡车上……近日,记者在灵川县定江镇莲花村委江东自然村看到令人欣喜的丰收场景。
据市农业部门的农情统计,我市今年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66.63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563万亩的100.6%。其中:水稻422.34万亩(早稻200.99万亩、中稻51.24万亩、晚稻170.11万亩),旱粮(玉米、红薯、马铃薯等)144.29万亩。夏粮收获面积260.11万亩,同比多0.92万亩;亩产380.1公斤,亩增1.4公斤;总产量98.88万吨,增0.72万吨。其中早稻197.31万亩,比上年多0.17万亩;亩产417.6公斤,亩增1.6公斤;总产82.4万吨,增0.38万吨。玉米40.07万亩,多0.4万亩;亩产318公斤,与上年持平;总产12.76万吨,多0.12万吨。豆类22.73万亩,多0.35万亩;亩产164公斤,亩增7公斤;总产3.72万吨,增0.22万吨。秋粮收获面积102.19万亩,同比多19.0万亩,其中中稻50.19万亩,晚稻40.0万亩,玉米10.0万亩,红薯2.0万亩。
“我市今年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开创新的局面,主要在于全面加大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力度,做好了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133’工程,突出抓好了以‘一攻三喷’为主的早稻田间管理工作,加大超级稻示范推广力度,全面推广优质稻种植。除人努力以外,今年风调雨顺,天也帮忙,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晚稻没有受到寒露风影响;以红薯、玉米为主的旱粮作物面积、产量均有增加。”市农业局局长蔡立圭说。
记者在市农业局采访获悉,今年我市全国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继续保持29个(早稻12个,中稻2个,晚稻10个,玉米2个,马铃薯3个)。我市今年大力实施自治区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133”工程,共建立示范片51个,示范面积62万亩,辐射带动160万亩,全州、临桂、兴安、灵川、永福、平乐、灌阳、阳朔、荔浦9县被列为全区1000万亩水稻增产增效项目县。恭城被列为广西300万亩低产玉米增产项目示范县。
为确保今年早、晚稻生产获得好收成,我市大力推广“一攻三喷”技术。据统计,我市各县整合资源,共落实资金700多万元,购买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钾,对早、晚稻350万亩实施“一攻三喷”技术,为全年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全市完成超级稻面积231.84万亩,较去年224.33万亩增加7.51万亩,增加3.35%,完成全年计划任务230万亩的102.1%。此外,全市种植优质稻面积391.9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390万亩的100.5%。
10月12日,记者在兴安县高尚镇、漠川乡,阳朔县白沙镇、葡萄镇看到,一片片正在成熟的秋玉米丰收在望。“今年秋季阳光好,我们村的秋玉米长得很好!”漠川乡桥头村农民陈英奇在玉米地里,摸着一个个正在灌浆的玉米棒子,乐得眉开眼笑。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文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