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世锦赛 南宁更精彩

  拥抱世锦赛 南宁更精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 余远辉

  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红波

  南国十月,秋风送爽;绿城南宁,喜庆盈盈。10月3日—12日,举世瞩目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即将在美丽的壮乡首府隆重举办。壮乡自古多好客,盛事更盼友相聚。我们谨代表世锦赛组委会和南宁市720多万各族人民,向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向共襄盛会的国内外各界新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世界体操锦标赛是由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大赛,是体操项目除奥运会外最高级别的赛事。2011年11月,南宁市正式获得世锦赛承办权,成为我国继1999年天津之后第二个举办体操世锦赛的城市,也是世锦赛首次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举办,更是南宁乃至广西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赛程最长、影响力最广的国际体育赛事。

  世锦赛的筹办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派出专人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举全区之力办好本届世锦赛,并成立了由自治区主席担任组长的世锦赛自治区领导小组。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与鼓励,为南宁市筹备本届世锦赛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我们深知,世锦赛花落南宁,是机遇更是责任,是鼓励更是鞭策。凡事预则立。近3年来,南宁坚持“健康向上、参与共享、绿色低碳、平安节俭”办赛理念,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策、汇全市之智,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全力备战世锦赛。

  深入实施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七大工程”,着力营造整洁畅通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快推进机场新航站区、火车东站、城际高铁以及城市立交桥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两违”建筑拆除力度,大力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彩化水平;

  全力推进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建设。世锦赛举办场馆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总面积达3.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700多人,包括2982平方米的正式比赛场地和1800平方米的热身训练场地。按照国际体联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场馆灯光、温度、光线、电力供应、场馆标识等;

  全面细致做好接待准备工作。组织了960名专业志愿者为世锦赛提供周到的志愿服务;确定了11家指定接待酒店,并安排医护人员承担接待酒店驻点医疗保障工作,可以为各国运动员和嘉宾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严格遴选、严格检验世锦赛所需食材,可满足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及清真、素食等特殊餐饮需求。加强社会治理与创新,做好安保工作。做好媒体运行服务,着力满足体操世锦赛期间媒体记者的采访需求。

  三年磨一剑,备战结硕果。在中央和自治区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市各部门的齐心协力下,在全市干群的参与配合下,南宁市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世锦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我们有信心向全世界宣布:南宁,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参与、见证一届热烈、精彩、难忘、成功的世锦赛!

  拥抱世锦赛,南宁更精彩。我们期待,通过世锦赛,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南宁作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的风采,展示全市各族人民奋发向上、文明守信的精神面貌,展示广西民族团结、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让世界更加了解南宁,让南宁更快走向世界。

  拥抱世锦赛,南宁更精彩。我们期待,通过世锦赛,递出一张邀约的“请柬”:把举办体操世锦赛作为展示提升南宁城市形象的契机,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优良的设施、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迎接各方宾客,让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大集团大企业关注南宁、进驻南宁,与南宁共享发展机遇,进而带动南宁实现大开放、收获大发展。

  拥抱世锦赛,南宁更精彩。我们期待,通过世锦赛,搭起一个展示的“舞台”:全球各主流媒体通过关注世锦赛,进而持续关注、直播南宁,“让来过南宁的人耳目一新,让没来过南宁的人大吃一惊。”为南宁提供展示、宣传和推介的绝佳机会,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升南宁“国际能见度”。

  青秀山下,邕江之滨,世锦赛的文明之风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一个开放包容、现代宜居、生态秀美的南疆绿城,正以自信的气度、开放的胸襟、全球化的视野,走出中国、走进东盟、走向世界。

  

  在南宁街头,本届体操世锦赛的吉祥物“南南”“宁宁”喜迎八方嘉宾。周家志摄

  

  10月3日至12日,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将在位于南宁五象新区的广西体育中心举行。周家志摄

  南宁,向世界秀出精彩

  ——写在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开幕之际

  “世锦”时间,即将开启:10月3日—12日,举世瞩目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将在壮乡首府南宁激情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体操名将,怀抱梦想,云集南宁,为全球体操迷献上一场“体操盛宴”。

  时隔15年,这一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继牵手天津后,再次光临中国;这是我国首次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举办重要国际性体育赛事;也是南宁乃至广西历史上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赛程最长、影响力最广的国际体育赛事。

  3年前,体操世锦赛举办权花落南宁;3年来,项目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确保进度;赛事筹备人员精益求精、确保无误;720多万南宁人全体动员,人人参与。

  1000多个日夜全力以赴,1000多个日夜精心筹备,让南宁底气十足:十月,向世界秀出精彩!

  梦聚南宁——世界顶级体操赛事,花落体操之乡

  体操,世上最优美的比赛。力与美,刚与柔,竞技与美学,完美相融。

  广西素有“体操运动员之乡”的美誉。作为广西首府,南宁更与体操有着不解的情缘。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走出过李宁、莫慧兰、江钰源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运动员。至今,在广西体校体操房的墙上,仍张贴着这样的字句:奥运冠军的摇篮——李宁、江钰源从这里走向世界。

  让世锦赛在南宁绽放光彩,既是南宁人的梦想,也是广西5200多万各族人民的心愿。

  在2010年成功举办国际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后,南宁向中国体操协会提出申办体操世锦赛。2011年1月初,中国体操协会对南宁的比赛场馆、交通、住宿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同意了南宁的申请。随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到南宁进行考察,非常满意南宁的硬件设施和准备工作。

  在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国际体操联合会函告中国体操协会:决定将2014年世锦赛举办权交给中国。而南宁,是中国体操协会确定的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唯一承办城市。至此,这一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终于花落体操之乡。

  对南宁世锦赛,各级寄予厚望。

  “办好世锦赛有助于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表示。

  “承办这一重大赛事是对广西和南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是对南宁市大型活动组织能力的信任和检验,也是对我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促进体育文化交流的有力促进和推动。”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说。

  “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是世界了解南宁、南宁走向世界,展示南宁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新窗口。”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宁市签约理论专家李世泽认为,“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不仅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将成为南宁市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在南宁市市长周红波眼中,世锦赛是一张独特的“国际请柬”:通过举办国际顶级赛事,吸引各国健儿、八方来客,“让世界感受更好的南宁”。

  壮乡儿女深知:承办世锦赛,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既是机遇更是责任。

  3年来,世锦赛成了广西、南宁的“头等大事”。彭清华强调:“要举全区之力办好世锦赛。”自治区主席陈武亲任自治区世锦赛领导小组组长。

  “南宁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策、汇全市之智,确保办一届热烈、精彩、难忘、成功的世锦赛,为国家争光、为广西争荣、为南宁争气!”世锦赛组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的话,掷地有声。

  优异“答卷”——南宁有信心、有能力办一届精彩热烈的世锦赛

  1999年,举办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2004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十余年“两会一节”的砥砺,让南宁对各类国际展会并不陌生。然而,要办好世锦赛,仍挑战重重:无论场馆建设、赛事组织、接待能力,还是市民素养,都有很大提升空间。承办顶级国际体育赛事少,应急预案、场馆人员衔接等工作经验欠缺,也是一大考验。

  面对挑战,南宁迎难而上。为筹备好世锦赛,早在2013年2月,广西、南宁便成立了下设16个工作部的赛事组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分别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各项筹备工作。

  今年3月18日,南宁市召开迎接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进入“临战的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战200天,奋力做好体操世锦赛筹备冲刺阶段各项工作。

  “世锦热”在南宁持续“升温”。

  场馆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扩建、升级……围绕服务体操世锦赛,南宁市的体育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城市建设全面“升级”。

  市容环境大整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整治城市环境,加大对占道经营、城中村环境、农贸市场和各种交通乱象的整治力度。

  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南宁市直机关105个党组织和17000多名党员纷纷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服务,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

  邕城青少年积极行动。共青团原计划招募1050名参与世锦赛场馆核心区域服务的专业志愿者,短短一个多月,仅收到的邕城各高校报名人数就超过26000人。

  南国9月,骄阳似火,环绕广西体育中心体育场兴建的各个场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漫步世锦赛主比赛馆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9200多个观众席整洁舒适,还有空调通风口等人性化设计。这片涵盖体育馆、综合训练馆等的场馆群,已成功通过今年5月的测试赛。

  谁能想见,就在南宁市作出举办一次成功的体操世锦赛的承诺时,比赛主场馆——广西体育中心的体育馆正在紧张建设中,配套工程是荒地一片。1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战,用汗水创造出了奇迹——造型独特的体育馆,完善的综合训练馆、新闻中心等配套场馆,在红土地上拔地而起。

  120公里时速畅行机场高速,进入新航站楼后,只见31条安检通道、20多条自动步道和自助免费饮水点等均标有醒目的中英文标识牌。办理乘机手续、安检、登机,一路便捷;下飞机,进通道,托运行李以及出机场到体育中心,均实现无缝连接。近日,记者进行了一次从“市区到机场”双向全流程体验,感觉极好。

  据介绍,世锦赛期间,南宁市共调集285名驾驶员、投入335辆官方接待用车,开行9条穿梭巴士,为各国代表团、媒体记者等提供免费交通服务;10家指定接待酒店将提供24小时外语、送餐、外币兑换等个性化服务。为保证饮食安全,每份供赛食品都能追根溯源:建设了世锦赛专供食品物流中心,严格遴选、检验食材;蔬菜水果定点生产基地实行全程化管理。

  面对世锦“大考”,南宁市交出优异“答卷”:

  “南宁赛事组织扎实有效,完全能办好世锦赛。”中国体操协会主席罗超毅信心满满。

  “哪怕是明天开始比赛,我们认为也没有问题!”今年8月,国际体联在南宁检查世锦赛筹备工作时,国际体联副秘书长尼古拉斯·布尔潘尼给予高度评价。

  9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新闻发布会上,余远辉郑重宣告:“南宁准备好了!南宁有信心、有能力办好一届精彩而热烈的体操世锦赛!”

  绿城“蝶变”——让来过南宁的人耳目一新,让没来过南宁的人大吃一惊

  举办重大赛事、重大活动,历来是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核动力”。通过承办体操世锦赛,南宁实现全方位“升级”,以更加自信的气度、开放的胸襟、全球化的视野,走出中国、走进东盟、走向世界。

  办赛之初,南宁就提出“跳出体操看赛事,跳出南宁看世界”的理念,将服务世锦赛与升级城市、改善民生相衔接。

  3年来,南宁先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工程、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南宁市迎接世锦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394项,总投资347.5亿元,除场馆及配套设施外,还涵盖了五象大桥、火车东站、城市高铁等基础设施。

  城市管理水平也同步持续提升。

  去年开始,南宁市拉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剑指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闯红灯等各种城市乱象。285万平方米“两违”建筑被休闲绿地、生态停车场取代;868根烟囱被拆除,还以碧水蓝天;“礼让斑马线”行动以及市区37个易堵点的整治,促车辆平均通行能力提高20%。

  “让来过南宁的人耳目一新,让没来过南宁的人大吃一惊。”世锦赛在靠近,南宁城市在蝶变。

  绿城,因世锦赛而更美丽。

  广西体育中心场馆群破土而出;新增4条城市隧道、100多条城市支路;近10条“断头路”被打通;2500多辆“泥头车”纳入规范管理;生态绿地取代绕城高速、高铁沿线的“两违”建筑;城市道路“白改黑”,17条市政主干道通过景观提升;打造“多彩花城”名片,一株株时令花卉街头竞相绽放,彰显亚热带园林风情。

  交通,因世锦赛而更便捷。

  机场高速的时速提升到120公里,“高大上”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9月25日正式启用;完成21条人行道改造、新建了1座跨江大桥和6座城市立交……运动员、记者、观众和市民,都能畅享畅通南宁。

  城市,因世锦赛而更生态。

  为迎接世锦赛,从去年12月起,南宁市在全市106个站点,陆续投放4000辆公共自行车,以低碳方式解决市民“出行难”。如今,全市绿色出行方式渐成时尚。随着世锦赛脚步临近,南宁市开展的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工程等相继收尾,越来越多市民得以分享世锦赛带来的红利。8月份,南宁市空气优良率达100%。

  更令人欣喜的,是南宁人的改变。“作为世锦赛主办地的市民,我就是东道主!我的形象代表着南宁的形象、广西的形象和中国的形象。”南宁市民周正恩先生说。

  “不管是否直接服务,每个南宁人都随世锦赛走上了世界舞台。”凤岭南社区党总支书记丁红云说。

  “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世锦!”200名工商代表庄严誓师,为消费者提供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我要当一个文明小使者,向国内外来宾问好。”无数南宁孩子成为世锦赛编外“宣传大使”。连续两个学期,南宁市各中小学将“城市小主人·文明迎世锦”作为“开学第一课”。

  出租车司机学起了英文单词、商场服务员对着镜子练起了“完美微笑”、人行道上出现了“老妈妈巡逻队”……人人都是南宁形象代言人,人人都为世锦赛添彩出力,720多万南宁市民,用热情为南宁加分。

  “世锦”给南宁一次机会,南宁这座“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将还世界一份精彩。

  用市场手段办节俭赛事

  筹备盛会,财政投入过大,招致非议;盛会过后,场馆闲置、设施浪费引发市民吐槽……此类后遗症,在国内外一些重大展会、赛事举办城市,一度成为共性问题。世锦赛落户后,南宁市即秉承节俭办会和市场化理念,成功破解这一难题。

  此次世锦赛在赛事组织、场馆运行、电视信号制作、安保措施、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财政预算经费8118万元。截至9月16日,世锦赛组委会通过企业赞助、票务收入和广告收入,已经落实各项器材、实物和技术等赞助,折合人民币约8000万元,大大节约了财政的投入。“市场化运作,节省了大量办赛经费。”南宁市体育局局长李建华介绍,世锦赛器材一共需要5套,通过积极招商,获得器材供应商全免费赞助,仅此一项节省经费近2000万元。

  “赛后,一系列世锦赛硬件和服务设施也将还用于民,以避免场馆和服务设备的浪费。”南宁市相关领导介绍,体育馆、热身馆、训练馆作为广西体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作为大众体育、文化休闲的活动场所,面向公众开放。

  

  清澈干净的民歌湖呈现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新去处和人气集聚地。潘章勇摄

  世锦“大考”,南宁这样迎战

  编者按:时隔15年,体操世锦赛这一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继牵手天津后,再次花落中国。

  地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南宁,如何承办好这一国际赛事?首次办大赛,南宁何以能赢得国际体联、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参赛各方的高度肯定?

  记者走访南宁宣传、城管、食药、团委、供电等部门,截取精彩“镜头”,多角度、立体式呈现南宁精心办赛的艰辛过程。

  城管:整治户外广告,实施“深度清洁”

  办好世锦赛,是展示广西改革开放成就和南宁城市形象的大好契机。南宁市城市管理部门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大力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以往,在机场高速公路,特别是机场航站楼前道路的高杆广告牌,可谓“三步一杆五步一牌”。机场高速公路全长18.443公里,却有高杆广告牌83杆,凌乱不堪,给游客带来了视觉污染。

  今年3月起,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和南宁经开区组织开展了长达5个月的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工作,重点治理高速公路、壮锦大道等精品路线高杆广告牌、平面广告牌和招牌乱象问题,规范广告设置管理,净化城市空间,消除视觉污染。经过数月集中整治,如今行驶在机场高速路,没有了广告牌遮挡,视野开阔,心情舒畅。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黄海介绍说,南宁市城市管理局不但集中力量清理整治了精品路线上的广告牌,同时组织各城区对快速环道以及市区各主要路段的未经城市管理部门行政许可或许可期满的高杆广告牌、平面广告牌、招牌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截至9月5日,南宁全市共拆除违章高杆广告397杆,99557平方米,共拆除和规范整治户外平面广告牌、招牌18515处,共计约16.8万平方米,是年初确定的清理整治任务的272.28%,大幅度超额完成了整治工作任务。

  “户外广告牌的清理整治工作,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各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清理整治,得益于驻邕部队、中直、区直单位及150多家广告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黄海说。

  此外,南宁城管部门还重点做好建筑物“穿衣戴帽”、市政设施整治、占道经营乱象整治、农贸市场整治、“城中村”环境整治、施工工地管理、城市景观亮化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工作品质。

  截至9月20日,南宁市共清洗建筑立面和改造屋顶4348栋,144万平方米;查处人行道车辆乱停放98401辆;清理移动灯箱广告等15869起;拆除清理违法用地2376块,401.7平方米;完成整治46个“城中村”;亮化改造城市夜景灯光1046栋。

  食药:食材专供“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

  给食材量“体温”,为食品明“身份”,追踪食品药品来源和去向,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行网格化管理……世锦赛开幕在即,南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丝毫不松懈。

  参加本届体操世锦赛的运动员及国内外嘉宾等人数众多,如何保障他们的饮食安全,有效防范食源性和药源性兴奋剂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南宁市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才能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黄明瑞介绍,借鉴亚运会、青奥赛的成功经验,南宁市将“明确责任,控制源头,封闭管理,统一采购,集中供应”作为世锦赛食品安全保障手段。世锦赛期间,食材从种植养殖到食品加工、屠宰上市、销购等每一个环节都将由各相关部门层层监管,确保专供食材安全保障工作环环紧扣,程序有章可循。

  赛事消耗食品规模十分巨大,食材从源头供给、货物仓储到物流运输的安全保障工作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南宁市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黄明瑞介绍,在食材专供上,16家定点生产基地已经确定,将负责专供食材9大类109个品种的供给。30余名监管人员全程驻点,对食材层层把关,溯源监管。食材检测方面,由6家自治区、市级权威检测机构,从7月1日起对供赛食品9大类40个品种共1665个样品进行抽样送检,动物类食材已送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进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成立世锦赛食品专供物流中心,负责运动员等入住酒店所需的食材,统一配送,一酒店一车,专人押送,封闭运输,南宁市相关部门将对货物出入库、人员交接等全程布控。

  据悉,在运动员的饮食方面,南宁市研制的世锦赛食谱已由国际体联审核通过。

  黄明瑞说,运动员在世锦赛期间的饮食,将采取最为严格的检验措施。运动员的每一顿饮食,都将进行分批抽检或快速检测。

  “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参赛运动员不发生食源性兴奋剂事件”。这是世锦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的目标。

  据介绍,运动员接待酒店、茶歇区的食品安全实行一级保障。一级保障区内所需的大宗食品及食材,实行基地供应、兜底采购、统一配送制度。接待酒店食品验货区和加工区等关键场所均安装视频监控,确保食品进出和加工操作全方位全天候严密监控。

  媒体及中外来宾接待酒店、茶歇区的食品安全,实行二级保障。食材原则上由酒店通过固定渠道自主采购,由市食药局安排食品抽查检验工作。目前,专供赛区的大米、调味品、酒水、茶叶等已完成抽样送检,待用的食品已就地封存。

  电网:保电保到灯头,保电保到话筒

  “保电保到灯头,保电保到话筒。不仅外部线路要万无一失,场馆内部低压线路也要力保万全!” 9月29日,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保供电人员再次来到比赛场馆——广西体育中心,对场馆线路和供用电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确保电网线路和比赛场馆用电设备以“安全无恙”的状态迎接世锦赛到来。

  为做好世锦赛保供电工作,广西电网公司对世锦赛实施一级保供电,并提出保供电到灯头的“实保”要求,不但对所有涉及世锦赛保供电的电力设施进行全方位保障,而且把所有涉及客户的设备纳入保供电范畴,加强与比赛场馆以及相关单位电工的联动,共同做好保供电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广西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连续11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保供电积累的经验,除对重要场馆、线路、变电站安排保供电人员进行值守和特巡外,还投入高科技、新“武器”,使保供电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记者在广西体育中心看到,写有“应急电源车”字样的两个庞然大物就安置在场馆旁边。现场保供电人员介绍说:“这就是今年新引进的磁飞轮应急电源车。比赛期间,假如正常电源出现故障停电,这家伙将发挥作用,通过完全智能化系统实施过程控制,提供零毫秒级、不间断、长时间、高质量的电力供给。”

  为准确了解场馆电缆运行状况,不久前,该公司还从德国新引进了电缆局放测试仪助阵世锦赛保供电。“通过测试波形,能很直观地看出测试电缆段薄弱点局放量,这样,我们对这条线路的运行状况心中就更有数了。”保供电人员小韦说。

  机场:新航站区启用,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9月25日,总投资64亿多元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正式启用。新航站区合计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客货吞吐量大大增加,不仅确保了世锦赛的顺利进行,对南宁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首善之区也具有重大意义。

  据广西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广西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胡俊华介绍,南宁机场作为广西首府机场、我国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建成投产后,可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4万吨、飞机起降量13.76万架次的需求,机场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新航站楼分为主楼、指廊候机厅两个部分,一期共提供32个近机位和18个邻近主体的远机位。

  对于前来参加体操世锦赛的运动员等嘉宾以及观赛游客而言,新航站楼的建筑面积虽然变大了,但其各项设施和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旅客的体验和需求。

  新航站楼从安检口到任意廊桥登机口的距离,都不超过500米,从行李提取厅到停车场车道边的距离仅为25米,这两项数据在国内同等规模机场航站楼中都是最短的。新航站楼在各区域还配套有零售、餐饮、百货等商业店铺,让旅客在通往登机口的路途当中休闲、购物,更为便捷。

  旅客乘机时,由车道边下车到值机柜台办理乘机手续仅为92米距离,值机柜台到安检口也只有129米,安检口到最远的登机口距离为555米,但在旅客行走路线上设置了多台自动步道,这样旅客步行距离不会超过300米。旅客到达进港时,最远的登机口到行李提取厅的步行距离为445米,为方便旅客,同样在行走路线上设置了3台自动步道机。同时,国内国际行李提取厅分别设置了一个旅客出口,由行李提取厅到停车场车道边的距离为25米,与国内同等规模机场相比距离最近。

  新航站楼增设了特殊旅客服务通道,专门为无陪儿童、孕产妇、高龄人士、伤残人士等提供服务。同时,航站楼内配有母婴室、婴儿打理台、无障碍专用洗手间、电梯、爱心座椅等,在航站楼中央大厅和高架桥上下路面还设有盲人道等。

  市民: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世锦

  在南宁市江南区星光大道淡村路口公交车站,一个佩戴“巾帼志愿者”红袖章、手上拿着文明出行小彩旗的身影很是显眼。

  一名妇女开着电动车正准备冲进机动车道,看到“文明交通”的小彩旗,很快转向驶入了非机动车道;一名小伙子快速地从前方冲了过来,小彩旗又将他引入了非机动车道。虽然是下班高峰期,但整个道路却秩序井然。

  为迎接世锦赛到来,南宁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组织各大高校的学生和市民志愿者走上街头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和文明排队引导活动,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城市新风。8月起,全市40个志愿服务站全部上岗,宣传世锦赛知识和文明礼仪,提供应急医疗、免费饮水、交通指路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仅是“首善之区”南宁提升城市文明度的一个缩影。为了迎接体操世锦赛的到来,南宁市以文明、有序、礼让为坐标开展一系列活动,倡导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市民讲文明、树新风,维护公共秩序,用最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南宁在“车让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让车”的倡议。倡议非机动车和行人遵章守法,走斑马线、遵守信号灯,不随意乱闯马路,当机动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时快速通过;倡议行人横过无信号灯的斑马线,看到驾驶员自觉停车让行时,给他们竖起大拇指,让文明和正能量在行人和车辆之间相互传递。

  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吕洁表示,要让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改善,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以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城乡环境、一流的社会风尚迎接世锦赛,展示首府南宁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

  办赛事 建城市 惠民生

  “新”南宁喜迎八方客

  一座座立交桥跃然挺立,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个个路面旧貌换新颜。

  借力世锦赛,广西南宁城建“加速跑”。五象大桥等7座新桥的建成,优化了市民的出行环境;坑洼难行的园湖路成功变为“黑美人”,“病害”不少的仙葫大道也告别“麻子脸”;新建的广西花鸟市场人行天桥让市民免去过街危险……一个全新的“新”南宁,亭亭玉立,敬候八方贵宾。

  从一开始,南宁就秉承“办赛事、建城市、惠民生”的理念,以赛促城,将服务体操世锦赛与推动民生工程建设两者紧紧衔接,逐步啃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力图使一场体育盛事推动一座城市的嬗变,让市民更多更好地享受盛会带来的成果。

  今年,南宁市迎接世锦赛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95项,除了包含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还涵盖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彩化提升等,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为推进项目建设“加速跑”,南宁市委、市政府抓动员抓部署抓落实,确保服务世锦赛各项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市直有关部门,各城区、开发区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强化协调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到施工单位,由上至下形成严丝合缝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9月1日,五象大桥建成通车。过去,连接五象新区与市区只有南宁大桥这一座跨江大桥,时常出现整座桥上都挤满车的场景,而五象大桥将分流一部分车流,为南宁大桥“减负”。

  一项项重点工程建设续写着“南宁速度”的新辉煌。截至9月20日,服务世锦赛城市基础设施的39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的215个,进展顺利。其中,五象大桥、五象—玉象立交桥等7座新桥已建成通车;完成“白改黑”之后的机场高速路也从限速100公里/小时提升至120公里/小时。

  在完善比赛场馆及其配套设施方面,南宁市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短短两年多时间,世锦赛主场馆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完成建设。体育馆处于体育中心西南面,总建筑面积35817.9平方米,建筑层数最高4层,总高度40.8米,由主比赛场地和配套的训练馆组成,按照能够承办全国性运动会、区域性国际运动会和部分国际、国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标准进行设计。

  从5月到9月,南宁市快马加鞭,在总结全锦赛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世锦赛筹备工作。按照体操比赛要求和标准,完成了兴奋剂检查站等20多项场馆、场地的改造与完善,比赛场馆和综合训练馆已具备世界体操比赛、训练、转播等专项需求条件。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一批影响市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枫林路是一条典型的“断头路”,曾折腾附近的居民近8年时间。这一次,南宁市委、市政府推动枫林路改扩建的决心重千钧。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相关城区、部门现场协调,发现问题逐一攻破。不久前,枫林路连接民族大道460米的“断头路”终于打通,凤岭北居民多年的期盼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多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仙葫大道维修、机场高速路“白改黑”、快环绿化提升、凤江路扩建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以及打通“断头路”枫林路、建设五象大道体育中心站人行天桥等。

  “以前,我一直觉得体操世锦赛跟我没多大关系,可没想到体操世锦赛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作为南宁人,生活在这个充满幸福感的城市,我感到很自豪。”“老南宁”朱常旺发出这样的心声。

  

  9月25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正式投入使用。周家志摄

  以举办世锦赛为契机

  南宁加快发展空港经济区

  以举办体操世锦赛为契机,南宁抢抓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建成启用的新机遇,加速发展空港经济区。预计到2020年,空港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成为南宁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最高水准的国际化和智能化航空新城。

  2012年,广西出台了《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空港经济区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吴圩国际机场、吴圩镇和明阳工业区,重点引进空港食品、空港物流和保税、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与科技装备、酒店会展与休闲旅游及健康产业。

  吴圩空港经济区运输便利,通关便捷,有着机场、铁路、公路和水运“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一港一轨二铁两横三纵”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目前,经济区正在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新航站楼刚刚投入使用;机场高速延长线、光明路以及其他新开工的3条道路正在快速施工建设;将连接市区的主干道友谊大道扩建成60米双向8车道,届时空港经济区到市区时间将缩短至25分钟。

  从区位优势来看,东盟各国为空港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外部空间,西南、中南腹地经济及北部湾经济区为空港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核心,空港经济区规划形成“四大产业园区、五大招商产业”的产业布局。

  四个专业性园区包括,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现代制造园、南宁吴圩空港临空产业园、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南宁吴圩空港经济区科技创新园。

  五大重点招商产业包括,发展以基地航空、航空食品、航空维修为主的航空运输业;发展以航空快递、保税物流、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为主的航空物流业;发展以通用航空制造、航空设备制造、航空材料为主的航空制造业;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和铁路机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制药、科技装备为主的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临空特色农业、酒店会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商贸服务、教育培训为主的临空衍生产业。

  南宁市委副书记、南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泽表示,要明确功能和定位,根据南宁市的城市定位深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要考虑区域性的地理和空间的概念,发挥好空港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预计到2015年,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00万人次,空港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经济区集聚人口15万人,临空特色现代产业初具雏形。预计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200万人次,空港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经济区集聚人口30万人,基本建成国内知名和具有重要影响的空港经济区。

  南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伟时说,南宁空港经济区是南宁与国内外联系和往来的重要窗口之一,建成后,空港经济区将成为空陆联通、产业高端、开放度高、创新力强、环境优美的临空经济典型示范区,成为广西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为南宁乃至广西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期专刊由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南宁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