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丽: 携手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共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美好未来

——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致辞

68751410906772748.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张高丽

 

  (二0一四年九月十六日,广西南宁)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共同出席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国政府,对本次博览会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东盟各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00多年前开启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经贸、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都到访东南亚国家,传播和平与友谊的种子。千百年来,中国和东南亚人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相知相交,互通有无,传递情谊,许多历史佳话传诵至今。

  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友好关系揭开了新篇章。从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特别是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睦邻友好合作的典范。我们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相互支持,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首先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我们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从2004年到2013年,双边贸易额从1059亿美元增加到4436亿美元,翻了两番多,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我们的全方位合作不断拓展,在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保等11个重点合作领域以及其他许多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双方缔结了140多对友好省市,每周有1000多架次的往来航班,每年有高达180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双方互派留学生已超过18万人。我们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成功应对了许多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前不久中国云南鲁甸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东盟国家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慰问和支持。实践证明,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不仅为双方人民带来福祉,也推动了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双方关系;坚持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我们愿与东盟携起手来,进一步打造健康、稳定、富有活力的中国-东盟关系。

  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东盟是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国家组织,正朝着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目标迈进。中国和东盟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首要的任务都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年度预期目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也有利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复苏。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将更多惠及东盟各国人民。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愿同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南海的和平稳定关乎地区的发展繁荣和人民福祉,符合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在坚定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同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加强对话沟通,促进务实合作,排除各种干扰,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合作倡议。这是一个传承历史、面向未来、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东盟共同发展愿望的重大战略构想,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一条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必将为双方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和经济增长点,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增加新的契合点。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凝聚两点共识、推动七个领域合作的“2+7合作框架”,为双方合作明确了重点、规划了蓝图,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合作的深化。我们应秉持包容开放的精神,增强团结合作意识,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辉煌。

  为此,我提出以下六点倡议:

  第一,大力深化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东盟的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愿第一个同东盟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国-东盟世代友好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加强高层交往,增进了解与互信,中方建议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不定期在华举行中国-东盟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就双方关系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沟通,增加理解,促进合作。

  第二,大力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质量和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质量和水平不仅将促进双方的经贸往来,也将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地区自贸安排奠定基础。我们欢迎双方正式启动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建议尽快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开展新一轮服务贸易承诺谈判,在中小企业合作、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商签合作协议,深化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我们支持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投资合作,继续推动在东盟国家设立产业、经贸合作区,同时也欢迎东盟国家在中国设立产业园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等项目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典范。我们要建设好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努力将“两国双园”建设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中国也愿与东盟国家积极探讨在边境地区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让边境地区成为双方利益融合的纽带。

  第三,大力加强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要加强规划,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着力构建海运水运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打造安全高效的综合联通网络。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公共平台。要积极推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解决本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融资瓶颈,推动地区的共同发展。要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建设人民币同东盟国家货币的市场交易中心,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的跨境合作。

  第四,大力开展海上合作。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我们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让海上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新亮点、新动力。中国愿与东盟探讨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加强双方涉海部门的对话沟通,密切海洋政策交流与协调,探讨建立海上执法机构间交流合作机制。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推进海洋经济、海上联通、海洋环境、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为沿线各国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积累经验,树立样板。

  第五,大力推进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为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经过8年来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务实的成果,应继续大力推进。要积极推动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区跨国流动,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分工、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通道经济带,构筑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动脉。为进一步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帮助东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方愿与湄公河国家探讨建立对话合作机制,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使次区域合作更好地造福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

  第六,大力增进人文交流。人民相互了解越多、友谊越深,越有利于双方友好关系全面持久稳定发展。中方愿进一步密切与东盟各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环保、旅游、卫生等领域合作,加强青年、媒体、智库和地方交流。中方将积极落实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奖学金名额,用好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等平台;设立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支持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建设;推动建设泛北部湾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圈。今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我们要共同办好百余项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双方民众的文化共鸣和情感联系,共同夯实双方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弘扬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的亚洲精神。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有句古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坚持合作,就一定会共赢。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增进政治互信、开拓自贸区市场、推进全方位交流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象征。我衷心祝愿各位来宾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年年有收获,岁岁呈亮点,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促进本地区的合作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谢谢大家。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