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钦: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广西要做六大文章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东盟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第11届东博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

  “广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将借助东博会平台,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作用,坚持海陆统筹和内外结合,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

  张晓钦介绍说,广西作为东博会的承办方,10年来与东盟的合作富有成效: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次区域合作加快发展,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不断加强,人文往来日益密切,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战略高地和重要门户。

  下一步,广西要做好六篇大文章:

  一是构建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重点是构建5张网,包括港口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通信光纤网。港口网,即去年东博会开幕式中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下一步要加快与东盟47个港口的互联互通;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就是要打通南宁至新加坡的经济走廊,更加完善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以及粤港澳通过广西连通中南半岛的陆路大通道。通过这5张网,形成东盟与中国之间海陆空立体互联互通的大格局。

  二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临港产业带。广西在加强港口合作的同时,要加快规划建设更多的临港产业,打造跨国产业链。主要包括:建设泛北部湾产业集群,以中马“两国双园”为示范,加快推进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越跨境合作区等双边产业园区建设,促成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强化临港产业、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国际合作,形成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争取在低敏感度海域取得突破,与东盟国家在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环境保护等产业开展合作,建设中国-东盟海上渔业走廊、现代海洋产业示范区。建设中国-东盟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新能源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和能源安全保障。建设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基地,加强与东盟农业产业合作,以中柬现代农业示范中心、中老种苗合作试验区等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扩大农产品贸易与深加工,加强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打造特色鲜明、互利共赢的现代农业合作平台。

  三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物流基地。主要包括:建设中国-东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争取创建面向东盟的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突出做好进口这篇文章,成为特定商品的指定进口口岸、指定加工场所;争取设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扩大广西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份额。共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平台,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探索推进贸易采购模式。实施“电商广西”、“电商丝路”工程,加快推进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支持中国联通“沃易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规划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推进口岸开放和通关便利化,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及海事合作,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便利化;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六市一关”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与西南、中南后方腹地的跨区域通关合作;借助自贸区升级版,加快对东盟各国通关一体化合作。

  四是构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去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11个部委批准广西创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就是要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探索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的多种途径,鼓励东盟金融机构将境外人民币以贷款方式投资到试验区。同时,广西支持有资质的机构到东盟国家发行人民币债券,探索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支付、清算一体化建设,设立中国-东盟股权交易中心,从而建立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开放型的合作平台。

  五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交流圈。广西将继续积极推进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与东盟的合作,这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工程。包括:共建友好城市群,结合园区开发、项目建设与港口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建立友城;争取国家尽快开展泛北城市群规划。打造旅游圈,加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对接与联动,积极推进旅游异地签证、落地签证、免税购物等便利化,推动人员、车辆的跨境自由行,共同打造跨国边境游、泛北部湾海上游等“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加强科教文卫体交流合作,承办好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以此扩大科技合作;重点实施中国-东盟政商领袖培育工程,推动设立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加强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完善减贫合作机制,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减贫经验共享交流,提升我国减贫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

  六是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整合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现有合作机制功能,争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机制落户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