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 大项目造就现代版滨海新城

港城新景。卓敏宜/摄  

  防城港桃花湾片区建市前是一片荒芜之地。经过20年的建设,这里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居住、商业、文体、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区,是防城港市目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居民区。 罗 盛/摄  

城在海中,海在城中。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乐器。2010年,东兴京族独弦琴艺术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百名京族独弦琴演奏者在东兴金滩弹奏独弦琴欢庆民族节日——哈节。 陈义才/摄  

2013年12月30日13时45分,首趟南宁至防城港高铁列车准时抵达防城港北站。 罗 盛/摄  

泊位集装箱堆场  

  防城港市港口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截至2013年1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09.71亿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34家。图为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一角。 黄兴忠/摄  

江山半岛科教园区已引进多家大专院校。图为广西财经学院校园一角。  

白浪滩,依着充满激情的海洋。  

生态、美丽、宜居的和谐新港城。韦峻峰/摄  

即将竣工的针鱼岭大桥  

各地游客参观龙马明珠广场  

簕山古渔村 古韵、彩石、霞光。 

  核心阅读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是大西南经济圈、泛珠经济圈、东盟经济圈最重要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河相连的边境城市,是风光秀丽、令人向往的重要港口城市、门户城市、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也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近年来, 防城港市围绕建设“新的战略支点”和“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版”的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以港立市、开放兴市、工贸强市、文化旅游旺市”战略,以“双二十大事”为抓手,集中力量抓项目、扩投资,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十一五”期间23项指标全部翻番,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20.2%、34.3%和54.4%,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区前列。

  密集开竣工一批项目,经济实现大突破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防城港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批项目相继竣工并投产。金川40万吨铜冶炼、金源镍业、盛隆技改等,钢铁基地冷轧项目、信润石化、广西科元新材料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由此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8.2%上升到三季度的25.8%。如今全市在建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182个,投资总规模创建市以来最高,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推进迅速”的良好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是全年共实施“双二十”项目788项,其中续建项目354个,有285个项目实现开工、231个项目竣工,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20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达到59.2亿元,增速达到13%,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26.5%;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增长5.4%。

  二是钦防高铁、防东高速公路、防城港东湾403#-407#泊位、金川40万吨铜冶炼等项目建成。

  三是争取到国家批准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境种苗(景观树)指定口岸和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

  四是成功承办了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第七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等重大活动,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防城港市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和开放合作的良好形象,得到中央领导、外国政要和各大媒体高度赞扬。

  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总量或增幅位居全区前列。

  实施“十百千”项目计划,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组织实施“十百千”项目计划,以十大龙头项目为牵引,以百项重大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千个规模以上项目建设,以全面上项目促投资。

  对于“十百千”项目计划,防城港从培育对全市经济发展有强大带动力的产业项目入手,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近年来,重点培育引进了一批产值100亿元以上的龙头项目。目前防城港市已建成或在建的龙头企业有港务集团、钢铁基地、核电、金川、盛隆、金源镍业、科元新材料、信润石化、海森特、中海油LNG等10个,此外还有5家正在洽谈,到年底力争建成或在建龙头产业项目达到15家以上。

  全面落实百项重点项目,推进千项规上项目。近年来狠抓了107项投资3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3713亿元,包含产业、城建、民生、文化旅游、亿吨大港等。推进了1038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总投资57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5亿元,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

  通过“十百千”项目牵引,打造冶金、能源、有色金属、石化、海工装备、现代物流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产业基地,大大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推动防城港市进入沿海城市第一集团。

  引进重大项目,创造发展新引擎

  为加快发展,防城港市围绕钢铁、金川和核电等重大项目,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引资方面特别把城市发展要求和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在一起,着重在核心型功能产业和支撑型功能产业领域引进大型龙头企业。一是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加大央企、知名民企、上市公司的引进力度,围绕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粮油食品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每个产业都能引进2-3家带动力强、关联性强的工业企业。二是引进一批交通物流业项目。以大西南公车物流园为发展重点,引进广西铁投集团投资建设铁投公车物流园项目;引进广西宁明新天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东盟(东兴)农产品进出口物流中心项目。三要引进一批金融服务业项目。引进2家以上商业银行、1家以上证券公司。争取新增小贷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3家以上。争取设立产权交易和大宗商品交易所。四要引进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引进3至5家百货、餐饮等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培育2-3家具有区域性和辐射力的大型农产品、建材批发企业。引进1-2家企业投资建设工业生产服务中心,满足工业企业日常通用设备零配件、五金工具等维修保养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园区配套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改善园区内外环境,增强承接项目的能力,使引进项目尽快落户开工。

  一是完成大西南工业区、企沙工业区、公车物流园、高新工业区和东湾物流园等12个园区控制性规划修编工作。特别是企沙南港区、企沙东岛前期规划策划工作,用3年时间把大西南工业区和企沙工业区打造成为千亿元工业区。二是统筹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水、电、路、气、电信、排水6通,重点区域实施场地平整,部分企业一签约即可开工建设。三是提高园区产业配套水平。引进一批为龙头项目配套的上下游服务企业,推动盛弘冶金钢铁配套项目、金川副产硫酸循环经济项目和冠亚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等前期工作进度,拉长园区产业链,提升产业聚集,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在投资软环境方面,防城港也竭力为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首先是落实项目联系制度,实行一个市领导联系一个龙头项目,负责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规上项目实行集中审批制度,做到一个项目对应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其次是实行流程再造,推进并联审批制,市发改委、工信委、国土局、住建委、环保局等部门创新服务,形成合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一些日常性的审批事项审批权下放到窗口办理,领导随时跟进,确保项目第一时间优先受理、审核、审批。

  完善投融资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资金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基本保障,为此,防城港市近年来坚持“两手抓”的措施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需要,即一手抓政府财政性项目,一手抓市场性项目。

  在继续争取并用好国家补助、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等资金的基础上,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实施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采取市场融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形式。继去年注入“三公司一中心”200亿元资产,总资产达到30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注入资产,使“三公司一中心”总资产达到450亿元以上。

  另一个融资手段是,通过政府加强政银企对接,利用开行、亚行、世行等金融平台,千方百计为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筹集和协调资金,重点解决资产抵押担保、现金流建设等融资难题。

  去年以来,为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区基础设施、企茅大道、公车物流园路网、市中心医院、中小学校、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江山半岛50公里海滩基础设施建设、文昌大桥等重点项目融资超过100亿元。这些项目融资都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条件下完成。而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执行相关程序,重点抓投资计划审批、概预算审查、招投标和竣工验收等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节约资金,最大限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

  安置先行,力保项目全面推进

  为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重点做好安置工作,把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有机结合。首先是突出安置优先,预留足够土地用于失地农民生活和生产安置,对安置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在江山半岛、公车物流园规划建设一批安置新区;启动建设北港安置区四期工程。其次是改变征地方式。提前做好征地方案,采取整片推进的方式,避免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零星征地。加快推进收储地块和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等重点片区的征地工作,加快土地收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其三是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建设行为必须按有关法律程序严格审批,启动实施一批重点村庄规划,农村建房一户一宅基地。严厉整治抢种抢建的违法行为,对顶风而上、故意破坏项目建设和阻挠工程建设的行为依法处理。

  防城港市的发展需要项目来支撑,防城港市未来的希望也寄予项目,项目可以凝聚人心,也可以锻炼干部。能否抓住机遇,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也是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

  统筹兼顾,打造现代版“四宜”城市

  在抓好项目的同时,防城港市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现代版海港城市。

  现代版的防城港市除了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多项指标总量或增幅走在全区前列外,还要在城市品位上大幅提升,即创建“宜居、宜业、宜游和宜学”的“四宜”城,让城市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高效的生产工作环境。

  宜居。加快中心城金花茶公园、沙潭江湿地公园、蜈蚣岭公园建设,争取尽快实现建成区步行15分钟见公园广场。开辟市民休闲和社区活动相结合的文化场所,全力完善中心区、桃花湾片区、城南新区、长山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抓好道路、供电、供水、燃气、通讯、排污、汽车加油站等设施建设工作,尽快培育人气。

  宜游。围绕“上山、下海、出国”3大品牌,加快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抓好江山半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及珍珠湾旅游区项目建设工作,建成一批高中低相配套的星级饭店群;用足用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和东兴口岸落地签证等系列旅游政策,全力打造中越跨国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

  宜业。人们居住在城市并不是为居住而居住,而是要通过居住来完成学业、实现就业、方便创业。建设宜业城市,一方面要促进产业发展,大力提升三产水平,努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强创业扶持,落实有利于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同时还要加大就业培训,强化劳务输出人员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

  宜学。着力突破当前制约市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全市教育整体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市四中、五中、六中等学校项目建设,3年内新建1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城镇“超大班额”。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打造一所广西设备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自治区级示范高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市理工学校新校区建设。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3年内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均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在中心区新建一所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