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土”产为何难进“长三角” (上篇)

上海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令人深思,龙眼是福建的多,香蕉是台湾的好,蔬菜是海南的靓……

  

  壮乡特产谋划开拓上海市场。图为1月上旬广西首次组团参展上海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王新红/摄

 

  1 市场潜力巨大

  1月上旬,在两年一度、为期4天的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上,由广西商务厅首次组团参展的38家名特优企业斩获颇丰。

  开幕式当天,北海中盛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展出的唯一一条干门鳝,一开馆就被一上海市民“强行”买下。同样引起上海市民浓厚兴趣、回头客不断的,还有巴马的杂粮、桂北的油栗、富川的紫淮山、宜州的蚕丝被等。

  生态、环保、绿色,这是壮乡产品给上海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为全国农产品主要集散地之一的上海,对农产品的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有关数据显示,上海的农产品每年需求量都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60%靠外地供应。广西作为农业大省,是生产生态、安全、放心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天然宝地,各类蔬菜、果品等农产品质地好、口味正、绿色安全、物美价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帮助企业开拓上海等华东市场,广西商务厅、农业厅等部门近年来先后联合举办过“名特优新农产品上海展销会”、“秋冬菜上海产销对接会”等各类展销活动,并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开辟了广西农产品展示直销馆,150多个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入驻展销。同时举办广西农产品上海物流平台招商会,积极宣传广西沪上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平台。

  此外,广西还通过“南菜北运”试点工程,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百色、北海等地建设产地集配中心、在广西农产品主销区建设销售专区和连接产销两地的物流链条,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产品营运企业。

  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区不少农产品企业也为开拓上海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特色农产品正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逐步进入上海大市场。如百色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家乐福超市签订了长期供销协议,从2010年11月24日起,每天都要向上海家乐福超市供应小番茄,开始是每天20吨,现在是每天40吨。今年该公司将在上海成立营销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

  2 推广力度太小

  然而更多欲打开上海这个大市场的广西农产品企业,却因为面临种种困难而显得步履蹒跚。

  广西富川申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上海销售脐橙已有多年,深感由于缺乏有效运作的推介平台而带来的艰难和无奈。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疆政府很重视农特产品外销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疆果东送”流通网络建设,帮助企业组团进入上海营销网络。由于有政府的介入和推广,上海市民对新疆的特色农产品认可度比对广西的要高得多。

  有关部门也表示,由于宣传推介活动缺乏全区战略思维和统一部署,没有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通常只是由企业单独开展宣传推介,而企业的财力物力都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效果很不理想,这些都使得我区农产品在上海市场始终处于弱、小、散以及低效的状态。

  同时,由于我区目前主要依靠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广西展示平台”作为推介平台,而该中心地理位置较偏僻、新开业不久、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人流量较小,暂时还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1月9日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上,记者随机询问了多名上海市民,绝大多数人对广西的名特优产品没啥印象,在他们心目中,龙眼、海产是福建的多,芒果、香蕉是台湾的好,花卉、蔬菜是海南的靓……

  而对上海的经销商来说,明知广西农产品质优价廉,却因为广西农产品没有品牌或知名度低而不愿销售。上海某公司经销商周晓明说:“其实广西好东西很多,就是缺乏知名度。”

  于是就有了以下怪现象:分明是广西的产品,却被迫贴上别地的标签,改头换面“反认他乡作故乡”。甚至广西人自己卖自己的产品,有时也干脆把产地说成别处,为的是免得向顾客解释半天,不但麻烦,说不定还销不出去。

  农产品未能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包装,也使我区农产品在市场上吃亏不少。比如在上海同一家市场,广西的水果价贱滞销,而采取了标准化生产包装的菲律宾、厄瓜多尔水果则价高畅销,命运天壤之别。又比如“凉亭鸡”,本是我区的名优鸡,同样也由于没有实行统一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既走不了高端市场,走低端市场又赔本,真正是高不成低不就难寻出路。

  3 财政投入不足

  2013年春末夏初,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曾就如何强力推进广西农产品进上海进行过一次专题调研,认为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区农产品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和上海市场开拓。

  调查显示,我区对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财政投入甚少,导致农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效应不强。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0.43∶1,比全国平均水平0.6∶1低17个百分点。我区推介农产品进上海的财政专项经费投入每年仅有300余万元,并且没有保障。而云南、江西等省每年的财政专项经费是2000万元以上。

  由于缺乏专项资金的投入,制约了我区在上海市场长期开展正常的农产品推介活动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经营方面的补贴扶持。我区至今没有建成全区性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市一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也未能完全建成并发挥作用,这对我区农产品向区外配送影响较大。

  此外,冷链、加工包装、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我区距上海市场空间距离近2000公里,运输农产品必须依靠冷链保鲜和进行加工包装减少废弃物。目前我区有冷藏车辆的物流公司很少,且长期缺乏全程的冷链等配套设施,冷库建设少且布局不尽合理,加上加工包装技术落后,信息、运输不通畅等,致使我区农产品运输不及时不通畅、运输损耗大、物流成本高等,成为我区农产品开拓上海市场的设备、技术上的瓶颈或障碍。

  缺乏专业营销团队,营销方式相对落后,也是我区农产品难以大举进入上海市场的一道坎。由于多数农产品经纪人都是从传统农民脱胎而来,流通中介组织规模小、运作不规范,营销经营手段原始,营销品牌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营销知识和专业团队的力量,难以完成市场调查、产品生产加工、产品流通、营销策划、品牌传播等营销的多个环节。

  “不仅如此,广西农产品营销对网络营销、会员制营销、直配营销、专柜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不够,丧失了较多的高端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