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新书璀璨发布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一场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使命的盛会——《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新书发布会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启幕。这部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科技出版社携手打造的绘本书籍,正式掀开神秘面纱,开启一段通往壮乡文化秘境的奇妙旅程。

《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新书发布。广西民族博物馆 供图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中,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光芒。《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恰似一棵硕果累累的石榴树,鲜活生动的图文如同舒展的枝叶,将壮族文化的脉络清晰呈现;灵动有趣的故事好似绽放的花苞,尽显壮族民俗风情的迷人魅力;书中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则如紧密相依的石榴籽,不仅传递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更凝聚起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新书发布。广西民族博物馆 供图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这一主题深刻诠释了博物馆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担当,也为《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新书发布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庞春妮 摄

  这部作品堪称一座“纸上博物馆”,以儿童视角解读历史,借助创新设计激活传统文化。书中的壮族兄妹达侬和贝博,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立体页、折纸页、互动机关、惊喜彩蛋等趣味设计,让沉睡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亲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生动描绘了各民族之间温馨和谐的互动场景,勾勒出一幅多民族共融共生的美好画卷。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到80万年前百色手斧打破西方偏见的伟大壮举,感受到新石器时代大石铲所凝聚的农耕信仰,还能领略龙骨水车蕴含的水利智慧、干栏建筑承载的生态理念、糯食文化中流淌的浓浓亲情,以及绣球里寄托的深厚民族情谊。这些文化符号,既是壮族文化的根源与灵魂,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

  正如书中对“贝侬”一词的诠释——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正是这种包容与团结,让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当不同民族的孩子翻开这本书,便能与壮族文化展开深度对话,感受其独特魅力,在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

  多年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始终坚守“传承文化、服务时代”的使命。此次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合作,是双方继《涂绘壮美广西:八桂霓裳》和《穿越时空的铜鼓》两部优秀著作之后,在学术与出版领域的又一次深度携手。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珍贵馆藏为创作蓝本,运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文化“暖”起来。《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不仅是一本绘本书籍,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唯有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时代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