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滨海湿地修复经验何以向全球推介

蓝色海湾 黄金海岸

  明明是人造海堤,却像极了自然岸线:浓绿从坝顶厚铺绵延入海,红树林随潮起潮落半隐半现,白鹭群在林间树巅时歇时舞……

  防城港市在保护好原始海岸的同时,对之前只有单一御灾功能的海堤,10多年来创新性进行生态化改造,发挥山海相拥的地理优势,大手笔建设“蓝色海湾”。今天,岸绿水碧的百里黄金海岸芳容初现,令人流连的滨海亲水小道收官在即,岸线风采万千,一路美不胜收。

  近日,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滨海区域保护和发展,为共享生态滨海凝聚协同治理的共识。作为会上推介的中外滨海湿地修复八个成功案例之一,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格外引人关注。防城港海洋环境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大美中国”进行专题播报。

  旧堤改造:硬化变为生态化

  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中心城区三座半岛拥抱三片海湾,岸线蜿蜒回转,既是天然良港,又是滨海佳境。

  “三湾”正中之湾叫“西湾”,位于防城港市主城区所在半岛之西。岸上早就建有防浪防潮防洪水的硬质海堤,单纯以御灾为目的,加之年久失修,海潮反复冲刷不断侵蚀滩涂,岸段护坡裸露,危及堤围和路基,海堤上下废弃水泥块、砂石及其他垃圾随处可见,红树林和滩岸植被日益萎缩退化。硬邦邦光秃秃的物理海堤,破坏了岛湾互拥的天然美感,遮挡了观海视线,阻隔了湿地通道,人们无不遗憾:“滨海不见海,近水不亲水”。

  2012年,对硬质海堤进行生态化改造,在防城港市被提上议事日程。地处主城区黄金地带的西湾红沙环堤段,作为我国第一条“生态海堤”湿地工程,按全新理念设计。设计单位创新性提出,生态海堤需要同时具备物理御灾、生态修复和休闲娱乐三大功能,尽可能回归滨海湿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专家们研发出一项关键技术:在旧海堤外侧蚀损海滩上,新建一道入土1米、露土坝高坝宽均为半米的潮间“潜坝”,用于拦阻土壤淤泥随浪潮回流入海,使之重新形成高程适宜、水流较缓的宜林滩涂,随后进行红树林移植修复。

  另一项重要技术是专门设计一种“铰链护坡砖”,这种大砖不仅自身留有“天窗”,而且相互咬合处也留有空隙,让压在砖下的坝土通气吸水,便于植物扎根攀爬。

  浓绿回归:植被梯次护岸坝

  今年10月,走在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堤段,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生态化改造,浓绿已经回归,从浅海滩涂到坝坡堤顶,种类截然不同的植被,层次分明装扮着湿地,梯级带状护卫着岸线。

  在堤外潮间带,潜坝拦泥再堆积修复的滩涂上,人造红树林纵横排列井然有序。据介绍,在这3.2公里长的近岸湿地,10年间红树林面积增加了45.23%,新造红树林成活率由以往的0提高到65%。

  在堤脚潮水下,设置有人工渔礁,为近岸鱼、虾、蟹、贝、藻提供庇护、繁衍之所。据2018年的监测数据,这一岸段浅海滩涂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31.94%、62.99%和555.16%;个体平均重量增长了3倍,表明体型较大种群日益增多,群落稳定性逐步上升。

  在堤坡临海面,按照当地海陆过渡带植被物种生态位分布规律,筛选了33种乡土滨海植物,种植在铰链护坡砖中,使堤身植被覆盖率由2012年的4.25%提高到2020年的90%。

  在堤顶人行道车行道两侧,重建地方性季雨林,既防风护路,又赏心悦目。

  专家评说,今日西湾红沙环海岸,从浅海滩涂带到城市标高层,再度构建起“海洋高等植物群落→海岸刺灌丛→季雨林海陆过渡带稳定群落”的绿美植被,重新联接了因海堤建设被斩断的海陆生物通道,开始回归滨海湿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蓝色海湾:百里海岸美如画

  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建设产生了强烈示范效应,防城港市乘势而为,2016年起,先后获得7亿多元中央资金支持,年复一年修复海洋生态,轰轰烈烈建设“蓝色海湾”,重头戏是打造“百里黄金海岸”。

  百里黄金海岸的起点,正是连接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的岸线,也是市行政中心正前方的滨海湿地。30年前,防城港设市之初,“三岛三湾”人烟稀少,被戏称为“有港无市”。20余年前,市行政中心定址在这片荒凉之地时,预示着西湾沿岸很快会发展成为中心城区。当时图纸上,行政中心面前是一湾长满红树林的滩涂,初始建设方案自然是填滩造地。然而,这一那时司空见惯的做法很快被否决,茂密壮观的红树林被原汁原味保存下来,之后以其为主体建成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如今,美轮美奂的建筑呈“U”形布局,三面环抱婀娜多姿的绿洲,形成“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亮丽风景线。

  百里黄金海岸的终点,是江山半岛一片凸入海中的怪石滩,天南海北有情人都喜欢到此拍摄婚恋照,许下“海枯石烂不变心”之愿。亲水小道到这里避水而行,打通隧道穿山而过,为的是完整保留怪石滩原貌。

  防城港市天然海岸线仍保有37.68%,政府和百姓都倍加珍惜。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一河之隔,2012年以前红树林面积约有1000公顷,通过人工补植和自然恢复,如今增加了约60公顷。走在观景栈桥上,边上红树林大多高出了桥面,有的比桥上人还要高。

  人与自然:原真完整共一家

  硬堤绿了,岸线美了,水质更好了。2018年至2020年考核表明,防城港市连续3年近岸海域水质为“优”,而且优良点位100%,在广西沿海独占鳌头。2021年近岸海域水质实行面积考核后,防城港市当年水质优良面积达到96.5%,2022年进一步提高到97.8%,继续名列前茅。

  生境修复了,动物回归了,湿地兴旺了。数以百计的海豚水面腾跃,成千上万的飞鸟空中盘旋,现今在防城港不时可见。据观测,防城港市滨海湿地上鸟类明显增多,由10年前约170种增加到约300种,其中白鹭数量30万只以上,居广西之最。近海养蚝人说,跟10年前相比,现在养蚝产量倍增,品质更好,价格由每公斤4元提高到了10元。

  海堤更御灾了,海湾更迷人了,陆岛更宜居了。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建成以来,广西沿海先后发生风暴潮10次,损毁海岸防护工程约29公里,造成经济损失9.83亿元,而红沙环生态海堤每次都泰然处之,始终安然无恙。在西湾红沙环岸边,一在建楼盘打出醒目广告:“钓鱼有海,散步有岛,门外沙滩,公园环绕。”见者大都会心一笑,无不认同。

  天然海岸和生态海堤,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在防城港就这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美相融,美美难分!

  短评

  修复原真性 重建完整性

  2017年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度到广西考察,都讲了这样一句话:“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精辟论断。

  广西拥有漫长海岸线,至今仍保持天然状态的,大致只剩三分之一,弥足珍贵,一定要保护好。之前建设起来的硬质海堤,大都只具有单一御灾功能。防城港市敢为人先,对旧海堤进行生态化改造,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成效,是保护和修复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动实践。

  除了防城港市,北海市、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也都亮点纷呈:北海冯家江陆海统筹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钦州2020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2019年至2022年,广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批数量和获得中央支持资金,双双位居全国沿海省市前列;累计整治和修复滨海湿地1522.8公顷、岸线159.87公里,完成总投资21.5亿元。

  江河湖库、森林草原、山岭平原……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修复、重建过程,任重道远,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走在了前面、干出了实效的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更要坚持不懈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