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惠民,旅游业成为广西幸福产业

  南宁11月14日电(记者潘强)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从1978年的5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512万人次,国际旅游消费从432万美元增长到23亿美元……广西发挥资源优势,旅游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山水到文化的转变,成为扶贫、惠民的幸福产业。

从“桂林旅游”到旅游强区旅游业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桂林市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甘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从“桂林”到整个广西的全覆盖。

  正值冬季,广西北海银滩游人如织,一批又一批“候鸟”老人在这里享受温暖阳光。65岁的杨建平和59岁的陈安是这群“候鸟”老人中的一对夫妻。陈安说,自2016年开始,他们就过上了“旅游养老”的生活。

  60年来,广西滨海旅游发展从无到有。北海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78年北海市接待游客总量不到10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达到1836万人次。

  11月6日,东兴口岸迎来了2018年第1000万名出入境游客,这是这个口岸年度出入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在崇左大新,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正式确定为我国5A景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加速推进。

  外国人到广西旅游也愈发便捷。桂林获批东盟10国旅游团入境144小时免签政策,东兴、友谊关等六口岸获批边境异地办证业务。广西开通至东南亚、东亚、南亚等国际及地区航线40余条。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游客3.3亿人次,同比增长27.3%,旅游总消费3669.2亿元,同比增长33.1%。旅游业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山水”到“文化”旅游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广西在“山水”之外不断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书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第一次游漓江,只是单纯看山看水,第二次来,欣赏了《印象·刘三姐》,这一次来我乘坐直升机低空看漓江,文化味儿日渐浓厚。”游客张华兴说。

  《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上演以来,每年演出500多场,累计接待观众超过千万,已成为广西旅游的“名片”。

  三江程阳八寨的风雨桥、吊脚楼、鼓楼,构筑了别具一格的侗族风情画卷。三江侗族自治县县长吴乐说,近年来,三江着力打造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侗族大型实景演出《坐妹》等旅游文化品牌。

  花山岩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宁明县推出花山岩画“栈道游”以及山歌表演、“簸箕宴”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

  “从山水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广西旅游实现了大转变。”甘霖说,广西旅游发展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共同提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两大产业的共赢,也不断推动广西旅游经济走向高质量。

  兴一业,旺百业。60年来,广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目前,广西共有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1400多家。柳州钢铁厂、梧州市宝石城等成为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随着产业融合逐步推进,新的旅游业态不断产生,全域旅游效应在广西逐步显现。

从“在家干农活”到“在景区唱山歌”旅游成扶贫、惠民的幸福产业

  在众多的扶贫手段中,旅游扶贫正成为广西脱贫攻坚的新生力军。

  “没来景区唱山歌前,我在家里干农活,每年只有几千元收入,现在每月基本工资1900元,加班还有加班费,附近很多人都来景区工作。”广西大新县明仕田园景区的山歌演员农志秀说,当地发展旅游,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大新县委书记赵丽说,依托“龙头景区+民宿”的品牌,大新县找到了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

  大新只是广西旅游扶贫的缩影。旅游改善了民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成了广西的幸福产业。到2020年,广西将扶持550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实现20万人脱贫,力争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80万人脱贫。

  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地处深山,过去不通公路不通电,是典型的贫困村。“修通公路后,村里与企业签订协议,村民以梯田入股,企业整体包装,统一管理。”龙脊镇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潘保玉说,零散的梯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村民从门票收入中获得梯田维护费、种田补贴等旅游分红,最多的一户分得4.35万元,最少的也有9000多元。

  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广西旅游扶贫的特色。自2013年广西启动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以来,已有4批共20个县通过验收被授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根据《广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广西要创建20个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30个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30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广西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特色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挖掘资源特色,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扶贫的带动能力。”甘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