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去年减贫111万人 占去年全国脱贫人口的近1/10

  新华社南宁3月21日电 “没想到‘穷帽子’甩掉了!”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夜村新三屯贫困户纪其靖通过种植富硒水稻脱贫了。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核定,2016年广西减贫111万人,占去年全国脱贫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纪其靖没有子女,妻子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为照顾妻子,他没有外出务工,而是在附近乡镇打零工,并种了3亩水田。当地土壤富含硒,去年扶贫干部多次上门动员他种植富硒水稻,经过考虑,他种了两亩富硒水稻。

  纪其靖说,种植富硒水稻后收入大幅增加。“今年计划将家里三亩田全部种上富硒水稻。”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蒋家柏说,广西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法,组织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严格筛查出635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和2.4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在识别结果基础上建档立卡,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动态管理。”

  全自治区安排8000个帮扶单位,选派500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3万多名驻村工作队员,落实46.9万名帮扶干部,实现贫困户、贫困村帮扶全覆盖。

  “根据贫困对象致贫原因、贫困类型、帮扶需求,广西精准实施扶持生产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等‘八个一批’,推进特色产业富民、扶贫移民搬迁、农村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十大行动’,集中力量突破,解决帮扶路径问题。”蒋家柏说。

  自治区还成立两个督查暗访小组,每组均由处级干部带队,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以随机暗访的方式,进村入户开展督查暗访,周五回来后,整理形成《广西脱贫攻坚督查暗访专报》,送自治区领导,并以“红黑榜”方式进行通报。

  蒋家柏告诉记者,今年广西提出确保70万贫困人口脱贫,坚持实行督查、通报、协调三项制度,落实脱贫摘帽退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抓好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工作,让“数字扶贫”“数字脱贫”无处藏身。

  移民新事:

  白天老家干活 晚上新村休息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移民新村(3月14日摄)。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实施的生态移民政策,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的140户村民搬离穷山窝,来到移民新村。 近日,记者来到可爱村采访发现,一些居住在别墅式新村的移民,除了在新村耕作新分配的田地和林地,还每天回到老家种地、养鸡、养羊、养牛,可谓是“白天老家干活,晚上新村休息”。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