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深入河池天源雪食品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河池市市长唐云舒在河池南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调研。
河池市副市长钟洪在南丹县企业调研。
巴马铂泉矿泉水生产车间。河池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产能和产值均稳居全区前列。1—11月,饮用水产业完成产值11.08亿元,同比增长31.2%。梁绍恩/摄
河池讯(记者韦鹏雁 潘云锋)困难一个接一个: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有色金属产业产品价格低迷……过去的一段时间,河池市工业面临着多重压力。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河池人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打响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实施环境倒逼机制、去产能、电力直接交易降成本……一个个实招恰到点上。
工业经济在逆境中奋力前行。今年1—11月,河池市工业发展稳中有升,茧丝绸产业完成产值23.66亿元,同比增长13.78%;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产能、产值稳居全区前列,其中饮用水产业完成产值11.08亿元,同比增长31.2%;煤炭去产能任务占全区的一半以上,却是率先通过国务院验收。
这份难得的成绩,凝聚着河池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汗水。特别是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提升服务水平,主动适应新常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强力实施环境倒逼机制,整合升级有色金属产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创建大任产业园,市本级工业园区面积从2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推动中心城区及周边重化企业搬迁入园。大力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成为全国首批12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累计争取上级和市本级投入资金5.84亿元,实施29个项目,形成了多金属提取回收、尾矿和废渣生产建材、尾矿胶结填充矿山采空区等多元化资源综合利用。全市年产生工业固废760万吨,综合利用量534.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72.9%,比2010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去产能领跑全区。11月29日,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税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八抽查组到河池市开展现场抽查,认为河池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基础扎实、推进有力,化解过剩产能关闭退出达到规范和标准。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的部署,2016—2018年,河池要关闭退出煤矿矿井24对、淘汰落后产能288万吨,分别占全区任务的61%和69%。其中,今年要关闭退出7对,化解产能123万吨。面对严峻的任务,河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专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机制。11月10—13日,自治区对河池开展复查验收,该市成为全区第一个报请自治区验收复查的市,也是自治区开展验收复查的第一站。
服务企业动真情出实招。电力成本占河池工业特别是有色金属行业成本的大头,河池市积极争取落实直购电(电厂和终端购电大户直接交易),为企业降成本增活力。今年4月,区内电力直接交易得以实现,河池先后有四批12家企业列入全区电力直接交易,涉及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获得0.11元/千瓦时~0.15元/千瓦时不等的电价优惠。截至11月底,12家企业共完成交易电量6.28亿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7273万元。据统计,河池获得的直购电指标,占工业用电量的36%,排在全区首位。
发展无止境。站在新的起点上,河池提出了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加快推进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示范基地和河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实现有色金属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广西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环江)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和新型碳酸钙产业基地,培育百亿产业;提升制糖业、优质饮用水、特色酒业、特色茶叶、植物食用油、核桃产品等绿色长寿特色产业,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培育发展民族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出台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池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持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