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秉持“五大理念”积极推进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建设

  实业柳州,业以工立,工因实兴。开放龙城,始终洋溢着创新创业的激情。

  不忘初心,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行稳致远……在“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战略进程中,实干的“气质”悄然提升城市“颜值”,开放的“胸怀”拥抱更多的合作与机遇。

  柳州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积极推进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建设。从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到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作为中国车市“神话”般的存在,国民“神车”五菱宏光曾以睥睨天下之势纵横中国车市。

  传承匠心情怀,其继任者五菱宏光S系列在今年国内车市整体“提挡进速”的“血战”中,依然强势“接棒”上演“王者归来”。

  1~8月,宏光S系列以超38万辆的总销量延续宏光“霸主”地位,继续占据国内MPV车型销量榜首位。从国民“神车”升级为中国“车霸”,以五菱宏光为代表的柳 产汽车不断创造“柳州奇迹”。

  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夫,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诸多积极因素也在生成:柳工布局“一带一路”,保持行业领先;柳钢挖潜提质增效,实现扭亏为盈;中小企业务实笃行,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7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更优,产值占全市比重约十分之一。

  二产更优,三产变强,实业柳州在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征程中昂首阔步!初步预计,1~8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4.0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 资比例达 到53.98%,增长21.26%,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金融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了44%、42.7%、50.2%。

  新常态并非一马平川,柳州经济要进,还必须精准发力,把稳增长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48条和柳州市39条“稳增长”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缓解生产经营负担重、流动资金紧张、用电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用“阳光雨露”帮助企业驱散发展中的愁云。

  “实业是支撑柳州发展的脊梁,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柳州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开放是加快柳州发展的动因,没有开放贯穿于改革发展的进程,就没有柳州的曾经辉煌和再度崛起。”敢为人先的柳州人知道,唯有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后劲,让软环境更“硬”,让硬环境更“优”,城市发展才会不断散发出智慧光芒。

  当前,柳州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化发展新视野,全力把握好当前对外开放格局正从沿海沿边向沿江内陆拓展的新趋势,搭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便车,积极引领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广西构筑“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产业腹地。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积极融入区域化发展方面,根据自治区“四个战略”“三大攻坚战”要求,柳州“拉长补短”多元支撑:在广西率先成立市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发展活力的加法;全市458项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20亿元,

  63项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7.6亿元;利用国务院稳增长债券发行“直通车”政策,获得政策性贷款到位36亿元;2016年,柳州成为广西唯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去年柳产汽车销量突破23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三强城市之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改革开放30多年,赞誉者献上鲜花,柳州人敢为人先;实干者创业开路,经济指标强势崛起;创新者思变求新,为改革加油鼓劲。数十年磨一剑,敏锐的柳州人抓住了一次次重大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决策,不断让红利落地,让创新成长,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目前,柳州市拥有103个创业创新基地。其中,包括众创空间8个、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1个、科技孵化器9个、商贸企业聚集 区41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个、创业孵化基地8个。开明开放的服务模式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无数企业的创业激情,使其不断在龙城大地上生根发芽。

  铿锵有力的开放举措,正是柳州由“边缘”走向“前沿”、由“地区”变成“区域”、由“现在”面向“未来”的生动实践。

  唯其艰难,方知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在“抓紧转”中“奋力调”的转型之战,柳州经济开足马力,激流勇进,历险弥坚,通过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全面创新、城乡一体、绿色崛起、开放带动、共享发展”五大战略,奋力实现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