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岑泓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扶贫开发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同样面临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严峻挑战。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抓紧抓准抓实,2014年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更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胆创新,密集推出帮扶举措,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向贫困的堡垒发起总攻。
两年多来,这些精准帮扶政策的叠加效应在逐步显现。2015年末,广西5年累计减贫人数达到560万,超过全区总人口1/10,贫困发生率从23.9%大幅下降到10.5%。
创新之举激发扶贫“巨能量”
“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在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创新”成为热词。
会后我区出台《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2015年起,自治区党委书记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同时担任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在全国开创性地在领导小组下增设了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7个专责小组。同时,37位省级领导每人挂点联系一个贫困县,一定6年直至脱贫摘帽。全区确定市级干部476人联系559个贫困村、县级干部2883人联系2708个贫困村,8000多个单位参与定点扶贫,650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明确了“谁来扶”,更重要的是“扶持谁”。
2015年8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3个贫困村屯开展专题调研,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走访29户贫困户,了解贫困现状,剖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为我区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指明了方向。
当年10月,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规格前所未有。随后自治区迅速建立了区、市、县、乡、村、屯六级联动机制,组建精准识别工作队,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精准识别贫困户。
这是一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精准识别工作:全区25万各级干部参与,精心设计了98项评估指标,共调查488万户群众近2000万人,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730万亿次信息数据比对分析,否决不符合条件的农户50万户,确保了识别结果的精准度、可信度。最终对635万人、5000个贫困村、6.94万个自然村(屯)、2.4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进行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广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建档立卡推进会上被作为典型介绍。
精准识别是基础,更艰难的考验在于精准帮扶。2015年12月,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八个一批”“十大行动”作为我区未来5年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既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又从广西实际出发进行大胆创新。
比如,我区共有1100多万农民工,其中一大部分就是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扶持一批”政策加大对他们的帮助,“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效果愈加显现。广西的8个边境县市共有39.3万贫困人口,“边贸政策扶助一批”政策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
创新举措不断激发“巨能量”。100万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区脱贫工作最难的任务、最硬的“骨头”。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2015年所有项目已开工建设,2016年项目正加快推进,424个项目开工218个,完成投资46.29亿元。
三大难题制约脱贫“加速度”
翻开我区脱贫摘帽进度表,2016年8个预脱贫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逐项细化,形势喜中有忧。
农村贫困发生率是贫困县脱贫10个指标之一,达标要求为低于3%。截至2015年底,8个县离目标均有不小差距,最高的一个县仍达到14.84%,最低的也有6.58%,要实现脱贫摘帽,其中一个县今年内需减贫6万人以上。
减贫有压力,增收动力又如何?
今年一季度,我区贫困地区(指国家级贫困县和石漠化片区县共33个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0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6元,增长9.1%,但增速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与2015年同期相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14年同期更回落了4.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全区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均已连续四年回落。
农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是衡量和反映脱贫的关键指标之一。从全区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与减贫人口数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农民人均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减贫人口约为10万人。按此推算,2016年脱贫人口120万人,全年可支配收入需要增长11-13%。但一季度增长仅为9.9%,离脱贫目标所要达到的收入增速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农产品价格走低影响,农民就业和增收难度加大。除此之外,广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也是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蒋家柏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容易脱贫的已基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区452万贫困人口中,85.7%分布在革命老区,21.4%在少数民族聚居区,49.7%在大石山区,8.7%在边境地区,5.6%在水库移民区。这些地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扶贫脱贫难度很大。
2015年底,全区建档立卡的69415个自然村屯中,自然村屯到主干道未通沥青路的有36513个,需修道路总里程10.59万公里。
除了基础设施拖后腿,缺资金、贷款难,一直是阻碍增收脱贫的“拦路虎”。
近年来,全区加快推广金融扶贫“田东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整体推进慢问题。
此前,我区一个贫困县政府与企业达成协议,共同推进菜牛项目。双方商定各自出资10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基金,商业银行以1比10的比例,向农民贷款饲养菜牛。但一年多过去了,项目不了了之。企业认为,银行程序太繁琐,一年多没办下来,他们等不起。县信用联社则说,风险太大,而且企业的风险抵押金没有及时到位。
全区举力吹响攻坚“冲锋号”
“按30万元/公里的投入,我区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屯级公路建设,就需要投入200亿元,每年50亿元。而201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仅10.39亿元,不集中各种资源,很难补这个缺口!”广西“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凌经球教授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慢与脱贫攻坚的迫切要求已形成巨大反差。
造成这种反差,资金是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涉及扶贫的专项资金通常按条条下达,“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看起来钱不少,但没有整合,难以集中起来办大事。
为彻底改变这种“撒胡椒面”的做法,近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实施方案,从今年起,我区33个国定贫困县和片区县可开展试点,统筹整合使用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当中包括19项中央和22项自治区的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据测算,全区通过整合可用于脱贫攻坚的涉农资金达350亿元。“各市县要尽快将工作重心从‘挖空心思要到钱’转变到‘狠下功夫花好钱’上来。”自治区财政厅负责人强调。
狠下功夫,重心在哪?进入攻坚冲刺阶段,脱贫工作千头万绪,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增加收入是脱贫的核心。
按今年一季度数据,第一产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我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5.8%,是增收的大头。
专家认为,增收脱贫,要紧紧围绕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做文章。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地方,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如果资源匮乏,产业滞后,就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持续、不可逆的脱贫。
“调查表明,最贫穷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今年春节期间,自治区党校对百色12个县(区)山区乡镇的1200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接近83%的受访农民工表达了在户籍所在地集镇或县城落户的意愿。
“还应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增加贫困农户资产性收入。”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广西金穗农业公司流转土地8.7万亩,每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6000多万元,支付工资4600多万元,创造就业10万多人次,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
田东县通过构建六大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农户贷款覆盖率达90%,金融扶贫已成为突破贫困均衡的催化剂。
今年6月底,全区10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授信。目前,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已开发了广西金融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收录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贫困户、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等各类扶贫对象的全部贷款信息。“十三五”期间,争取给所有有意愿的贫困户发放贷款300亿元,让更多金融的活水流向贫困地区,带活当地增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