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市太平镇有一个近4000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据悉,该县通过引进扶贫龙头企业引领当地贫困村群众兴办种养基地,带动和辐射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韦继川/摄
核心提示:扶贫产业搞得好,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扎得牢。多年来,我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产业扶贫,在农业、林业、养殖业、工业、旅游业和资产受益等方面涌现出诸多典型,为全区扶贫攻坚提供了可复制、可学习借鉴的经验。
农业
贵港“一村一品”助脱贫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是自治区“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是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贫困村。被贵港市、港南区列为2016年底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东和村过去产业比较单一,除了传统的水稻和甘蔗种植外,没有特色优势产业,群众脱贫致富没有门路。根据东和村实际情况,村委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充分的调查和筛选,决定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作为东和村的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4月6日,贵港市合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成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百香果422.5亩。4月16日,合作社与贵港市百果王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保价(最低3元/公斤)收购协议,确保了销路,增强了群众发展百香果产业的信心。
为了提高百香果基地的产出效益,该村大力发展立体种养业。目前已在百香果基地套种花生、玉米100多亩。5月初,又通过多方联系,引进了45亩台湾香芋南瓜在百香果基地进行套种。据估算,百香果第一年亩产量达1000公斤,亩产值最低3000到4000元,422.5亩百香果总产值将达130万元;香芋南瓜平均亩产量2000公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3元/公斤计,预计实现总产值27万元。预计该村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年总收入将达150多万元。目前,全村有46户贫困户加入到贵港市合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其中,1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30户贫困户以年租金650元到1000元不等价格出租土地给大户种植,13户贫困户参与到基地劳动实现工资性收益。下一步,该村计划发展林下养殖业,放养5000羽樱桃鸭、3000羽本地土鸡,通过喂养牧草发展生态种养业,增加农户的收入。
林业
融水林下灵芝致富一方
2012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利用振宇灵芝种植合作社、融水融乐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在灵芝菌种制作技术及种植经验上的优势,大力推进林下种植灵芝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引进山臻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17个乡镇的3000多户林农在林下种植灵芝1.0027万亩,参与贫困户达1430户,年产干灵芝1000多吨,年产值近4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6年以来,全县新增林下种植灵芝农户827户,涉及人口4135人,预计每户增收可达7202元。
该县邀请中山大学药学院、南方食用菌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的专家进行科学论证,从深山中选取优质野生灵芝,在无菌条件下选育出纯正母本,打造形成林下仿野生种植的“绿深”品牌,并将其作为“一县一品”的林业产业,列入每年县政府发展规划和“十三五”林业扶贫规划。
该县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市级财政拿一点、县级财政筹一点、农民向银行贷一点的办法,2012年以来,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228万元扶持林下种植灵芝产业发展,为农户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16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全县成立了6家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7个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采取村干部或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带动的办法,由一户带领几户种植,或由村干部统一领取种苗,督促农户按技术要求开展生产。全县20个乡镇有17个乡镇参与了林下种植灵芝项目,参与乡镇占全县乡镇的85%。
融水还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山臻记农产品开发公司等企业与林农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保护价购销合同,通过融水农产品流通协会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中公司负责筹措资金、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合作社负责产品研发、生产组织、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等,农户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投入土地、劳力参与产业链的生产和利益分配(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分配的比例原则上为30%∶15%∶55%)。对外统一品牌(山臻记)参与竞争,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订单式产品,推进与高端家庭会员、机关、学校、企业食堂、餐饮饭店的产销对接。
养殖业
三江稻养鱼服务贫困农民
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养鱼是当地群众传统生产项目,为把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决定从2014年起,整合资源,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实施种稻养鱼“3721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实施标准化“种稻养鱼”7万亩(2014年2万亩,2015年3万亩,2016年2万亩),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绿色生态品牌,使项目实施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3721工程”设计亩产鲜鱼50公斤以上,亩产稻谷435公斤以上,同时,配套建设鱼苗基地400亩。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该县的主要做法,一是县政府组织编制《三江县标准化稻鱼生态种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于2015年2月通过了自治区级专家论证评审。
二是把稻田养鱼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2014年印发《三江县2014年稻鱼生态种养项目实施方案》,2015年印发《三江县2015—2016年标准化“种稻养鱼”项目实施方案》。
三是整合项目资金,2014-2015年整合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田基硬化改造每亩一次性给予800元的水泥、砂石补助(2015年增至1000元),鱼苗补助200-300尾/亩(约130-150元)。鱼苗补助连续发放两年,鱼苗资金由县财政筹措。
四是推广“三增”技术。“增水”,硬化加高田基,在田间开挖鱼坑、鱼沟,增大稻田养殖水体(田基高度要求高出田土表层40厘米以上,坑沟面积占田块面积10%以上),实施“坑沟式”稻田养鱼模式。“增种”,增加优质高效品种的种养,每亩放养1.5寸鲤鱼种300尾,3寸草鱼种20尾。“增饵”,增施农家肥料、农家饵料。
五是加大技术培训,2014-2015年,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会同区、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在全县范围内共举办35期培训班,培训农民1800人,在85个村召开了现场培训会,受训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多份。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技术指导,做好鱼苗发放的质量技术监督指导工作。
六是建立示范基地,2015年在夏村、高培、上吾、新民、程阳、板必6个村建立了525亩重点示范基地。对重点示范基地的田基硬化、鱼坑鱼沟开设、鱼类的饲养管理等方面予以重点技术扶持,确保种稻养鱼取得预期效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工业
贺州金银花加工贫困户受益
近年来,贺州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助推全市产业脱贫。2014年该市引进贺州巨欣金银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种植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以大户基地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广大农户人工栽培树型金银花,在钟山县花山乡、平桂区公会镇等率先种植金银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5年,全市种植金银花达3200亩,预计2016年底可发展到5000亩,可带动700户2950人脱贫致富。
2015年,通过贺州市努力协调,贺州巨欣金银花决定在贺州市各乡镇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公司先将每亩种植金银花种苗300-310株以赊账的形式借给愿意种植的农户,解决了部分贫困户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等问题。公司还提供种植上的技术指导,保证种苗成活率达到90%,如果种苗成活率达不到90%,公司无偿给种植户补齐种苗。此外公司与金银花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在合同期内,公司按新鲜金银花品质等级标准价格予以回收,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节,在推广期间收获的金银花适当提高价格,这让金银花种植户吃了“定心丸”。
金银花种苗由市、县等扶贫后盾单位先出钱购买,发给定点扶贫的贫困户种植,种苗款以后再由后盾单位、种植户、当地政府等按一定比例出。贺州市工信委在2016年4月就购买了1.705万株树型金银花发给钟山县花山乡的贫困户种植,由于解决了种苗款问题,贫困户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很高。
按标准化种植才能使金银花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为此贺州巨欣金银花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指导。从金银花的基地整理、种植行距、病虫防治、水肥管理到金银花的采摘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保障了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2016年4月,贺州市金银花平均亩产量近150公斤鲜花,亩产值约3900元。
旅游
南丹县景区带动旅游脱贫
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经过3年发展,已荣获国家4A级景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十大民俗特色酒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河池市“千企助百村”帮扶示范点、河池市非公强优企业等称号。
景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民族特色村寨)+农户”的模式开发里湖社区王尚屯,投入608万元用于提升该村基础设施和民族风情演出水平,扶持农家乐,定期举办白裤瑶瑶年节等系列活动。景区还给予王尚屯合作社每年4%的门票分成。通过乡村旅游开发,王尚屯群众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2880元提高到2015年的1.656万元,实现92户375人脱贫,脱贫率达98%以上。
景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景区出项目、技术和资金,农户出土地和人力,以每亩600元租金流转土地823亩,连片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恋恋花谷,安排贫困群众39人从事季节性花卉和果蔬的种植及管理工作,人均年收入1.44万元。白裤瑶村民谢佳宇向公司流转土地3亩,年收入租金1800元,加之在景区工作的工资收入,年收入达2.34万元,直接实现脱贫。开业以来,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恋恋谷花海接待游客21万人次,门票收入911万元;销售各类果蔬8.5万公斤,收入35.3万元;带动39户贫困户156人脱贫。
景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建立白裤瑶民族工艺传承基地,由景区管理,引入公司研发旅游商品,培训手工艺品加工人才,通过订单生产、回购销售的方式,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宣传推介一体化。基地运营至今,共研发出白裤瑶手工服饰、居家纺织品、银器、玉器、陀螺、竹筒鼓、鸟笼等15类23种旅游商品,带动王尚屯60多名群众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辐射景区周边312户群众参与民族工艺商品生产,实现256户1020人脱贫。
景区提供就业岗位192个,其中133人是周边群众。2016年,景区已经和南丹县政府、县扶贫办签约,计划新增贫困户就业岗位300个,通过就业提供、产业引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6年,公司继续加大投入,打造王尚屯为民族商业村,建设商业集镇,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平台,指导经商。并在核心景区、民族工艺传承基地、王尚屯等地新建商铺100间,采取低价或免租形式提供商铺,指导贫困户经营,预计带动300人脱贫。
资产
收益
龙胜梯田入股赢旅游红利
龙胜各族自治县“南大门”龙脊镇境内的金坑片区,由10个行政村聚集连成一片的区域,就是“天下一绝”的国家4A级龙脊梯田景观区,是世界梯田原乡,梯田景区占地面积70.1平方公里,连片梯田1.0734万亩,有76个自然屯,2541户1.1178万人。
龙脊景区前身叫做金坑片区,背靠龙胜最高峰海拨1916米的福平包,地处偏远高寒山区。2003年前仅有两个村通砂石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龙胜为了加快旅游发展步伐,确立了“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协会组织、群众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龙脊景区的旅游扶贫产业在区级扶贫龙头企业龙脊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充分发挥梯田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采取了“公司+景点+农户”的旅游经营模式运营,政府及公司投资完成对景区内道路、观景楼、停车场、寨门及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龙脊梯田景区内10个行政村农户则以梯田作为资产入股。公司仅收取门票及团队餐饮费,景区内家庭旅馆、餐饮和土特工艺品销售等均由当地村民自主经营,同时公司每年与景区内各景点村寨签订梯田维护协议,每年向农户支付一定比例的梯田维护费(即旅游分红)。
2015年龙脊梯田景区接待游客93.89万多人次,在整个旅游大环境下降的情况下,龙脊景区接待的游客比去年增长21.14%,实现旅游收入6428.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1%。景区内群众通过开办旅馆、酒店等旅游项目收入达2亿元,景区内许多村民通过旅游脱贫致富。为保证龙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梯田,2015年公司分别给大寨和平安观景区梯田内主要景点的村寨签订了梯田维护协议,每年向农户支付一定的梯田维护费(即旅游分红)。从2007年开始按门票收入的10%提取梯田维护费返还给村民。2015年支付给景区内村民的梯田维护费613.18万元,仅梯田维护费就使受益村寨每户增纯收入5000-30000元。随着旅客增多,村民受益更大,对核心景点村,公司还另按500-1000元/亩的标准给予种田补助,2015年兑现给平安村种田补助37.8万元,其中获补助贫困户66户;兑付给大寨村种田补助88.24万元,其中获补助贫困户150户。2011年至2015年共使景区内967户3675人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