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广西:迈向现代林业强区

——广西林业“十二五”足迹盘点与“十三五”前路眺望

梧州何处觅 苍茫云海蔽 梧州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植树造林,成为八桂大地最绿的区域,空中鸟瞰,云遮雾盖,宛如仙城。 吴建国/摄

“绿色”后发力 “纸木”超千亿 “十二五”期间,造纸与木材加工业成为广西第九个千亿元产业。图为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厂区。雷超铭/摄

合家共“白头” 国宝好逍遥 在崇左市白头叶猴保护区,白头叶猴自然生息繁衍,种群数量日益增加。赵波/摄

生态是本钱 森林不能减 “十二五”以来,全区加快森林防火建设,森林火灾发生率、成灾面积连年减少。图为直升机灭火演习现场。邓崇浪/摄

村屯大绿化 乡居美如画 村屯绿化使广大乡村成为休闲好去处。图为桂林市灵川县朝阳村一角。 雷超铭/摄

林下搞种养 增收喜洋洋 “十二五”以来,广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图为融水农民在林下种植灵芝。 (广西林业厅供图)

  “十二五”是广西林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跻身全国前三强;森林采伐限额进一步增加,全国最大木材产区地位更加巩固;广西林业步入转型升级轨道,森林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绿化由山上造林转向身边增绿,产业由依靠一产转向一二三产并重。

  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兴林与富民同步推进。五年来,林业部门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深化林业改革,强化资源保护,林业大区地位更加凸显,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广西、推动绿色增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也为“十三五”迈向现代林业强区奠定牢固基础。

  1 六个“双”字传送绿色二重唱

  这是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

  2015年,全区林业部门植树造林386.9万亩,超额29%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全面完成5000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及5.58万个面上村屯任务;林业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7%;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26.9亿元,超额1.5%自治区下达任务……在“十二五”的发展坐标上,广西林业人用艰苦付出获得了丰厚回报,八桂大地回响着美妙的“绿色二重唱”——

  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效益实现“双增长”。“十二五”期间,广西深入实施珠江防护林等5个国家重点造林工程,全力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和“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区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5年间,全区完成荒山造林1069万亩、迹地更新1150万亩,绿化村屯6.08万个,“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累计完成5158万株;完成中幼龄林抚育3238万亩、通道花化彩化12万亩。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区森林面积达到2.2亿亩,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400万亩;森林覆盖率62.2%,较“十一五”期末提高4.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7.4亿立方米,增加1.4亿立方米;预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总价值1.23万亿元,增加3800亿元。

  林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实现“双提升”。过去5年,广西重点发展林浆纸、木材加工等5大林业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重点林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县和林业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林下经济“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区林业产业年产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增长27.5%;年木材产量稳定在2500万立方米以上,约占全国1/3;人造板产量31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1/9;林下经济发展面积5293万亩,产值714亿元;造纸与木材加工业成为千亿元产业。林业一二三产比例由“十一五”期末的40∶55∶4调整为24∶65∶11。

  森林资源管理与自然生态保护呈现“双加强”。“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和111个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顺利完成,建成全区和县域林地“一张图”;初步实现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年度出数;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降到0.07‰,远低于国家1‰的控制指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续5年控制在4.5‰以下。通过深入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等重点工程,广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集体林权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开启“双引擎”。2011年,广西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区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亿元,森林保险投保1.06亿亩,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25个。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国有林场经营面积2178万亩,8家区直林场进入全国国有林场总收入前10强,广西国有林场的综合实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

  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构建“双高地”。“十二五”期间,广西林业科技与推广项目批复立项683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1%,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40%提高到50%。全区建设林业推广示范项目192个,投入经费3.4亿元,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8万多人次;全区林业信息化水平排全国第8位,5年跨跃前移了23位。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区林业系统共有硕士或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826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8%,拥有高级职称人数463人,增加18%。

  林业政策体系和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双完善”。“十二五”期间,自治区颁布了《湿地保护条例》,修订了《广西实施〈森林法〉办法》;自治区林业厅向社会公布了权力和责任清单,依法行政基础更加牢固。5年间,争取中央林业资金近200亿元,是“十一五”的1.67倍;自治区本级设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林业资金85亿元,林业贴息贷款规模突破180亿元,贷款投入营造林资金200多亿元。第四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获得最高评价等级“非常满意”评价,是过去20年世界银行实施的林业项目中第一个被评定为非常满意的项目。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实施了乡镇林业工作站等建设“五大会战”,累计投资达36.8亿元。

  2 五大重点打造现代林业强区

  “十三五”新一轮5年,广西林业“绿色蓝图”怎样描绘?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黄显阳介绍,“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工作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林业强区,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加强资源保护,着力增绿增质增效,着力促进绿色惠民,加快构建石漠化生态治理区、优质特色林木资源培育区、珠江—西江生态涵养带和北部湾沿海生态涵养带“两区两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加快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全国亚热带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和特色经济林“三大基地”,加快培育林下经济千亿元产业,全面打好国有林场改革和林业生态扶贫两大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完成植树造林1500万亩、森林抚育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8亿立方米,生态服务总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林地保有量不低于2.37亿亩,湿地保有量1125万亩。

  要实现上述目标,林业部门需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现代林业强区。

  坚持创新强林,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加强林业重点领域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链、研发链和产业链连贯对接,促进林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坚持公益性改革方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建立广西东盟林权交易实验区,促进林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培育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省以下森林公安垂直管理改革,加强基层执法力量。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林业政策法规体系。

  坚持协调惠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城乡绿化一体化,特别是加强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与修复,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和基层林业站所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产业协调要促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打牢发展基础,以短养长,以中补长;二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林产品有效供给;三产做足“山”文章、做灵“水”文章,加快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

  坚持绿色兴林,维护八桂生态安全。深入实施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湿地保护与修复、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程,提升林业防灾减灾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升级版、石漠化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等重点工程,培育优质森林资源。以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为契机,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

  坚持开放活林,拓展林业发展空间。依托“双核驱动”大平台,发展林浆纸、木材加工、林化、油茶、花卉、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渠道,加快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东盟地区林业合作交流。

  坚持共享富林,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绿色福祉。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以创建森林城市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为抓手,创建一批森林城市,打造一批绿色村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珍贵树种,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全面推进林业生态扶贫,整合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进行倾斜,力争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生态产业脱贫一批。

  3 理清思路实现“十三五”完美开局

  2016年是“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区林业部门将植树造林300万亩,力争达到3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2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6亿立方米;建设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5000个,面上绿化村屯6.92万个;林业产业总产值4600亿元;木材产量2700万立方米;林下经济产值785亿元。

  全面深化林业重点领域改革。2016年,广西将启动20个县市的34个国有林场和2个区直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三权分置”工作试点,建设自治区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示范区;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和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发展股份合作林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木材采伐等林业重点领域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减轻群众负担,释放改革红利。

  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继续把开展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作为林业中心工作,以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作。作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的第一个试点省区,广西各级林业部门将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吸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进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加快推进现代林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打造10个林业示范区建设典范,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政银企”对接、林农小额贷款和农业特色产业信用担保贷款等渠道,增加林下经济发展投入,打造一批国家级林下经济综合示范基地和自治区级精品示范基地。加快各类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开发休闲度假、森林养生等新型旅游产品,鼓励山区群众发展“森林人家”、“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打造龙胜等一批国家生态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县。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认真落实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守住生态红线。严厉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从2016年起,全面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探索完善天然林保护政策。全面启动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测科学化、宣教多元化、社区和谐化“五化”建设。实施广西“千万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

  切实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强化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森林防火基础能力,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深入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提升森林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

  全力推进林业精准扶贫。整合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原则上50%以上的林业项目资金要投向54个贫困县,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加大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项目建设力度,新建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50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1个。抓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各级林业部门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村的精准扶贫工作。

  强化林业支撑保障。加快推进“互联网+林业”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对现代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贡献率。推动主要造林树种高世代种子园和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进一步提高良种良法良地水平。稳定基层林业机构队伍,继续推进“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

  今年以来,在外需减弱、国内经济下行和区内经济增速减缓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区林业系统统一思想、锐意改革、顽强拼搏,各项林业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一季度,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98.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一产产值达260亿元,同比增长8.8%,二产产值达464亿元,同比增长4%,三产产值达73.9亿元,同比增长12%。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71.8万吨,同比增长16.2%,林下经济产值达182亿元,同比增长9%,人造板产量601万立方米,同比增产45万立方米,增长8.1%。全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6亿元,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