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县城好啊,孙子能上好学校,我上班每月还能拿1000多元工资。”4月5日下午,正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新城农民工创业园某制衣厂上班的50多岁的移民蓝柳春笑着对记者说。
“从来都没想到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今年春节,从大化县六也乡加司村搬迁进移民新城居住的蓝柳春感慨万千,住在山里时,由于交通不便,到镇上买东西要走上3个小时的山路,孙子上学也要翻山越岭。“一到暴雨,就会有洪水内涝,出行十分不便,还要担心孩子的安全。”蓝柳春如是说。
2015年,蓝柳春一家通过政府移民搬迁购房优惠政策,从山里搬进了移民新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2月下旬,创业园的几家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入驻,蓝柳春选择了在自家楼下且工作较轻松的制衣厂打工,一边照看孙子,一边补贴家用,“现在我正劝儿子儿媳从广东回来,我觉得在家门口就业挺好。”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十二五”时期,我市像蓝柳春这样走出大山、住进县城,得以改善生活环境的就有10多万人。
河池地处桂西北,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库区问题突出、生存发展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摆脱贫困,“八山一水一分地”的河池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就在全区率先实施了易地搬迁,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近30年的实践中,我市探索出了“有土安置”和 “无土安置”模式,努力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提起“都安八仙农民城”,或许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该城始建于1994年,最开始是一片占地4897亩的荒地,后来陆续从该县19个乡镇的大石山区搬来10056名贫困人口,摸索和开创了最早的“无土安置”模式,在全区乃至全国的移民搬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9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到都安考察时亲自为该城赐名。
搬迁代表户蓝炳芬2004年搬迁至农民城,第二年“都安八仙农民城”正式改名为“八仙社区”,其辖区内的八仙工业园区集中了都安最主要的工业企业。2005年起,蓝炳芬户人均年纯收入节节攀升,到2015年已超过7000元,实现了脱贫目标。“八仙社区”逐渐成为脱贫致富的象征。截至2010年,我市先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7万户,有近20万名贫困人口通过“有土安置”和 “无土安置”模式告别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用好国家、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断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以攻坚形式奋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掀起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高潮,5年累计投入37.8亿元,完成扶贫搬迁安置11.8万人。
提起河池的移民搬迁,不得不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模式。结合地区实际,我市大胆突破零敲碎打的旧办法,变“点式开发、点状发展”为“连片开发、连片发展”,集中力量支持连片贫困的村域、乡域、县域整体推进开发扶贫工作,率先在广西探索实施整市推进扶贫产业建设、“整乡推进”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和连片推进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经过近5年的建设,“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该乡2.1万多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978元增长到2015年的5500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9116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1503人,减贫速度是往年的4倍以上。以此为示范,全市11个县(市、区)各建设1个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该模式也得以在全区全国推广。
“‘十三五’时期,我市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为24.5万人,其中2016年计划搬迁7.26万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何辛幸介绍说,目前,河池仍面临资金整合筹措难、项目用地落实难度大、扶贫产业发展乏力、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需要国家到地方各级各部门的通力支持,河池也将以坐不住、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