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北海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特色农业遍地开花

  

  我市果蔬产业示范区大棚成片。 本报记者 李君光 摄  

  引种的西葫芦在合作社帮助下直接销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

  十年前,大棚设施在北海还是个新鲜事物,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十年后,大棚设施以银海区福成镇为中心,不断向全市广大农村辐射,形成了以福成镇10000多亩大棚设施为中心的广西最大大棚设施示范基地。

  过去的五年,是北海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五年,也是全市农村社会进步较快、面貌变化较大的五年。记者从北海市农业局获悉,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23元,比2010年增长82.88%,增幅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7个百分点。

  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我市目前已发展建立了合浦九坡超级稻、东江豆角、常乐和石康蔬菜基地,银海区大棚甜瓜、铁山港区西瓜和甜瓜工厂化育苗以及利添柑橘、中盛果蔬配送、双高糖料蔗等39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和推进银海区果蔬产业示范区等4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打造银海区福成宁海大棚哈密瓜、三合口大棚辣椒、平阳花卉、合浦石湾小拱棚豇豆种植等高效设施农业秋冬种“万元片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15万亩。全市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10个、认定面积89万亩,建成国家级果蔬标准园11个,面积7000亩;自治区级标准园4个,面积2000亩。

  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势头比较猛,依托设施农业、果园、蔬菜基地等建成了一批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庄、采摘园、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景点。据统计,全市休闲农业景点423个,其中,建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广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广西乡村旅游区3处,被评为广西星级农(渔)家乐29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通过深入实施产业化“126”工程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加大对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力度,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至2015年底,全市通过市级以上政府批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5大领域。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通过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技术创新、示范推广能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提高。至201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458家。

  家庭农场茁壮成长。自2013年4月登记成立我市第一家合浦春丽家庭农场以来,目前我市家庭农场已发展到110家;经营耕地总面积约10000亩。

  农业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

  良种繁育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平台,种子管理、良种繁育工作成效明显,检验种子生产面积9160亩,引进试验示范品种1235个,种子市场抽样送检326个。着力抓好超级稻、甘蔗、西甜瓜、木薯、花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共引进新型优质果蔬品种220多个。

  先进实用技术不断创新。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应用,2015年农田节水技术应用面积超过9万亩,覆盖一县三区及涠洲岛,甘蔗、玉米、西瓜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30%以上,增产10%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且成效显著。其中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37公斤,增长8.7%,亩节肥(纯量)2.2公斤,亩增收76.8元;引进大杯蕈、夏丰1号、早秋615、灰美2号等中高温食用菌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并在全市推广,共推广菌包30万袋,产值达18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全市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39个,认证产品53个,认定面积90.7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个,产品4个;有机产品基地1个,产品1个,面积1254亩;通过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个;涵盖了油料、蔬菜、粮食、水果等四大类,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农产品监管力度加大。全面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蔬菜合格率达96%以上。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经营农资行为,保护了农民合法权益。

  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大力推广“猪(其他畜禽)—沼(沼气池)—果(其他作物)—灯(诱虫灯)—鱼(养鱼)”优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把种养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废物得以循环利用,从而提高种养业的经济效益,并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此外,全市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面积达114.2万亩。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产生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