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十二五”时期开发扶贫攻坚工作纪实:聚力攻坚 成果卓著

  2013年,时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右一),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何辛幸(右二),时任市委副书记、现任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左一)等领导,深入凤山县考察指导核桃产业发展。  

  扶贫产业力助农民增收。图为天峨县群众采收丰收的珍珠李。 

 

  “十二五”期间,我市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建设通村道路。图为九个回头弯通村路。

  核心提示

  河池是全国、全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根据河池实际,把开发扶贫攻坚工程列为全市实施“五大工程”之一,并转变扶贫思路,把“扶贫开发”转变为“开发扶贫”,通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开发、扶贫生态移民、农民素质提升等工程,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开发扶贫攻坚硕果累累。

  五年来,全市共投入100亿元扶贫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主抓10大扶贫主导产业,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10万扶贫移民挪穷窝、拔穷根,过上新的生活;近10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整市推进”扶贫产业建设、“整乡推进”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等三大整体推进扶贫模式,成为全区典型。

  但截至2015年底,全市仍有68万多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水、电、路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扶贫产业严重缺乏的大石山区。因此,要在“十三五”末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任务仍十分繁重。

  2016年1月4日,“十三五”开局之年上班的第一天,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河池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400多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战,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创新思路 成果卓著 ■

  “老、少、边、山、穷、库”,是河池市情的高度概括。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扶贫产业缺乏,201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达162万。

  众所周知,在扶贫攻坚中,长期的“输血式”扶贫,在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况的同时,也助长了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必须创新扶贫思路,改变群众思想观念,让群众从被动受助,变为主动参与,才能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十二五”初期,市委、市政府在扶贫攻坚思路上达成了共识。

  2012年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发出大力实施产业增量提质、民生保障提升、开发扶贫攻坚、城乡新貌新风、执行力提升“五大工程”建设号令,提出“重点治贫促发展、重力治害保民安、重心治政树新风”工作理念,把开发扶贫攻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转变为“开发扶贫”,突出扶贫工作的内生性、自觉性和系统性,形成了“基础提升、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教科引领、保障支撑、易地发展、连片推进、生态维系、责任保证、机制健全”的开发扶贫工作格局。

  为了实现开发扶贫攻坚目标,我市成立了市开发扶贫领导小组,由市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并建立开发扶贫考核评价制度。在结对扶贫模式上,我市实行“5321”结对帮扶制度,规定每年厅级干部帮扶5户、处级干部帮扶3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

  为充实基层扶贫力量,我市组建了11支扶贫工作服务队,选派43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全市43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2694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确保贫困村扶贫工作队的全覆盖。

  科学编制规划,是实施开发扶贫攻坚的前提。为此,市委、市政府结合河池实际,制定了新一轮以村为单元、屯为基础、农户为对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开发扶贫规划,确保开发扶贫总目标与各分项目标、生产力布局、资金项目安排、政策措施落实等实现无缝对接。

  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找准主导扶贫产业、创新扶贫模式,是推进开发扶贫攻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100亿元,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核桃、糖料蔗、桑蚕、蔬菜、食用菌、经济林、特色水果、草食动物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等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极大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群众增收,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系列举措,取得了辉煌成果。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62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8万人,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1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53.39%,下降到2015年底的19.19%,五年下降34个百分点。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1936元,提高到2015年的5068元,增长了162%。

  百亿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

  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10月,金城江区最后一条通村水泥路——从九圩镇板告村延伸到拉架村的水泥道路项目竣工,标志着该区实现了111个行政村全部修通水泥路的目标。

  拉架村通村水泥路,不仅方便1000多名群众出行,而且还成为村民的致富路。村民袁文学在山上放养的山羊就有100多只,他说:“原来路不通,羊的价格很便宜,外面客商不愿到山里买羊。水泥路修好以后,外面老板直接开车到家门口买羊,一头羊能卖到2000多元,村里养羊的人越来越多了。”

  长期以来,由于贫困群众多数居住在偏远大石山区,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通电难等问题,仍然是我市扶贫攻坚首先需要解决的困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占了扶贫资金的“大头”。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级各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重点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的“四难”问题;实施农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池的“五改”工程;实现农村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目标,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奋力突破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共整合各类资金100多亿元,投入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新建或硬化村级公路659条4652公里、屯级道路3272条5006公里;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911处,家庭水柜15746个,解决159.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消除茅草树皮房5300多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8.76万户。同时,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田整治、水利灌溉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力助群众增收 ■

  河池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属于核桃生长适宜区。在凤山、天峨、南丹、金城江等县(市、区),都发现上百年的核桃树,不少农户依靠几棵百年核桃树,一年收入就有上万元。

  2001年,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村民陆祥明,在石山地种下900株核桃,几年前进入丰产期,现在他每年卖核桃收入就有5万多元。据了解,凤山县当年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的9万亩核桃,给群众带来好收成的同时,也给全市发展核桃产业坚定了信心,树立了榜样。

  2012年,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决定实施“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工程,把核桃产业列为全市十大扶贫主导产业之首,提出全市核桃面积,由2011年的13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00万亩。预计,200万亩核桃进入盛果期后,全市核桃产值将超过30亿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

  截至2015年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216万亩,成为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核桃产业基地。宜州市洛东乡同上村村民韦祝明,于2012年种下的云新核桃,现在每株都挂了果,他说:“看到果实,我们就有了信心,有了干劲。”

  如今,216万亩核桃,不仅成为解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而且还是治理石山地区石漠化的“生态树”。

  在天峨县向阳镇,龙滩电站库区就地“后靠”安置的1.32万移民,依靠开垦荒山,种植了3.4万亩早熟油桃和龙滩珍珠李。2015年,万亩连片油桃和龙滩珍珠李进入丰产期,该镇移民人均种果收入达7200元。

  据了解,五年来,我市狠抓核桃、桑蚕、食用菌、糖料蔗、蔬菜、经济林、特色水果、草食动物生态养殖、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10大扶贫主导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5%。

  其中,全市桑蚕、糖料蔗等特色优势农业规模达300万亩以上,大水面养殖开发20万亩,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8年保持全区第一。全市年出栏肉牛20万头、山羊80万头、香猪110万头、黑土猪20万头、瑶鸡780万羽、乌鸡120万羽。牛、山羊饲养量和出栏量以及大水面养殖开发面积继续保持全区第一,全市水产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特色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里种植水果也能致富。”在天峨县向阳镇,原来外出务工的不少村民,如今纷纷回乡种果,走上致富道路。

  十万扶贫移民过上新生活 ■

  2014年,是苏兴锦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之前,40岁的他,在大石山里,起早贪黑刨那几分地,种点玉米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村里不通路,缺水,种玉米也是靠天吃饭,不下雨没有收成,下雨太多玉米地又被淹。”2014年底,苏兴锦以扶贫移民身份,搬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居住。

  苏兴锦的新家120平方米,三房两厅,客厅摆着一台液晶电视,读小学的儿子奖状挂在墙壁上。在老家,苏兴锦就有做木工的手艺,在民族新城,他的手艺派上了用场,他说:“小区有很多人装修房子,在这里做木工,一天就有100多元收入。”

  2012年,大化县大胆探索创新,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相结合,在县城区划出3100多亩土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民族新城集商业、移民创业园、物流园、民族工艺品交易市场为一体,计划总投资50亿元,计划安置1.5万户6万人。目前,已建成搬迁户安置公寓楼34栋,易地扶贫搬迁第一批978户已陆续入住。

  在水南二级公路旁,原先的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都安瑶族自治县九香移民新村,新建的60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主人全是从深山里搬迁下来的布努瑶族同胞,他们告别了祖辈生活的恶劣环境,过上幸福的生活。

  河池属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由于不少边远石山地区土地石漠化严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只有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才能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强化措施,坚持把扶贫生态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谋划、与石漠化治理同步实施、与特色城镇同步建设、与整合政策资源同步深化、与民生保障提升同步推进,确保移民扶贫高位推进、取得实效。在实施过程中,我市探索“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气到户、水蓄柜、药盖石、土保持、民致富”的生态移民新模式,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方式,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公路沿线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农民创业园、扶贫产业园和农民集中安置点,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依托城镇拓展就业、依托园区转移就业、依托商业促进创业、依托劳务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增加就业、依托农村保持就业,大力推动移民就业创业等方式,确保移民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可致富。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把居住在大石山区、高寒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安置到县城、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心城镇(村)易地发展,累计搬迁11.8万人。2015年4月,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大化、都安、环江等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全区推广。

  三大扶贫模式成为全区典型 ■

  五年开发扶贫攻坚,市委、市政府结合河池实际,率先在广西探索实施“整市推进”扶贫产业建设、“整乡推进”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扶贫工作,成为全区的典型和示范。其中,实施“整乡推进”开发扶贫大安示范区建设,成为集中连片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

  2011年底以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乡,全乡农户21151人,就有贫困人口9116人,没有扶贫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78元。

  2012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率先在全区启动实施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改变大安乡落后面貌。

  经过三年扶贫攻坚,如今,大安示范区发生了巨变。一条条通村水泥路在山弄延伸,一处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在新建的可爱生态移民新村里,从石山里搬迁出来的贫困户,变成了可爱新村90栋漂亮房屋的主人。

  红心香柚,原来并不产自环江。2012年,大安示范区建设,把种植红心香柚定为示范区扶贫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大规模种植。仅三年时间,示范区就种植红心香柚达1.7万亩。2015年底,部分红心香柚挂果,亩产值近万元。同时,示范区种植核桃1.86万亩,实现了贫困户人均有1亩以上的红心香柚或核桃产业,产业覆盖贫困户的扶持率达100%。

  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共整合资金2.161亿元,实施扶贫子项目428个。大安乡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9116人,减少到2014年的2687人;全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978元,增加到2014年的4812元。2015年,大安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

  2014年,市委、市政府在成功实施“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11个县(市、区)各选取1个乡镇作为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示范区进行建设。截至2015年底,11个试点乡镇累计整合投入项目资金17.96亿元,实施子项目2884个,竣工项目2089个,覆盖103个村1949个屯,受益群众达2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3万人,全市开发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日益凸显。

  河池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把乡村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既保护和丰富旅游资源,又让群众在参与旅游开发中改变观念、增长见识、脱贫致富,这是市委、市政府着力考虑的重要问题。从2012年起,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示范工程,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要创建10个旅游开发扶贫示范乡镇、100个旅游开发扶贫示范村(屯)、1000家农家乐。

  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生力量。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35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3.6亿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减少贫困人口2.63万人,占当年脱贫人口的16.43%。

  “十三五”要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摘帽”目标 ■

  “十二五”时期,我市开发扶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脱贫能力弱等困难,精准脱贫攻坚任务还十艰巨。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我市精准脱贫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实现村村有特色富民产业、有合作组织、有公共服务场所、有安全饮用水、有新村新貌,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屯屯屯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通手机信号,真正让贫困群众致富有路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奔小康。到2020年,确保全市现行标准下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10个贫困县(区)、68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2016年,全市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0万人,贫困村脱贫摘帽16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按照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实施;684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

  为按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我市将着重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精准识别,找准脱贫对象;二是实施“七个一批”,开准脱贫方子;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夯实脱贫基础;四是发展特色产业,引领脱贫致富;五是实施移民搬迁,破解脱贫难题;六是提升公共服务,筑牢脱贫保障。

  精准脱贫攻坚已全面实施,我们坚信,全市干部群众只要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市400多万各族人民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