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万名干部进村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带着关怀去啃“硬骨头”

  精准识别工作队员在完成入户调查打分后,将打分表交给群众签字确认。

  核心提示

  决战贫困,广西开启新一轮扶贫精准识别工作。作为广西扶贫攻坚“主战场”,百色应识别农户50.35万户。10月份,百色市抽调1.3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截至11月15日,该市入户评分46.4万户,完成92%;村民小组(自然屯)召开评议会3858个,公示3131个。

  A 精准识别到村到户

  “你家有几口人?妻子是做什么的?父母亲多少岁?做什么工作?”

  11月21日,百色市委书记彭晓春来到田阳县坡洪镇新屯村布呈屯,与叶明干拉起家常。

  一番细致的问答,彭晓春摸清了叶明干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他拿起叶明干的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一边登记打分,一边征询叶明干的意见。

  主要领导带头,相关职能单位更是全力以赴。

  目前,百色市直、县(城区)直、驻百色中直、区直各单位切实按1∶3至1∶5的要求,抽调干部组成精准识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胡荷苹是百色市交通局挂任乐业县逻沙乡汉吉村的“第一书记”。近来,胡荷苹一直跟着乡里村里的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召开“碰头会”,为大家讲解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具体的做法,让群众尽快理解和熟悉工作队员入户调查的具体内容,有疑问的地方现场进行解答。“单位选派我来,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才对得起百姓的期望。”胡荷苹说。

  记者走访获悉,在精准识别工作中,针对一些群众白天外出干活的实际,工作队采取提前电话预约的方式,提前告知群众上门登记时间;一些工作队员还选择“驻村”的方式,利用晚上进行上门服务。为解决辖区各村屯分散、路途遥远,工作队下去以后遇上困难、问题不能及时反馈、解决的现状,多个工作组组建了工作交流微信群,提高了工作效率。

  B 跨区登记不漏一人

  隆林各族自治县辖区有天生桥等国家一、二级水电站。水库蓄水导致天生桥、革步和桠杈三个乡(镇)部分群众异地搬迁到外地生活。

  这么多年来,不少移民虽在异乡生活,但户口还在原籍,移民后期扶持、新农保、新农合等都是回到乡里领取或缴纳,非常不方便。

  为实现精准识别工作全覆盖,按照“属地原则”,该县成立了由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及涉及村屯的乡村屯干部共79人的11支外出识别工作队,分赴西林县、田林县、平果市及贵州省兴义市等异地搬迁建房的398户群众家里,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确保入户调查不漏户,不漏人。

  11月19日,记者随同革步乡工作队驱车200公里,来到该乡外迁移民安置点西林县者夯乡泥洞屯进行精准扶贫入户识别工作。1999年,隆林革布乡作腾村、领好村51户群众远离家乡外搬到西林县者夯乡泥洞屯安置点生活。

  “你家房屋是砖混结构,得18分;无装修,不得分;人均水田0.5亩以下,得1分;家庭成员中有2个以上患重大疾病,减20分;最后合计得分30分。”在村民苏卜爱家,副乡长王军认真地评估打分。

  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王军还专门做了标注。“工作队不远百里来家识别,还讲清识别贫困人口的目的、程序、步骤和要求,使我对政府的扶贫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今后的生活方向有了底,心里暖暖的。”送记者一行到门口,移民群众梁卜英说。

  记者从涉及库区移民的乐业、西林等县了解到,各县都同样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确保了精准识别不漏一人。

  C “自选动作”又精又准

  精准识别工作中,百色市还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让识别工作更精准、高效率。

  那坡县德隆乡驻德旺村精准识别工作队队长李心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比自治区要求的时间表提前了半个多月完成入户调查评分任务,是因为进行了提前演练。

  在精准识别工作伊始,那坡县便组织工作队员进驻一个有代表性的村进行了调查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确保工作队员在正式入户调查前全面熟悉工作流程。这种“先练兵,后教兵,再用兵”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识别工作效率。在日前召开的全区精准识别工作推进会上,这一方法获自治区扶贫部门肯定。

  据了解,那坡县从今年7月开始,主动开展了两轮精准识别试点工作。通过反复试验,对2000户农户进行了试点评分评估。试点结束后,梳理出21条意见、建议提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其中12条得到完全采纳,其他得到部分采纳。

  在西林县,入户识别除了按照自治区“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外,还增加了查户口、查房产证、查车辆登记证、查林权证、查工商证照、查残疾证的“六查”,让识别工作更加精准。在开展“六查”的同时,该县为保证入户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要求村民评议小组做到户户复核评议、项项核算分数,达到村民小组和村民双认可。

  本次精准识别均是啃“硬骨头”,需要识别的村屯山高路陡,保证队员的安全也是精准的一个重要部分。

  隆林由县财政拨出专款9.6万元,统一为1600名精准识别工作队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解决了工作队员们的后顾之忧。

  一份保险 几多关爱

  ■红城杂谈

  这些天来,笔者跟随精准识别工作队进村入户,沿途都是悬崖峭壁,一帮年轻人调侃:一旦发生状况,那不叫事故,那叫“空难”。

  广西本次扶贫精准识别行动出动了10万名党员干部,规模空前,不少人是从城市第一次深入莽莽大山。除此之外,要啃下这些“硬骨头”,不少地方还得依靠摩托车、农用车等,安全隐患不小。

  隆林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情况,统一由财政出钱为1600名工作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在此,必须为隆林的这份保险点赞。这份保险,可以解决不少后顾之忧,也带着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