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富硒”成长寿之乡新标签

 

  “长寿果”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来到“中国长寿之乡”永福的人们,总爱在这里买一点土特产,沾一点这里的福寿养生之气。在众多土特产中,尤以罗汉果和永福香米最令人喜爱。购买的人们或许不知道这以“福寿”“养生”著称的礼物中,都富含“长寿元素”硒,对人体抗衰老很有帮助。在“中国长寿之乡”永福这片土地上,一个倚“长寿”卖“长寿”的富硒产业正在悄然兴起。

  富硒土壤新机遇

  莫小连是永福县大米加工企业福寿米业的富硒米订单农户。他告诉笔者,除了要缴纳少量的种子费,整个种植环节使用的化肥、农药都有专门提供,不用他再花一分钱,种植过程还有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种植的每一步骤按标准来就行。到了收获的时候,不仅产量可比独自种植更高一些,而且收购价也高出市场20%-30%,算下来,每吨大米可以多收入1600元左右。富硒大米给莫小连这样的种田户带来了甜头,在永福县像莫小连这样的富硒米订单农民还有370多户。据该县农业局测算,仅此项农民就将多增收408万元。

  硒,有天然解毒剂特性,被称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和“心脏的守护神”,人体长期缺硒或低硒会引起40余种疾病,适量补充可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永福是富硒之乡。为摸清该县耕地硒含量情况,永福县曾对全县32.88万亩耕地的3577个代表地块耕地土壤样品进行了硒含量检测分析。检测发现,该县耕地富硒代表地块有2589个,代表面积25万亩,其中硒含量最高的地块为7.5毫克/千克。经检测,种植在富硒土壤上的一批罗汉果、优质米等农副产品未经任何种植技术处理即达到富硒标准。

  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成为该县发展富硒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突围的优势所在。2008年,永福县成立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着手制定全县富硒农产品发展规划,试图走出一条富硒富民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标准化带来品牌化

  永福县最先实现富硒农产品产业化的是富硒米,时间可以追溯到2004年。

  有着30年农技推广经验的永福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刚生回忆:“最初,我们也没什么经验可循,认为在富硒地块上种出来的就是富硒米。把米拿去检测发现含量是75微克/千克,符合国家要求的大于50微克/千克标准。但从给人体补充硒的角度来说,含量还是偏低了一些。后来在实验中又不断发现,种植管护也非常重要,比如什么时候通过合理施肥,更能将硒‘截留’在稻穗中。”

  在农技人员的努力下,2007年该县的富硒大米生产管护技术日渐成熟。这一年,该县决定将富硒米市场化、产业化。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永福县福寿米业建立起该县第一个富硒大米种植示范基地。经过种植管护技术改进,这一年富硒米的硒含量已经可以稳定到200微克/千克左右。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富硒米销量也逐年增长。

  “2008年富硒米的种植面积只有200亩,现在已经有2000亩了。销量也从2008年的不到20吨增长到2012年的106吨。”福寿米业负责富硒米种植基地建设的副经理唐庆连如是说。2010年,该县的迎福米业也开始了富硒米种植与销售。如今,该县品牌富硒米年销量达到160吨,并呈不断增长趋势。

  拓展富硒新领域

  近年来,该县继续加大富硒农产品生产试验、示范及新技术推广力度,富硒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以来,该县每年都组织开展水稻、蔬菜、罗汉果等主要农作物富硒生产试验、示范。组织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思想意识,帮助农民逐步掌握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技术。

  除已经形成产业的富硒大米外,富硒罗汉果、富硒西红柿、富硒百合、富硒食用菌等特色种植项目也在研发中。今年,该县又启动了富硒鸡蛋的试验,目前正处于投产试验阶段,该县富硒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今年8月,该县农业部门提出“力争建设全区富硒农业第一县”,目前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奋进。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