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推动成乡一体化发展,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如果说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短板”,那么农村人居环境则是“短板中的短板”。
平坦路、干净水、放心房,这些已经在国内多地精心培育的试点“盆景”中实现了,“盆景”成长为全覆盖“风景”,还须把握“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规划为引领
由住建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5日在广西桂林结束。会议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打持久战。乡村建设,理念先行,国内多地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围绕建设“美丽新农村”总目标,结合当地特点,确定发展阶段、明晰发展路径,做到统筹考虑一盘棋。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介绍,广西制定了持续8年的规划纲要,分阶段梯次推进建设“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
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说,四川转变规划理念,坚持以县域规划指导乡村规划编制,集中两年攻坚,编制完成了176个涉农县(市、区)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9万个村落编制了村庄规划。
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说,贵州山地特征明显,为打造特色村落、念好“山字经”,贵州针对保护传统村落制定了发展办法,这在全国尚属首个
——找准突破口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对国内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美”就要美在“家门口”,把垃圾扫走,把污水治理好,是农民们的心愿。
垃圾也是困扰广西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广西下大力气进行重点突破。记者在恭城走访调研时看到,当地红岩村、矮寨充分利用农村沼气,变废为宝,污水减量,更以沼气“全托管”模式,实现农户、沼气服务公司和养殖场多方共赢。
不同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对贵州农民来说,最急需的是“路、水、房、电、讯、寨”。自2013年起,这个省大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用电难、通讯难、环境改善难”等老大难问题。
——多渠道筹资
财政资金并非建设“美丽乡村”的唯一渠道。“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多元化投资正是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
江苏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说,今年常熟在全国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将全市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打包,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中车股份,项目资金总规模6亿元,由国资公司出资35%、中车股份出资65%组建项目公司,获特许经营资格25年。
浙江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说,德清拓展思路,以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县行政村已实现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这不但能拉来资金,还能带动当地就业。
——制度建设是保障
“盆景”变“风景”的重要保障是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曲木史哈介绍,四川全省90%以上镇乡建立了规划管理机构,60%的市(州)通过公开招聘、选调选派、征集志愿者等方式实施了乡村规划师制度,推动了规划管理全覆盖。
项乐民说,德清是“一根管子接到底”,实施县、乡镇、村、农户及企业“五位一体”长效运维管理机制。2014年以来对污水治理投入4.25亿元,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
只有做好规划、重点发力、加大投入、完善制度保障,才能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宜居农村,补齐发展短板。国内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特色各异,“盆景”模式各有优势,推广必须因地制宜,遵循农村建设规律,才能实现“风景”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