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发展乡村旅游业 实现农民小康梦

  在生机盎然的春夏之际,漫步富川瑶乡,蜂蝶飞舞,溪水潺潺,青山做伴,绿水相依,白墙黛瓦,掩映花间,一幅美妙的乡村水墨山水风景画卷,引来了成群的游人漫步在田间小道,赏花、闻香、摄影、嬉戏,流连忘返。

  富川不仅风景秀美,民俗文化也极为丰富,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在这里积淀。这片瑶乡热土,现存文化古迹甚多,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绮丽多姿。当地瑶族同胞的居室、服饰、婚娶、礼教、文化娱乐等习俗迥异,极具瑶族特色。该县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瑶族蝴蝶歌》、《瑶族芦笙长鼓舞》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一年一度的正月初十至十五大型炮龙活动更是享誉桂湘粤。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富川全县人民的小康。”该县县委书记廖立勇在深入朝东镇秀水村调研时说,“富川将继续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活动,全力打造中国瑶乡旅游目的地,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也是未来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该县秀水村曾出过1名状元和26名进士,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溪村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庙、古祠堂、古戏台等历代古建筑,为国内罕见,其中的百柱庙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一座全部采用月梁、穿斗、托峰、托脚、扶手榫枋建造而成的大庙宇,极具历史文化价值。该县境内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古朴绝尘的文化韵味和秀山灵水的自然风光,让游客魂牵梦萦。

  “在富川乡村旅游,不单单是享受休闲娱乐,还是一次增长见闻的文化之旅。”日前,正在秀水状元村游玩的广东游客王先生如是说。

  为吸引游客,该县充分发挥40多万亩果林和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万亩油菜花观赏基地的优势,加快发展精品观光农业,大力推广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赏田园风光等果乡体验项目,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品牌。目前,“春天到富川看油菜花”的标语已深深地印在了游客们的心里;福利镇神仙湖景点投入资金达2200多万元,打造出占地1600多亩的健身娱乐区、田园风光游览区、摘果尝鲜生态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等四大生态旅游休闲区。

  “如今,我们村里的杂房、破房不见了,环境卫生也好多了,文化气息变得越来越浓,几乎每天都有外地的游客进村里游玩。”朝东镇福溪村村主任周礼超告诉笔者。近年来,该县投入大量资金对秀水村、福溪村、深坡村等古村落进行科学规划,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风貌改造和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该县秀水村、福溪村、神仙湖等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慕名前来游玩、考察、写生的游客骆驿不绝。每当周末或是节假日,秀水村、神仙湖等景点的农家乐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甚至出现了排队等候吃饭的场面。

  “我这里一年大概接待游客5000多人,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福利镇神仙胡的一家农家乐老板杨声享说。杨声享只是依托乡村旅游业发展走上致富路的一个缩影,在富川很多餐饮老板都尝到了发展旅游产业带来的甜头。

  据统计,该县共有乡村旅游项目(含农家乐、农特产品店)250多家,今年一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