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行动观察之:用鲜花彩树装点八桂乡村

  “绿色是生态乡村的主色调,花化、彩化是提升村屯绿化水平的新要求。”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莫一平这样说。

  典型带动 生态乡村绿出彩

  春暖花开,走进浦北县铺儿村,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绿树鲜花中的民居、碧水如镜的池塘和柳条依依的村道。望着眼前如画美景,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有过村容破落的情景。

  “以前村里道路泥泞,家家都在房前堆放农家肥,整个村子臭气熏天。”铺儿村村民陈有春回忆道。近两年,浦北县按照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的要求,引进项目资金大力打造生态乡村示范点,铺儿村就是其中之一。铺儿村将村屯绿化与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大的搞公路沿线、村中道路、公共场所等绿化彩化花化,实现“公众得赏花,农民得钱花”。“现在的铺儿村就像大花园。”陈有春边给院子里的花木浇水边说道。

  象州县也采取树典型、立标杆、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村屯绿化。县里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打造11个乡镇22个生态示范村,同时通过经济能人、挂点干部牵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村屯绿化。

  今明两年,自治区林业厅重点打造1万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各市、县(市、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分别打造一批示范村屯,形成示范集群效应,推动村屯绿化全面铺开。各县示范村屯实行“市场主导、群众主体、林业指导”建设模式,引入各种经济实体和金融主体参与村屯绿化。

  各地抢抓春季造林有利时机,一个个风景如画的绿化示范村屯陆续建成,八桂乡村鲜花绿树相伴,绿得多姿多彩。

  分片包干 村屯绿化见实效

  为让广大乡村尽快绿起来、彩起来、美起来,我区建立完善干部分片包干、工作绩效考评问责等村屯绿化管理机制。自治区林业厅实行厅领导分片包干制,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对本辖区有村屯绿化任务的县(区)、乡(镇)进行划片,分派给领导及干部分片包干,部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还细化到干部包村屯。包片、包村的领导及干部全程负责区域村屯绿化的宣传动员、技术培训、绿化用地落实、资金筹措、作业设计、组织施工、村规民约制订、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自治区将村屯绿化纳入设区市绩效考评范围,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把村屯绿化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明确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并制订严格的奖惩制度。绿化进度、质量和效果还要接受村民监督,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工作进度严重滞后或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要受到问责。

  融安县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分片包干,深入乡镇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及绿化效果。施工单位对种好的树木一一编号贴在树干上,绿化项目完成后,承建单位按编号对植树数量、质量并形成影像资料先行自检。

  象州县则把工作重点放在苗木质量和技术指导上,通过政府采购优质苗木,所购买的绿化树苗米径要达5厘米,果树苗高要达到60厘米。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点,指导施工队和村民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挖坑、种植、施肥等,把好苗木种植质量关。

  讲求长效 花木长伴我乡村

  植树造林“三分造、七分管”。种植树木只是村屯绿化的“开篇”,树木成活后还要抚育、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后续管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

  村屯绿化成果怎样更好地保持下去,造福子孙后代?各地积极探索村屯绿化长效机制。

  农民是村屯绿化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不可或缺的绿化建设和管护力量。自治区林业厅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利用村规民约等方式,提升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把村民培训工作贯穿于村屯绿化全过程,把造林绿化、林木管护、森林经营、林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让农民通过村屯绿化活动实现自我管理,为乡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在象州县喜力屯悬挂墙上的村规民约中,其中一项规定是农家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每户村民要包培植门前绿化并保护门前行道树,管理好门前公共设施,禁止损坏花草树木。象州县林业局介绍,全县已有半数村屯把造林、护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武宣县林业局在示范村屯聘请当地村民为管护人员,负责管护各类绿化苗木两年。林业局与管护人员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村屯绿化管护人员由县林业局统一协调管理和进行技术培训。管护人员负责定期淋水、除草、中耕、施肥、防火、防人畜踩踏等,林业局年终验收,苗木成活率超过或未达80%的,对管护人员进行相应奖励或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