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实行屯级“三会”促乡村和谐发展观察

基层民主新样本

     一个大的行政村下辖七八个屯,在农村十分常见。屯里的事务往往由村“两委”(村支部和村委会)管理,而村“两委”往往只有三四个人。三四个人管理数千人的村,在村级公共事务日益趋多的当下,难免粗放。

    这是农村事务管理的共性难题。

    今年,武宣县在全县544个自然屯建立党支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屯级“三会”组织),构建起全覆盖的屯级议事、理事和监事“三位一体”组织体系,破解了困扰农村事务管理粗放的难题。

    民间智慧激发县委决策

    武宣县“三会”雏形源自三里镇上李屯和李村屯。

    今年4月,该县开展“清洁乡村”示范建设,上李屯入选示范名单。除了上级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外,还需群众为屯级道路和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让地600多平方米,捐款10多万元。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三里镇党委书记陈松勋告诉记者,以往一旦涉及捐款和让地,就不容易发动群众。

    而上李屯屯支部书记林加香得到这一消息后却喜不自禁,连夜召开支部会和村民大会,捐款几天之内就到位,涉及巷道建设需征用土地的村民均无偿让地。

    林加香的信心源自该屯的经济基础和组织架构。该屯早在10年前就开始种植牛心柿,人均收入过万元,经济基础较好。除了屯支部外,该屯在2007年成立了理事会,由屯里几个经济能人专门负责牛心柿的种植和营销工作。2008年3月,该屯自筹经费修建自来水管网,全屯570人,人均捐款130元,共筹集7万多元用于自来水工程建设。

    “然而,这样一项靠集资修建的公共工程,不能由支部几个人说了算。”林立香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拿着钱压力大,用不好怕群众骂。

    于是,支部开会决定召开村民大会,选举监事会,当时选出大家公认的9个人担任监事会委员,60岁的老同志林立田担任监事会主任。

    根据村民大会决议,工程由屯支部决议,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监事会实行全程监督。林立田介绍,任何一笔支出均需通过监事会,支部和理事会成员办事,100元以下的支出自掏腰包,100元以上需由监事会成员签字方能入账。

    自那以后,屯里球场、舞台、巷道等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均能得到大家拥护并顺利实施。

    上李村屯的管理经验感染了隔壁的李村屯。李村屯党员林章平是个电工,由于“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他常常到隔壁的上李村屯帮忙,看到隔壁村越来越干净漂亮,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团结和谐,他心里也有了主意。

    4月20日晚,林章平邀请村里几个骨干到家里商量,决定成立党群理事会,随即召开村民大会,获得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村民们推选林章平担任理事会理事长,推选另外几名骨干担任副理事长。为加强对村里事务和财务的监督,还效仿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由另外1名党员和4名群众组成。

    机构成立后,为改善屯里基础设施,由屯支部提议、理事会商议提出,集资修建村巷道。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400元/人标准集资,对村里2.3公里村道进行硬化,同时筹建文体小广场。在“三会”的宣传和身体力行下,群众积极性高涨,仅两天时间,14.8万元捐款到位。屯里以村民为主体的施工队也随即组建,一个月后,笔直的村道和崭新的篮球场宣告落成。

    “这样的群众热情难得,这样的民间智慧可以推广!”武宣县委书记、县长韦德斌到上李屯和李村屯调研,群众的热情让他深受感染。于是,源自民间智慧的屯级“三会”开始由民间试验变成县委决策,议事、理事和监事三位一体的“三会”于6月份在全县544个自然屯推广,目前已经实现全覆盖。

    群众真正当家 发展和谐兼顾

    “全覆盖后真正激发了群众活力!”该县县委组织部部长覃燕由介绍,以往屯里一般建有屯支部,但很多地方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支部往往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管理屯级事务功能有限。而屯级“三会”组织充分激活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建设新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该县通挽镇横山屯,只见陈旧的戏台翻新了,进村巷道整洁干净,道路两旁还铺上了草皮……“这变化就发生在这几个月!”支书韦伦色兴奋地告诉记者,就说修戏台吧,只需要1万多元,集资并不难,大家都愿意,但没有监督,一些村民不放心。5月,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村民选出了5人为委员的监督委员会,1.3万元集资款很快到位,账目接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戏台很快就建起来了。

    一个自然屯,少的几百人,多的上千人,但家长里短,矛盾不少,难事也不少。有了“三会”组织,屯里难题迎刃而解。桐岭镇古朴屯戏台和球场建设与几户居民进出道路有冲突,矛盾产生后,理事长带着理事会成员,多次协商,通过地块互换的办法,解决了这一矛盾,促进了公益项目的建设。今年8月底,风沿村上龙屯陈业昌老人过生日,子女无法赶回操办酒席,委托理事会操办了酒席,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该屯成立“理事会”的5个月来,先后为村民操办红白事14起。8月19日晚,由于受强台风影响,黄茆镇上额屯遭受暴风雨袭击,村屯理事会成员立即分头到群众家里检查,通知农户注意防范,避免了群众受灾。

    桐岭镇党委书记廖国鸿说,自然村屯大多以“血缘+家族”为主要纽带,有共同利益的交集,而“三会”均由大家选举产生,自己的事自己管,更容易达成共识。

    来宾市委组织部领导调研后认为,这种模式源自民间智慧,充分发挥了群众自身热情,更符合屯里事务管理,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会”集中了屯里各类能人。三里镇古立村古立屯共有200多户,“三会”组织就吸纳了20户,这20户里有种养能人10个,有威望的老党员亦全部吸纳进来。正如村民王国柱所言:“由他们管理屯里事务,我们放心,一是知根知底,二是能带领我们致富,实在不行,我们村民可以通过选举换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