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交出年度优秀“成绩单” 经济总量增速创五年新高

▲特色小镇建设卓有成效——桂平市木乐镇

  桂平是贵港管辖的县级市,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桂平境内山川秀丽,拥有西山、大藤峡、龙潭森林公园等景点。全市面积4074平方公里,人口193万。2018年桂平GDP为372.81亿元,排名广西县市前列。2018年,桂平市坚持“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理念,不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被评为 “2018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好中快进”态势。2018年度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呈现以下几大亮点。

▲桂平市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速创五年新高

  2018年,桂平市生产总值 372.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3%,增速创2014年以来新高,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各季度相比,比一季度高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1.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高0.8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第三产业贡献率提升

  2018年,桂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9.3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72.13亿元,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143.4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31.3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从2017年的18.7:49.6:31.7调整为18.6:46.2:35.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是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1.9个百分点。

  1.农业稳步发展。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04亿元,同比增长6.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总产值57.15亿元,增长7%;林业总产值8.22亿元,增长16.2%;牧业总产值27.77亿元,增长3.7%;渔业总产值19.23亿元,增长6.3%。

  2.工业平稳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1%,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8大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六正二负”,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2.7%,船舶制造业增长2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增长28.9%和23.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1.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5.4%。

  3.第三产业不断优化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5.2%,是2007年来最高水平,比2017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木乐镇服装制造业车间

▲工业平稳增长

  (三)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增幅有所回落

  一是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11.8%,商品房销售面积76.8万平方米,增长32.1%。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48亿元,增长7.2%,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

  (四)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居民持续增收

  一是财政金融稳健增长,2018年财政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8.9%。财政收入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41亿元,其中本级税收收入6.56亿元,增长8.1%,非税收入3.84亿元,下降5.62%,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6.9%,比上年降低3.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3.95亿元,增长7.9%,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增长1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7.26亿元,比年初增长8.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0.24亿元,比年初增长15.7%。二是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2018年高技术产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0.4%,装备制造业增长25.7%,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水平。三是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4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2元,增长10.9%。

▲贵港市委副书记、桂平市委书记钟畅姿(右二)到供电局检查电力调度工作

▲桂平市市长陈锦秀(左三)带队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桂平市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主要经验和创新做法:

  (一)创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1、示范区带动。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区来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为止,桂平市已经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核心区3个、县级示范区6个,乡级示范园建设35个。覆盖荔枝、水稻、柑桔、火龙果、茶叶、石斛、养殖等多个产业,2018年,全市示范区及辐射区创造产值超10亿元。

  以桂平市闽航科技富硒火龙果产业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规划面积10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将分5年完成。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近2000亩。2018年,第一期建设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已种植火龙果1000亩,包装车间和冷冻库正在规划建设中。通过吸纳石龙镇7个贫困村的村民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48万元,采取投资保本分红的形式,分红不低于投资资本的8%,使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有可靠的稳定收入。同时,第一期中B区已划出50亩火龙果分配给周边村的50户贫困户经营,将依托公司的技术、销售优势,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五个统一的模式,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据测算,种植第1年每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第2年进入正常投产后,亩纯收益达8600元。部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代种代管等委托经营模式,到达丰产年后,亩收益也达到了4690元。

  2、项目带动。通过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绿色高产创建、特色产业优势区等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建设核心区、辐射区,辐射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发展。

  去年实施的绿色高产创建项目,在全市建设25个乡镇级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200亩以上,覆盖全市25个乡镇(紫荆镇除外),实行整县推进。创建4.6万亩以上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2万亩以上,内含水稻优良品种展示示范、适用技术集成、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示范、主推综合技术应用示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及稻米深加工、品牌创建等建设内容;创建1000亩以上多功能油菜基地,集成示范2项以上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培育1-2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100个以上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谷物产地烘干基本实现机械化。目前,全市整县推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已在各乡镇推开,每个乡镇示范区面积200亩以上。建设完成1个稻谷烘干厂和2个育秧厂。

  3、与扶贫结合带动。制订发布全市产业扶贫奖补政策,以有限的扶贫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扶贫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2018年,完成桂平市2018年28个预脱贫村特色产业“3+1”覆盖率达89.51%,全市覆盖率达81.44%。全年发展养殖33193头,204566羽;新增种植沃柑6900多亩,火龙果种植5000多亩,开展荔枝高接换种1000多亩。在木圭镇竹社村等10个村民合作社实施“构树+澳寒羊”扶贫种养试点项目,面积1000亩,每村扶持50万元,养羊200头。全年完成产业扶贫入库1023个项目,入库资金1.1891亿元,其中贫困户21404户,资金561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249个,资金6280万元,完成项目312个,资金7743.4万元。特色产业“5+2”覆盖率达80.7%,村特色产业“3+1” 覆盖率达87.3%。

  (二)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2018年,桂平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90.7亿元,增长21%;园区主导产业是农产品深加工和轻纺服装,主导产业总产值为118.04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61.9%。2018年桂平市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从腐竹、米粉、糕点饼干加工、茶叶制作、酒类生产和产业扶贫加工贫困乡村土特产等方面下大力气。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业工艺技改升级、产品质量提高档次。

  1、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建设湿腐竹生产线项目。广西广德利食品有限公司获得自治区扶持80万元建设湿腐竹生产线项目。目前,公司占地3.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500㎡,企业资产约5000万元,建成了5条湿腐竹全自动生产线,比原计划增加2条,提升了腐竹生产的节能环保、卫生安全的生产水平。产品腐竹拥有自主出口权,主要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26个国家。年出口创汇450万美元以高品质、美味、营养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2、大力推进西山茶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广西原古西山茶业有限公司年产100吨西山茶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取得自治区工信厅扶持2018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目前为止,项目建筑工程投资157万元,设备投资356.93万元,合计513.97万元。具备绿茶、红茶、紧压茶自动化规模生产,加工,运输,贮存能力,大大提升西山茶技术、产品水平。

  3、大力推动桂平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配支持中小微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补助资金130万元二次分配到全市腐竹、米粉、糕点饼干加工、茶叶制作、酒类生产和产业扶贫加工贫困乡村土特产等方面等行业10个技改项目引导和拉动中小微企业增加投入4682万元。

  另外,桂平市还积极推进乳泉井酒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白酒技改项目,争取乳泉井酒业有限公司技改搬迁早日完成。

▲桂平市广西金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三)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桂平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太平天国•福地桂平”旅游城市总体形象,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品、旅游产业规模等均得到了很大提升,成效显著。

  1、巩固“创特”成果,再接再励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8年3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公布第四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以同批14个申报县市区中总评得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2018年12月桂平市创建特色旅游名县领导小组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先进集体。进一步巩固“创特”成果,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前期工作,编制了《桂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年)》

  2、加大投入,推动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桂平市突出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金田起义博物馆、西山泉国际旅游综合区、万隆国际欢乐城等10多个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不断夯实旅游快速发展的基础,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元。

  3、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桂平市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8个,成功培育乡村旅游点9个,星级以上农家乐14家;创建1家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建成五星级汽车房车露营基地1个,四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个,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个;配套星级饭店5家,开办旅行社(含分社)5家,旅行社门市部10多家,游船公司3家;建成旅游厕所达到36座;同时加大对西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级5A景区力度,目前通过自治区初审,并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

  4、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桂平特色旅游知名度。高规划、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和旅游营销,足迹遍及国内外,活动累计50多次。同时,举办了西山浴佛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等活动,邀请区内及广东珠三角等地的知名旅行社到桂平市进行考察、踩线等,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极大地提升了“太平天国•福地桂平”的旅游形象,旅游客源市场得到较大拓展,吸引更多游客到桂平。全年共接待游客98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消费126.19亿元,同比增长25%。

  5、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旅游扶贫显成效。积极谋划桂平市“十三五”扶贫项目,今年入库8个旅游扶贫项目。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扶贫融合发展,建设南木洛连乡村旅游区、前进村、佛荔村、田心村、荆山人家、佳景小筑、金龙农家乐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区和一批农家乐,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为他们带来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四)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18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的119.2亿元,增长5.0%;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58.3亿元,增长6.5%;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7亿元。农业侧结构调整见成效。调减种粮面积基础上,粮食总产保持稳定增长在56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增长6.5%。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步改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3.4万亩,实施的农田水利项目共37个,实现全市行政村益农信息社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四大电商平台在全市建设各种类型的镇级电商服务站及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共300多个,151个贫困村基本建立电商服务站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3个。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等到有力整治。民生改善,幸福指数大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县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镇占比均达60%以上。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管理实现全覆盖,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绿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2018年10月止,全市有效的“三品一标”产品32个(新增3个),认证基地面积46.14万亩,批准年产量20.73万吨。其中无公害产品20个,产品3.6万吨,产品绿色食7个,产品1.51万吨,地理标志产品5个,15.63万吨。新增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

  农业工作得到上级肯定。稻田综合种养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全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三项工作,成效显薯,自治区分别在桂平市召开三个全区现场会,得到领导和与会者的认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自治区党委督查室通报工作进度排列全区第一;金田淮山、西山茶获首批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桂平市咀镇佰盛农业生态园、桂平市紫荆十八河生态景区获2018年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18年度新增无公害品牌5个(麻垌镇鹧鸪村荔枝产品、木根镇宁油村竹笋产品、南木镇弩滩柑桔产品、南木镇古旺柑桔产品、社坡镇金福柑桔产品);南木维军综合种养基地优质渔米获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创新战略联盟“绿色生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