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红色”聚能量 “绿色”兴产业

——突出老区品牌和生态优势拓展脱贫路

  “十二五”期间实现8.51万人脱贫,但仍存在1.7232万户6.64万多贫困人口。这是东兰革命老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此,东兰牢牢把握住老区品牌和生态资源两大优势,开拓脱贫攻坚之路。“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发展力量和基础;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林下经济、特色旅游、生态经济等短、中、长相结合的扶贫产业。”县委书记黄贤昌说。

  红色传承,老区面貌日新月异

  4月8日,虽是“三月三”节假日,但东兰县国清中学施工现场,工人们没有放假。今年9月,学校将启用。

  国清中学是纪念韦国清上将100周年诞辰活动项目之一,可容纳学生4000多人,是该县教育扶贫的重大项目。

  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其中社会捐助达2200多万元。许多捐款人表示,这是一种感恩行动。

  邓小平、张云逸等曾在这里战斗过;这里走出了5位开国将军;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的英烈簿上,刻有2200多个名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告慰先烈的最好方式。

  老区品牌汇聚发展力量。该县以开展纪念活动为平台,先后实施了韦拔群、韦国清等14位将军(将领)家乡所在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等红色旅游基地;争取上级支持并调动社会资金兴建了韦拔群纪念馆、壮乡英雄文化园等设施。2011年起,每年配套1500万元,以实施“将军故里农村道路改善工程”为切入点,实现了全县147个村在“十二五”期间全部通水泥路,成为全区村村通水泥路示范县。

  在老区建设带动下,该县近年先后实施村屯道路建设121条共705.5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802处、家庭水柜2182座,实施危房改造1.3722万户。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老区脱贫奠定了基础。东兰镇仁义村的韦冬梅,仅一年就从贫困户变成养殖大户,年养猪200多头,羊100多头。仁义村是韦杰中将的故乡,该县统筹资金实施了仁义村到县城的13公里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等民生项目。

  红色精神让老区群众心更齐。在三弄瑶族乡深洞村,一条13公里的通屯山路即将建成。陡峭的悬崖和大块的山石表明,开这条路不容易。但县武装部和当地群众,硬是在半山腰挖出路来。村民韦红苏说:“想想当年拔哥闹革命,我们这点苦算什么!”

  绿色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崛起

  自然环境差,不意味就是穷山恶水。“东兰森林覆盖率高达77.39%,绿色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县长徐迪克说,要立足生态,在保护中发展强特优产业。

  去年,覃汉民加入隘洞镇牛角坡板栗林下综合养殖合作社,一年出栏三乌鸡4000多羽,纯收入超过5万元。今年,合作社有成员120多户,贫困户占40%左右。合作社理事长陈勇说:“只要用心养殖,脱贫不成问题。”

  向绿水青山要产业,是东兰脱贫攻坚战的主要路径。该县推进贫困人口人均一头黑山猪、一亩核桃、一亩板栗“三个一”产业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山茶油、桑蚕、富硒米、乌鸡等产业,形成“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生态产业格局。

  该县探索建立并强化“六动”工作机制,确保扶贫生态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强化党政发动。成立了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3个专责小组。县政府按照人均1000元的标准,补贴给贫困群众用于发展产业,解决了“无米下锅”难题。

  强化干部推动。安排3352名公职人员,对全县所有贫困户进行滴灌式帮扶,实现了贫困农户帮扶全覆盖。

  强化农户主动。今年2月,该县拿出100多万元表彰1002户脱贫攻坚种养示范户,树立了早摘帽早收益的正面导向。

  强化能人带动。全县目前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8家,入社贫困户0.6万户,辐射带动贫困户1.1万户。

  强化项目拉动。启动城镇化和生态移民相结合的向阳新城建设,加快推进河池至百色高速东兰段建设。

  强化片区联动。根据大石山区、土坡地区、红水河经济带、生态保护区、红色景区等不同特点,整合资金实施扶贫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生态移民、整乡推进、旅游示范、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信息扶贫等8大类60项的开发扶贫示范点建设。

  “红”“绿”结合,旅游扶贫彰显特色

  红水河流经大同乡板文村时,转了一个弯,形成了神奇的“红水河第一湾”景区。

  2015年,当地能人覃美芳创办旅游公司,为游客提供垂钓、露营、竹排漂流等服务。公司安排20个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700元提高到1.0780万元。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东兰通过打响红色老区和生态养生品牌,推动生态旅游与红色、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一批具有旅游扶贫示范作用的乡村旅游项目。

  为实现2020年旅游带动减贫人口1万人以上目标,该县启动了旅游扶贫“123456工程”:兴建东兰县旅游集散中心;形成经典红色、红水河精华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新建改建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泗孟至武篆二级公路、隘洞至长乐二级公路3条旅游公路;建设武篆、隘洞、长乐、三石四大旅游重镇;新增红水河第一湾景区等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武篆镇巴学村等地创建6家以上星级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