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讯(记者 陈文圣 特约通讯员 韦芳兰) 江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江州区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前三年,每年平均脱贫9600人以上,2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第四年脱贫6000人以上,最后11个贫困村实现“摘帽”;第五年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现行标准下江州区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自此,江州区吹响了脱贫摘帽攻坚战的号角。
抓产业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
“道路硬化了,自来水接通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而且还成立了沃柑种植合作社,发展种植200多亩沃柑,户户有份。这些,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谈及村里的变化,江州区罗白乡枯隆村枯隆屯屯长马荣军十分高兴。
枯隆村是江州区36个贫困村之一,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比较单一,局限于甘蔗种植,群众生活比较困难。2015年,江州区把枯隆村列为精准扶贫示范点,定目标、定任务给罗白乡。罗白乡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枯隆为目标,按照“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时脱贫”的工作思路,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来。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每户建档立卡户都落实有一名干部职工进行一对一帮扶。”罗白乡党委书记周春科说,“确保每一户贫困户的诉求都能及时了解,然后及时协调解决。”
罗白乡党委政府按照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求,对枯隆村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想法和愿望。最后,经过考察把脉,该乡探索出“干部服务+群众主体+同乡推动+产业支撑”的枯隆村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主要发展沃柑、核桃、黑皮冬瓜等特色优质水果、蔬菜产业和土鸡、生猪、田螺、羊等养殖业,把贫困户聚拢起来抱团发展。
“目前,枯隆村已经建设有沃柑、核桃、黑皮瓜等种植基地约700亩,生猪、田螺、山羊等养殖产业同步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马荣军乐呵呵地说。
在枯隆村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枯隆村板饮屯陆立纳利用自家的荒坡地,建起了猪圈、羊圈,发展生猪、香猪和山羊养殖业。目前,发展山羊50只,主要利用甘蔗尾梢、玉米秆和一些精饲料混合喂养,投入少。
“政府帮我们引来了项目,还免费提供种养技术,群众一定会早日脱贫致富。”陆立纳说。
如今,枯隆村的扶贫发展模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并在江州区贫困村屯推广。
“互联网+”模式,发力精准扶贫
“结合农村村邮乐购网点和农产品公司,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点,让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上网、进城。”为确保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江州区委书记黄云革要求,尽快构建江州区“互联网+”网络平台,创建可持续扶贫的新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围绕这一扶贫新思路,江州区目前成立有“崇左市三亩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由那隆镇黄民学、黄明华、陆天兵三位80后青年创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包装、推销家乡农副产品;利用农村“村邮乐购”网点建立电子商务网点3个。
“把家乡的红糖、水稻、黄豆、绿豆等农产品搬上了公司网店,虽然公司才成立不久,但是网店的农产品还是比较受欢迎。”崇左市三亩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网店负责人黄民学说。
据悉,今年,江州区将在“互联网+ ”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计划加强电商人才的教育培养,重点对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进行电商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电商带头人,形成示范。同时,深入研究开发贫困户精准种养和供应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政府和合作社帮扶,一条龙打通产品供销渠道,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搬迁“挪穷窝”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尽快脱贫。
如何实现深山地区群众的安居乐业梦、脱贫致富梦?江州区提出了扶贫移民搬迁“挪穷窝”的举措。
江州区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身处深山区的那隆镇部分村屯实施移民搬迁扶贫。
那隆镇扶贫移民搬迁新址在那隆社区岜珍新村周围,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3397.33平方米(合95.096亩),项目每户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统一建设基础和第一层,以及建设乡村公路1.7公里、排水沟2300米、场地平整4.4万平方米、变压器1台、供电线路2300米;供水管道2.3公里;新建篮球场、舞台、文化服务站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完成140户地基及5栋主体建设。
“我们计划搬迁扶贫生态移民200户850人。其中贫困户117户,生态移民户83户。目前,搬迁户已落实200户,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那隆镇党委书记何敏说,“下一步,继续加强建设力度,争取早日把项目建成,让贫困村群众早日搬进新家。同时,抓紧引导群众做好产业发展谋划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产业,在安居的基础上,尽快致富。”
据介绍,今年,江州区在抓好那隆镇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对罗白乡上进屯新村移民搬迁项目和新和镇那布地质灾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后续扶持建设,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的扶贫资源,扶持帮助扶贫移民搬迁对象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