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交通运输事业“十二五”绩效展示

公路水路路路通畅 城市乡村处处相连

 

▲县委书记谷海洪(右二)在二塘镇考察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张育秋 摄  

▲县长陆智成(前中)考察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县委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长李钧(右三)在源头镇指导乡村公路建设工作     卢文碧 摄  

公路建设大会战推进会现场  

▲沙子镇改善人居环境从“脚下”做起  

▲修路工人对建成的水泥公路进行打磨划线

 

 

  □记者陈张 通讯员陶彩忠 文/图

  “十二五”期间,平乐县交通运输部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累计投入7.16亿元资金,扎实推进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取得新突破,道路运输发展态势良好,水路运输发展再上新台阶。

  实施“千村通畅”工程 公路水路路路畅通

  “十二五”期间,按照平乐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该县交通运输局先后完成了桂林平乐印山旅游码头工程、同乐汽车站、县道平乐至沙子(福兴至沙子段)、钓鱼至青龙及47个通行政村水泥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开展了平乐县桂江三桥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正在争取该项目与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平乐互通至国道323线连接线立项同步建设;平乐县物流园区货运码头工程,已完成项目选址,为扎实推进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

  该县交通运输部门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及市扩大内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大好机遇,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11年至2015年10月,全县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投资达到7.16亿元,其中,实施“千村通畅”工程,开工建设通行政村水泥路项目45个,总里程达281.1公里。目前,完工项目40个,里程215.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750.5万元;连通工程方面,完成连通工程项目26个,里程54.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494万元。

  与此同时,在水运工程方面,全县完成便民码头、便民候船亭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125万元,完成渡口渡船标准化改造10艘,累计完成投资126万元;实施了“印山旅游码头”项目建设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217万元。

  随着一项项公路水路建设项目的建设竣工,全县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94.50%,与“十一五”对比增长46%。

  实施公交“一体化” 城乡居民俱欢颜

  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乡间当市区。这是人们坐上平乐县城通往乡镇的宽敞、整洁、安全的空调公交车的感受。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地处桂北山区的平乐县,开创了广西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先河,全县乡镇普及率达100%。

  2012年以来,平乐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召开听证会,完成了城乡公交客运经营权招标,确定并组建了县内2家城乡公交企业,并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逐步实现城乡班线车公交化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

  2013年4月12日首先开通了平乐至二塘城乡公交线路,随后又开通了平乐经阳安至青龙、平乐至源头、平乐经桥亭至青龙、平乐至沙子、平乐至大发和平乐至福兴等7条城乡公交线路,乡镇通公交车率达100%。2014年4月、2014年8月又先后新增交警队至中山公园、平乐至二塘夜间公交线路。

  目前,全县投入公交车辆128辆,经营线路13条,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公交车的开通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全市道路客货运输现场会2013年10月在平乐县隆重召开。

  桂江航运能力提升 “两粤通衢”再展魅力

  由漓江、荔江、茶江“三江交汇”而成的平乐桂江,素有“两粤通衢”美誉,自古是两广航运的大通道。桂江上接漓江,下接西江入南海,全长437公里,常年水位为89.6米,河面宽187米,高洪水位99米,水位在102米,水面宽308米,最大流量114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13.2立方米每秒,多年的平均流量为408.9立方米每秒。桂江支流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0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平乐县桂江随着桂江6个梯形水利枢纽的建成,桂江通航条件得到充分改善,平乐段航道等级由原来Ⅵ级上升到Ⅴ级,可通航300吨级船舶,促进了水路运输能力的持续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水路运输企业5家,85艘货运船舶,9艘旅游船,25艘客圩船,23艘横水渡船。“十二五”期间,水路运输行业完成客运量、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62.5万人次、230.10万吨和25194.21万吨公里。其中,客货运周转量与“十一五”对比增长83.42%,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