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讯 近年来,平果市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服务精准扶贫的作用,大胆探索和改进第一书记帮扶模式,通过“三个精准”举措,力促第一书记成为全县扶贫攻坚战场的排头兵。
精准摸贫“挖穷根”。驻村工作后,第一书记积极深入村屯走村串户,全面了解贫困村组织活动场所、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集体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序排列,拟定解决方案。第一书记把“四访四问”作为摸清贫困原因的方式和手段,访低保户,问生活状况;访危房户,问居住情况;访上访户,问矛盾原因;访示范户,问存在问题。通过“四访四问”,第一书记共走访各类困难群众1900多户,农村产业示范户600余户。如太平镇吉林村第一书记通过驻村调研,找准了制约该村贫困的原因是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缺少支柱产业等。
精准规划“开良方”。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第一书记深挖致贫根源,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增收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为所联系的45个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组织落实脱贫项目,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针对贫困户资金缺乏、致富无门、产业技术薄弱等困难,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为1955户贫困户量身定制了火龙果种植、种桑养蚕、林下养鸡等结对帮扶计划,并划定了教育帮扶、资金帮扶、产业帮扶等近10种年度帮扶类别。如龙板村第一书记针对该村区位优势不明显、山多地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特色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引导村民积极发展适合山地种养的桑蚕产业523亩,如今已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精准帮扶“摘穷帽”。第一书记结合该县贫困村山多地少、产业单一的实际,采取“产业互动、特色为先、连片开发”方式,引导当地村屯选准 1~2 个见效快、受益广、高效益、有特色的产业,主要发展火龙果、葡萄、大青枣等种植及种桑养蚕、林下养鸡等近20种特色种养产业,并积极成立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建设特色种养殖基地,着力培育“一村一品”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如黎明乡爱桃村在第一书记黄敏桥的带动下,通过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引进芭蕉芋粉丝加工企业,落实启动资金5万元,后续产业帮扶资金80万元,目前已动工兴建厂房,明年计划扩种芭蕉芋400~500亩,重振黎明乡粉丝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4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累计帮扶贫困户1955户;帮扶贫困村引进各类建设项目220个,争取到项目资金及帮扶物资4200多万元;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1700多户,规模达7500多亩;帮扶贫困村道路建设170公里,修建饮水项目166座、解决近2万人饮水问题,修建沼气池71座,成为全县精准扶贫战线上名副其实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