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运行分析

  一、经济运行态势:总量比重上升、增长速度下降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北部湾经济区4市(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稳健发展,保持对全区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从主要指标看,呈现“比重上升、速度下降”的特点:

  “比重上升”,就是主要指标占全区比重进一步提升。除进出口总额占全区比重有所下降外,GDP、财政、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占全区比重均稳中有升。据统计,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比全区高0.3个百分点;总量4817.4亿元,占全区比重达33.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比全区高0.1个百分点;总量384亿元,占全区比重达29.2%,与上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比全区高4.5个百分点,虽然总量没有公布,但由经济增速可以判断经济区工业比重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比全区高2.3个百分点;总量4122.5亿元,占全区比重达36.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9%,比全区高0.3个百分点;总量1968.1亿元,占全区比重达38.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速度下降”,就是主要指标增速同比有所下降。从经济区生产总值来看,增速比上年(13.5%)回落3个百分点,也比近五年14%左右的年均增幅有较大回落。从其它指标来看,除投资增速比上年略有提高外,财政、工业、消费、出口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9.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8.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速比上年回落14.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市走势分化、部分指标不匹配

  各市走势分化,呈现北海市经济增长快、南宁市和防城港市居中、钦州市经济增长较慢的特点。从经济增速看,北海、防城港、南宁三市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钦州市仅增长7.9%,与增速最快的北海市(13.3%)相差5.4个百分点。从财政收入看,北海、防城港、南宁三市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钦州市为负增长(-2.2%),与增速最快的北海市(13.5%)相差15.7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北海市、防城港市增速均超过20%,南宁市增长16.6%,而最慢的钦州市仅增长8.1%。从出口额来看,防城港市、北海市分别增长30.2%和15.4%,而钦州市仅增长5.1%,南宁同比下降-6.5%。4市主要指标运行走势分化,表明各市间的经济发展联动性还不够,同城化、互补化发展仍任重道远,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各市间存在一定的同质竞争关系。

  部分指标不匹配。根据经济学理论,地区经济增长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并与这些指标保持高度关联和同步。但是,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相关指标出现了一些不匹配现象。比如,南宁市的投资、消费增速与北海市相当(南宁、北海投资分别增长23.7%和23.8%,消费同为14%),虽然南宁市出口增速虽然较慢,但考虑到出口占经济总量比重小(不足10%),不足以导致南宁市经济增速低于北海3个百分点。又比如,钦州市投资增速最快(35%),在全区14个地市中高居第1,但经济增速却很慢(7.9%、第12),消费增速也较慢(13.2%、第10),这说明投资没有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和内需增长,属于无效投资的成份比较多。再比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与产业发展速度一般保持基本同步,而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慢(8.1%、第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却保持高速增长(33.8%、第1),表明财政税源结构不合理。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把加快打造“战略支点”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当前自治区正在按照国家要求,加快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推进工作。北部湾经济区对全区而言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对西南中南地区而言是最便捷的出海口,对东盟而言是进入我国经济腹地的桥头堡,在全区打造战略支点中应先行一步。建议重点在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联合各方加快构建和完善大西南乃至中南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构建战略支点的核心平台。

  二是建议加快打造经济区产业“升级版”。按照去年全区工业大会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在创新驱动、实施全产业链、滚动发展、开放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等方面加大支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石化、冶金、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增长点,促进产业园区集聚高效发展,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升级版”。

  三是建议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区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但是,投资过程中也存在偏重眼前和投向领域同质化等问题。今后在进一步扩大经济区投资规模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新增投资更多向产业转型倾斜,向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倾斜,向社会民生、社会管理等薄弱环节倾斜。同时,整治投资环境,以法律未禁为界放开投资领域,为企业投资松绑开路,激活社会资本。

  四是建议加快落实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等措施。今年是改革年,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加快出台,应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把自治区探索推进的重大改革在北部湾经济区先行试行,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点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试行负面清单管理、金融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尽快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释放改革红利,为北部湾经济腾跃发展增添新动力、增强新活力。同时,抓住国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如:争取设立中国(凭祥)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试验区、北部湾自贸港区等等。

  课题负责人:彭新永

  课题组组长:刘南星

  执 笔:刘南星 杨羽 周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