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潘盛洲


    ■ 2004年,改革开放以来第六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出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005年,这一年的“一号文件”仍然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

    ■ 目前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评价。农村改革和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

    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形势,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和自觉性    

    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特别是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受益面之广,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干群关系出现可喜变化。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切不能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结果。同时也有粮价高、天帮忙的因素,比如,自2003年12月份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30%,良好的气候条件也是多年不遇,全国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水旱灾害,等等。特别要看到,虽然去年我国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只是恢复性的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真正提高。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仍然存在,比如,大量占用耕地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状况还在加剧,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和供给严重不足,等等。因此,一旦像去年那样的特殊有利因素消失或减弱,粮食增产的难度就比较大。从农民增收的角度看,虽然去年农民的增收形势良好,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也比较大。

    有关分析表明,去年农民增收的大头来自出售农产品,即靠“农产品涨价和增产”增收。而从目前情况看,粮食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很小,特别是随着丰收后粮食供求关系的改变,很可能出现市场粮价下跌的局面。一旦如此,由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即使今年继续增产,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收入也会不增反而减少。从农民增收的另一大因素“外出就业增收”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当前局部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既有“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农民不想干”的原因,也有“技术要求高,农民干不了”的因素,但都对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形成障碍。此外,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不仅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效果,对今后农民增收也非常不利。从其他方面看,虽然去年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没有建立;虽然农业科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虽然农村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

   总之,我们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评价。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我们只有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才能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大的方面看,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从有关宏观发展指标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迈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质性步伐,努力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力度。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对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意义重大。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改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少,支农的力度要不断加大。应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增加补贴资金。继续对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搞好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二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应根据当前国家财力和信贷资金状况,采取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贴息等方式,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资金支持。三是努力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部分,尽可能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同时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农业投入机制。还应加快立法步伐,把国家一些重大的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在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还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前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的是耕地资源大量减少、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不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所以,必须做到: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4.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为加快农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第三,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为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相关的改革与之配套,应认真研究如何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包括如何科学确定乡镇政府的职能、任务,如何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妥善安排分流人员等。同时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还要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针对农村的特点,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新体制。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其支农服务能力。要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支农的义务,促使其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培育多种所有制商业金融组织,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有资质的粮食购销和用粮企业到产区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切实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

    第四,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安排。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按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他们廉洁自律的意识,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