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凯:宏观调控与我们党的领导发展能力

从这次宏观调控的实践看我们党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 凯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形势教育?我体会,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是通过正确认识当前的好形势,可以使我们更加感受到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自豪感;二是通过全面了解党中央如何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有效化解矛盾,可以使我们更加体会到我们党驾驭全局、促进发展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提高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三是通过正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矛盾和问题,了解国家的近忧和远虑,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下面,我以“从这次宏观调控的实践,看我们党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为主线,介绍去年以来国内的经济形势。 

    一、 关于这次宏观调控的背景和成效 

    要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央宏观调控决策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首先要从这次宏观调控的背景谈起。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决定性举措。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成功地消除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出了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投资日趋活跃,加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一些产业加速向我转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3%。应该说,近几年我国经济呈加快增长态势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矛盾和困难,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突出表现在两个问题上: 

    一个问题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表现在四个“连年下降”上。从1998年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由17亿多亩下降到14.9亿亩,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由10246亿斤下降到8614亿斤,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由825斤下降到669斤,是22年来最低水平;粮食库存也连年下降。虽然当年产量加上库存,粮食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潜伏着很大危险。另一个问题是,投资增长过猛。表现为四个“过”: 

    一是投资增速过快。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7.7%,2004年一季度又增长43%,增幅之高是多年以来所没有的。 

    二是在建规模过大。2003年在建规模达16万亿元,相当于近3年的工作量。 

    三是新开工项目过多。2003年新开工项目达12万多个,2004年一季度又新开工19234个,比上年同期多4561个,计划总投资增长67.4%。 

    四是投资率过高。2003年资本形成率达42.3%,接近1993年经济过热时43.5%的水平。特别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矛盾尤为突出。钢铁、水泥投资在2003年分别增长92.6%和121.9%的基础上,2004年一季度又分别增长107.2%和101.4%。2004年初,我们对钢铁行业进行了清查,钢材已形成的生产能力3.1亿吨,在建规模1.5亿吨,拟建的还有5000万吨。按此,全部建成投产,总规模将达到5.1亿吨,大大超过市场需求预期。更为严重的是,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结构并没有改善。新上的项目,70%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仅已经关闭的小钢厂、小水泥恢复生产,而且又新上了一批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项目。历史经验表明,粮食大幅度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经济运行就会起“波澜”。这次也不例外。

  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 

    一是投资膨胀助长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信贷膨胀反过来又推动投资更快增长。2003年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0.8%,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1.78万亿元,接近上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额;全年本外币贷款新增额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为2.7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1万亿元,增幅之高是多年从未有过的。去年一季度M2同比又增长19.2%。信贷投放过多,必然助长投资总规模进一步扩张。 

    二是投资膨胀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很紧。2003年电力生产保持了15%左右的增长速度,电力弹性系数超过1.6,比过去20年平均0.8高出一倍,但电力供给还是满足不了增长更快的电力需求,供求矛盾相当突出,拉闸限电的省份不断增多,2003年达到22个,2004年初又扩大到24个,不少地方出现了“停三开四”或“停四开三”的情况。煤炭供应日趋紧张,2004年4月初直供电厂存煤只有700多万吨,仅够用六、七天。铁路运输压力加大,2003年四季度请车满足率由一季度的近60%下降到41.4%,2004年3月份又降至35%。 

    三是拉动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加大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粮食价格从2003年10月份开始明显上涨,11、12月涨幅分别达到10.8%和13.3%,2004年一季度同比上涨20.7%。粮价上涨具有一定的恢复性,但带动了副食品等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成为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增幅自2002年11月由负转正后持续上扬,2003年同比上涨8.1%,其中12月涨幅达13%;2004年一季度同比又上涨14.8%。 

    党中央、国务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地加以解决,苗头性问题将演变成全局性问题,势必会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势必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势必出现大量生产能力过剩;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势必导致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银行呆坏账增多,最终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经济大起大落会对发展造成巨大破坏,恢复起来需要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长期企盼的、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重要战略机遇期可能丧失。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果断决策,从2003年开始,针对经济生活中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陆续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 

    2004年,又及时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一手抓大力扶持粮食生产,一手抓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衡量宏观调控是否取得成效,要同时看两个方面:一是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是否得到抑制;二是经济基本面是否受到伤害,经济是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如果只做到一个方面,都不能算成功。目前看来,这两方面都做到了。一方面,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 

    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2亿亩,比上年增长2%左右,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加775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增长25.8%,比一季度回落17.2个百分点。部分盲目扩张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分别增长26.9%和43.6%,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79.5个和73.9个百分点。 

    三是货币信贷增势减缓。2004年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分别增长14.6%和13.6%,比上年分别低5个和5.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新增2.26万亿元,同比少增4800多亿元。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信贷结构也有所改善。 

    四是土地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乱征滥占耕地的现象明显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由6866个减少到2053个,减少了70%,规划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37万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受到伤害,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 

    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万亿元,增长9.5%,当年新增GDP超过1.9万亿元。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推进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看,第一产业增长6.5%,是最近14年来增速最快的。特别突出的是,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在加强总量控制、遏制部分行业低水平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能源、交通建设得到加强。煤炭、电力、铁路等行业的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04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亿吨,总产量超过19亿吨;新增投产电力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创下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一个国家年度新增装机容量的最高纪录,年底装机总容量达到4.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铁路新线投产1433公里,通车总里程7.44万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总通车里程已达18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3.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1%,高出整个工业增幅6.4个百分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西部大开发2004年安排新开工重点工程10项,总投资超过800亿元。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提前实现全线商业通气。西电东送全年新开工装机容量可达800万千瓦。青藏铁路新铺轨396公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是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4年全国财政收入2.6万亿元,增长19.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12.6%提高到20%左右,国家宏观调控的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一年增收超过4000亿元,增量部分超过1993年全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企业效益也普遍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四是市场销售稳中趋旺。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4万亿元,是1978年的9.6倍。 

    五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对外贸易再创新高。2004年进出口总额11547亿美元,增长35.7%,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去年一年新增进出口额3037亿美元,接近1997年全年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增长13.3%。 

    六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三项指标都好于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3亿、1.24亿、1.1亿和6823万人。 

    七是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开通,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加快实施,在生物、航空、软件等高技术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产业基地。 

    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拟投入100亿元,其中2004年已投入30亿元,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364所,可解决67万学生寄宿条件。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截止到2004年底,已安排70亿元中央资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由试点进入全面启动,2004年支持77000所农村中小学,约1600万学生受益。组织制定并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300万人,相当于1978年的27倍、扩招前1998年的3倍,已居世界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300多个县级和250多个省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基本建成,医疗救治体系规划的290所紧急救援中心和2074所传染病机构建设项目陆续开工,部分项目已建成使用。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和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和农村广播电视建设加快。国家重大文化、自然遗产地的保护性建设得到加强。 

    八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三河三湖”、渤海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快实施,流域水质有所改善。加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库区及影响区工业废水、危险废物以及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步伐加快。开展清理整顿非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取缔、关停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截止到2004年,完成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亿亩,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9亿亩,取得比较明显的生态效益。林草覆盖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少,9700万农户受益。

    九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看,2004年与1978年比,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936元,城乡居民储蓄由211亿元增加到11.96万亿元,人均储蓄由21.88元增加到9197元。收入的增加为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基础。2004年的有关数据要到2005年年中才能统计出来,从2003年的情况看,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3.7平方米,农村27.2平方米,而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平方米,农村居民8.1平方米。一些耐用消费品开始在农村普及,2003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49.1部、彩色电视机67.8台、电冰箱15.9台、洗衣机34.3台。积极做好扶贫工作,2004年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

    总之,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继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我们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鼓舞,举世瞩目。

  二、这次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这次宏观调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我们体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运用以往积累的成功经验,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国上下、各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共同努力的结果。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见微知著、主动调控。 

    中央早在分析2003年一季度经济形势时,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明确指出,“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情况有所加剧”,“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已引起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偏快”。这些问题“总体上看还是局部的、苗头性的,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一阶段,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微调措施。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出来,中央高度重视。 

    在2003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9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端正发展思路,用大量事实说明必须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一些地方大办各类园区等局部性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努力加以解决,防止演变为全局性问题。按照中央部署,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2004年的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对如何搞好宏观调控作了部署。“两会”以后,为了防止局部性问题的蔓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明确提出了宏观调控要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强调要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有效控制投资规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控制信贷总量,严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宏观调控的实践充分表明,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运行出现苗头性、局部性问题时,保持清醒头脑,果断、及时地采取针对性措施主动进行调控,才使这次宏观调控付出的成本较小,见效较快,避免了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避免了经济发生大的波动和损失。

  第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中央一再强调,要把这次宏观调控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结构调整,坚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扩张,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在用地管理上,在制定和实施建设用地管理的政策上,是坚持区别对待的,并没有搞“一刀切”。一方面,从2004年4月到10月,对国家禁止的产业不供地,对国家限制的产业严格控制用地;另一方面,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用地又没有“封口”,继续审批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和卫生、教育等项目的建设用地。2004年11月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政策,依法加强管理。 

    在资金安排上,一方面,对一般投资项目宜缓则缓,特别是对部分过热行业投资项目停止下达资金预算。另一方面,重点保证重大项目、农林水利、教科文卫、能源、县乡公路等方面投资项目的正常需要。比如,2004年,为支持粮食生产,中央财政用于“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总计450亿元;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用于粮食生产、农林水利以及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计700多亿元;加上其他支出,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支农方面的资金总额达2600亿元。社会各方面反映,2004年支农政策力度之大、措施之实、落实之快、农民受惠之多,是多年来少见的。 

    再比如,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加大了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和支持力度。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出达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支持这些方面发展的国债资金也达147亿元。在产业政策上,在抑制某些行业盲目扩张的同时,继续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推动钢铁、有色、建材、汽车、纺织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煤电、煤电铝企业联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和完善数字电视、集成电路和软件等产业政策,提出了优先发展的134个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一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正在形成。精心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也坚持不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淘汰的是落后的工艺设备。对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结构升级的企业,不但不控制,而且继续给予支持。调控期间,国家批准了上海宝钢、山西太钢、湖北武钢等企业新上的优质钢铁项目;2003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16%提高到25%,2004年有望进一步上升到40%;不少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也新上了一批项目。第三,多种手段、综合配套。 

    中央制定的调控措施、采取的调控方式,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并且多次强调主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注重发挥信贷、财政、投资、价格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 

    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管理,加强窗口指导。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4月开始连续18周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6月份出台了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措施;8月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4月,在不足8个月时间里,第二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并扩大了再贷款浮息范围;同时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共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进行风险提示。2004年5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强化对过度投资行业的信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2004年10月29日起,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 

    为了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势头,200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公布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的市场准入暂行标准,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上述行业进行总量控制,扶优限劣。与此同时,积极调整长期建设国债的投资结构,加强了农业、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注重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的同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对稻谷等粮食品种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实际上起着一种“标杆”的作用: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时,按市场价格收购;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粮食储备企业就开始入市收购,通过增加对市场的需求,拉动市场价格重新回到最低收购价格以上,这是一种经济手段和间接调控的办法。这个价格信号一发出,使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以来,在全国普遍推行峰谷电价制度,对22个省份的峰谷分时电价办法进行了修订,扩大了执行峰谷电价的用户范围,拉大了峰谷价差。为了缓解电力供求矛盾,抑制部分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2004年6月份又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拉大一些高耗能产品的用电价差。在重要商品总量平衡上,大力加强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 

    针对近年来粮食连续减产、当年供求缺口较大、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及时开展粮源的组织、调运和进出口调节工作,尤其是加强东北地区的粮食调运,增加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粮价。采取进出口调节和储备调节等综合措施,稳定棉花市场。为了缓解能源、原材料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降低了电解铝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控制不合理出口。出台降低化肥出口退税率、加强尿素出厂价格管理、控制中间环节差率、对尿素和磷酸二铵生产企业实行税收返还和补贴等措施,增加化肥生产和供应,稳定化肥价格。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如依法开展了开发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对乱占滥用土地,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肃查处。 

    可以说,这次宏观调控打的是“组合拳”,是综合运用各种调控办法,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之所以还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过多干预的结果。对于企业经营行为,主要运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对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助长盲目投资的行为,既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又必须运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和纠正,确保宏观调控有力有效。比如,暂停审批新设和扩大各类园区,查处投资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这些都是必要的。当然,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时,十分注意依法行政,并与经济手段密切配合。第四,标本兼治、深化改革。 

    中央反复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 

    一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多年来,按照坚持市场化方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先是放开了粮食销售价格,接着放开了主销区的粮食收购价格。2004年,又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案,全面放开主产区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也在加快。 

    二是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2004年7月国务院以《决定》形式颁布实施,与之相配套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及外商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办法等也相继出台,《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等其他相关配套文件正在抓紧修订。核准制、备案制陆续实施,咨询评估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工作开始推行。 

    三是加快税收制度改革步伐。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免了农业税。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的同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东北老工业基地8个行业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也正式启动。 

    四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信用社改革2003年在8个省市进行试点,2004年又进一步扩大到29个省区市。国有保险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顺利完成重组改制。金融监管体系也正在不断健全。 

    五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国务院继2002年、2003年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2004年又取消和调整了495项行政审批项目,从而使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达到总数的一半。国务院还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要求。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归结起来,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历史将证明,这次宏观调控避免了一次经济发展大的起伏,为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这次宏观调控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发展观的课,加深了全党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一样,“从长远来看,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取得的收获更为珍贵,影响也更深远”。加深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重要指导思想的认识,加深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经济工作的认识,实践证明,无论是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各地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工作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有了新的起色。这种思想上的收获,对于我们理清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实践,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几个百分点的收获更大、更深远。 

  三、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5年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十分重要。 

    在新的一年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比较有利。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国际制造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仍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宏观调控的成果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都为继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必须看到,今年的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安全问题,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频繁发生;二是油价问题,国际油价高位波动;三是美元问题,美元汇率走低,这三个问题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限制措施增加,也会增加我国扩大出口的难度。从国内看,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不可盲目乐观,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任重而道远。 

    第一,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沿海一些省区市的人均耕地还不足0.8亩。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在我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就耕地产出能力来讲,我国现有19.5亿亩耕地,中低产田所占比重接近三分之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在去年粮食增产较多的基础上,粮食再增产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升等四个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一个不确定的制约;农民收入的再增长,也面临着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等问题。因此,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思想上决不能盲目乐观,在工作上决不能减弱力度。 

    第二,投资需求再度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冲动仍然强劲。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看,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7万亿元,在建总规模约为2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43%,均为历史较高水平。12月份又新开工项目20423个。从行业投资结构上看,工业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投资规模较大的同时,又出现一些地方和企业违规开工建设电站等新的盲目投资问题。投资需求膨胀造成煤电油运紧张,煤电油运紧张又会引发一些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特别是产生投资盲目扩张的深层次矛盾的“土壤”还没有铲除,投资膨胀随时可能旧病复发。在目前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过度扩大投资,将会导致盲目扩张。 

    第三,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很高,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喜中有忧。2003年,按现行汇价计算,我国GDP占世界的4%,但是消耗的原油占世界的7.4%,煤炭占31%,铁矿占30%,钢材占27%,氧化铝占25%,水泥占40%。从目前情况看,煤电油运仍然绷得较紧,煤炭紧张的矛盾尤为突出。2004年12月末,直供电厂存煤1099万吨,比上月末减少112万吨,华中电网电煤库存不足5天用量。 

    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生产能力已经饱和,安全生产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尽管2004年以来加大了煤矿建设力度,但矿井建设有一个周期,加上运输条件的制约,解决煤炭供求矛盾,任务相当艰巨。从更长远些看,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尖锐。比如,水。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讲,如果说20世纪人们争夺的是石油资源的话,那么21世纪人们争夺的就是水资源。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水危机列为未来100年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加之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在加剧。再比如,石油。我国原油年产量1.7亿吨左右,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相当一部分消费量要靠进口来平衡。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1.15亿吨,同比增长18%。又比如,重要矿产资源。铁矿石进口量已由1995年的4115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亿吨,约占国内消费量的52%。还有环境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价格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一是成本推动,在投资需求旺盛的拉动下,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两年大幅上涨,在2003年上涨8.1%的基础上,2004年上涨13.6%,12月份涨幅虽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上升8%以上,积累的涨价因素可能逐步传导到后续产品;二是要素价格市场化,加快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价格改革以及土地、利率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价格水平上升;三是一些地方因推迟上调服务价格累积的调价矛盾今年可能释放出来,也将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四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和其他进口原材料价格升高,会进一步加大国内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第五,社会矛盾不可忽视。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就业形势仍很严峻。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在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不少。 

    第六,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追根溯源,集中反映出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又是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根源。 

    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来看,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往多年积累下来的布局和结构问题、社会负担问题、创新能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退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一些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市场和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既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又不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从宏观调控体系来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在抑制通货膨胀、遏制通货紧缩趋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要看到,目前的宏观调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新形势的要求。财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改革也需进一步深化。 

    从市场体系来看,突出的是,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再加上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尚未根本消除,影响价格杠杆和统一大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对此,我们共产党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任重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自觉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要求核心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切实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目前,中央的大政方针已定,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狠抓落实。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并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二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重要的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住信贷、土地两个闸门,继续搞好信贷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重点。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特别是严格防止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反弹。按照推动结构调整和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安排好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三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国产知名品牌。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大力发展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是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问题作为今年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加快能源、交通、铁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把握好政府提价项目出台的时机和力度,避免集中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加强物价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妥地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完善水、电、服务等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名牌战略,支持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规范外贸经营秩序。组织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外商合法权益。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和发展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六是增加就业、扩大消费,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继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等事业。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