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容莉莉:不忘初心本色 奋力续写柳州现代工业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柳州从默默无闻的南方工业小城,成长为广西工业脊梁、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未来柳州将继续为打造现代工业城市而不懈努力。

  探索:谋发展,谱新篇

  一、勇立潮头(1978-199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业产品由国家包销改为市场调节,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机械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柳州机械厂适时开拓改革发展新思路,探索发展新道路,开启了广西微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同时,柳州针对当时经济结构过“重”的问题,在不压缩重工业发展的前提下,扶持轻工业发展,“八大金刚”声名鹊起,“柳州制造”美名远扬。“七五”期间,柳州工业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广西的1/4。

  二、曲折前行(1991-1998)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新阶段,沿海各省市解放思想,加快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步伐,沿海企业和地区竞争力显著提高。然而,柳州却没能充分抓住此次机会,也未能及时进行市场调整,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受到沿海城市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而陷入困境。1996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阻滞了柳州企业前进的步伐。在这一系列的冲击下,柳州痛定思痛,攻坚克难再出发,加快国企改革和推进技术进步,实现了产业升级。

  三、破茧成蝶(1999-2008)

  1999年,柳州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广西工业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面对世纪之交,为获得更大的发展,柳州适时提出了“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战略发展思路,以“再造一个柳州”为契机,拉开了柳州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变革。2006年,柳州总体发展思路向“工业强市、富民兴柳”转变,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

  四、蓄势腾飞(2009-2018)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柳州积极推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2009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过20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后,柳州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2018年,自治区明确提出柳州要建设现代制造城。4月27日,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柳州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号角正式吹响,“柳州智造”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思考:审时势,创未来

  纵观柳州工业发展40年,走过风雨,有过阵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的嬗变。柳州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工业立市”这一根本发展方向,伴随着全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而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处于新的调整期,动能转换正加速向纵深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不断涌现,柳州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培育产业新支柱;坚持多元发展,打造服务业新高地。同时要把握住战略机遇,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向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和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目标奋进。

  展望:新起点,再出发

  当前,柳州工业正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等建设,柳州亟须抓住这历史性的机遇,全面推进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柳州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实体经济,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汽车产业向轻量化、高端化、智能网联方向发展;加快钢铁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发展;全力推进柳工集团和欧维姆的深度国际化。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柳州要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壮大一批新兴支柱产业,使之成为产业体系新支柱。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扶持发展一批领域内骨干企业,支持发展一批特色企业,分层次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群。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柳州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工业产业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工程,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建立新型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盟。建立面向对外开放的创新协作体系,加速弥补柳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经济新引擎。柳州要积极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一是以延伸产业链条为突破,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市场。二是以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体系。三是以产业集约集聚为导向,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作者单位:柳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