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将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

挖特色 育人才 扩投资

 

  花花大世界是我区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图为游客在该景区赏桃花。 邝伟楠/摄

  ■阅读提示

  乡村旅游已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据了解,当前我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到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的24%、收入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10%。但是,特色不突出、交通条件差、人才匮乏、财政支持力度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9月23日,全区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会议指出,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产业是“三农”领域最有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之一。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多部门携手合作,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突破瓶颈,广西的乡村旅游将迈上发展新台阶。

  1 挖掘独特内涵, 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乡村旅游更是要突出特色。但是,当前我区相当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盲目投资与开发、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产品雷同,缺乏市场吸引力。部分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定位不准或过度开发,丢失了“农(农业)、俗(民俗)、情(风情)、趣(趣味)、真(自然)”这样的灵魂,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我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挖掘,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而不是低质量的模仿,如:融水、金秀可重点体现林业生态旅游特色;钦北防等市县可突出海滨岛屿旅游特色;桂林临桂区可突出湿地生态旅游的特色;三江可突出侗族文化特色;龙胜、资源等可突出温泉特色。

  特色旅游产品,也是突显乡村旅游特色的关键。目前,广西旅游商品约有120多个种类、上千个品种,但依然存在主题特色和品牌文化不突出等问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一直徘徊不前,远低于发达国家40-60%的水平。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各市县区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层面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今后,各地要把“特色”贯穿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环节,在特色上做足文章。

  要特别注重挖掘和打造特色民俗、特色村落、特色餐饮、特色商品以及特色活动和特色服务等,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上尽可能体现地方乡土特色,展示本土文化内涵。依据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与乡村性,把原生态的、同质类的资源按不同的手法打造,依不同的风格设计,重细节、突特色、显个性、高品质地开发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产品。

  2 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开发与营销水平

  “经营管理人才极度匮乏,是当前制约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大多是本地及周边村民,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人才也严重不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必须要着力培养年轻乡村旅游人才的创新能力,加速培训乡村旅游发展“领头人”。

  近年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加强合作,制定了两系统分级合作的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以乡村行政管理干部、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和一线服务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分级分类培训,每年对近万名乡村旅游管理经营者和服务人员,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服务与质量、宣传与营销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使全区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有了“领头人”,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调动。多年以来,下水源庄的村民们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八角,后来在村委会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发展旅游业,现在全庄91户人已有35户涉及“农家乐”经营,年收入少的有几万元,高的可达20多万元;三江丹洲古镇的老百姓在部分先发展旅游的村民带领下,如今也纷纷投身旅游业,目前该镇百姓旅游参与率达95%以上。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专业化培训,强化乡村旅游培训措施。通过专家培训、岗位培训、离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乡村旅游从业者,其中要重点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主要培养对象是乡村旅游急缺人才。同时,以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实地考察、案例剖析等形式,重点培训一批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能手和一线服务人才。

  3 加大财政支持, 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

  近年来,广西各地也都在加强财政投入,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东兴通过整合扶贫、交通、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打通了市区到各镇、各景区的道路交通,并投入1900万元启动了一批旅游标示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道路标识牌377块;先后投入2500多万完成全市26个农村环境整治,完善重点乡村、重点景区的设施配套。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长期以来我区对乡村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乡村旅游资金极度短缺致使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情况仍然很突出。城乡旅游公路条件差,城乡之间的乡村旅游交通枢纽缺乏,有些县份还没有高速公路到达,主要景区之间也没有等级公路连接,游客来往不便,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如何加大投入,使有限的财力对旅游发展发挥最大的效应?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方面云南的做法值得借鉴。据了解,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累计投入达500亿元,其中政府直接引领性投入近40亿元,引导社会投入近400亿元,形成了1∶10的关联投资格局。

  9月23日,全区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强调,要加大乡村旅游的财政投入,拓宽投入渠道,促进引导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加快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各级政府要舍得投入,要把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环保等专项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扶持推出“乡村手工制作”“农庄生活”“乡村美食”和“乡村节日之旅”等旅游发展项目,向乡村旅游的个人与团体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