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如何升级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构建,是北部湾经济区新一轮战略发展的又一个新支点,是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又一个新一极。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国际合作的驱动发展下,北部湾经济区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海丝之路”沿线各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北部湾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未从广度推向深度合作发展,而凸显出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瓶颈。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发展下,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三市旅游产业如何升级发展,成为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先导产业,成为国际化、复合型、国际一流的环北部湾国际滨海旅游胜地和海上运动休闲旅游地,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

  1

  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合作国际化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旅游无障碍缝接到战略联盟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旅游合作成为经贸合作中最具成效的先导产业。北部湾旅游业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驱动发展下,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最重要的内容和产业发展先导。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进了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6市旅游战略联盟的快步发展。但在促进旅游国际化发展中,也显现出旅游合作联盟还处于框架协议上,未从实质上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区域的互补性和联动性差,还是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在共建21世纪“海丝之路”赋予的“先导先行”之契机,须深度挖掘旅游内涵,从广度向深度转型提升发展,将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打造成为国际化区域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一流旅游胜地。

  ——建联盟机制,打造北部湾国际化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构建北部湾国际化旅游战略联盟。北部湾滨海旅游产业要在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等6市建立的旅游无障碍缝接、同城一体化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国际化合作旅游战略联盟,确定战略联盟的主体责任制或轮值制。整合资源,发挥区域合作联盟机制,强化区域城市和港口合作,共建海上旅游大通道,以区域联盟整体向外宣传,完善无缝接旅游机制,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应急事件处理和市场整顿机制。

  加强与海丝沿线国、东盟相关国家的海陆旅游战略合作,在《2011年至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合作框架上推进北部湾地区跨国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共同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和对外营销机制,将北部湾旅游产业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跨国旅游精品,塑造国际化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完善通关便利化,推动旅游单一签证制度。

  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了北部湾区域旅游国际合作的进程,北部湾旅游国际合作在《2011年至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合作框架下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北部湾旅游产业须以资源、客源、市场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共建旅游通关便利机制和诚信建设机制,建立泛北部湾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免签证机制,实行落地签证,推进旅游单一签证制度,逐步消除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游客往来的过境障碍,积极推动国家与地区旅游市场相互开放,探索共建边境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机制,以此加快将北部湾滨海旅游建设成为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聚地。

  2

  打造北部湾钦北防国际滨海旅游胜地

  ——以“海丝之路”打造北海滨海城市休闲旅游避暑胜地。

  深入挖掘北海“海文化·海岛”特色优势,狠抓旅游“三个融合”,促转型升级建设。一是推进旅游与海洋经济融合。以海洋为主题,以“古村落·民族·海文化”为特色,推进涠洲岛国际旅游海岛建设,提升银滩景区品质,彰显“吹海风、玩海滩、观海景、登海岛、品海鲜、购海产”的海文化旅游特色与魅力。二是推进旅游与城市建设融合。实现旅游产业与城市新区建设融合发展,把旅游城市化的开发概念发挥到城市的开发建设中,要围绕旅游城市、休闲城市的标准来加以建设,形成休闲社区——中央休闲——休闲城市的完整架构;三是推进旅游与产业融合,创建旅游产业园区。深入挖掘百年老街、南珠文化、佛教文化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探索金融、医疗、旅游产业发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新亮点打造“乘邮走东盟”邮轮旅游产业。最终形成以“旅游、文化、金融”三大产业为核心,把北海建成北部湾国际滨海城市休闲度假旅游避暑胜地。

  ——以“海丝之路”打造防城港滨海边关民族风情旅游胜地。

  构建“上山下海又出国”的旅游格局是防城港突显的“岛·边·民”三大特色,防城港应依托“中国西南门户、华夏边陲明珠”旅游城市品牌,构建国际滨海边关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一要突出边关宗教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从“幻想”到“现实”的落地,将京族、瑶族和边关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融入海岛旅游建设之中,显现特色“海滩、漂流、民艺”,打造以关帝庙、观音庙为中心的宗教文化区,以京族哈节、红色文化和红木文化等为载体建设文化旅游产业,以瑶山大峡谷的边关民族特色瑶锦、瑶服、舞蹈、独特婚俗等风情,开发惊、险边关漂流休闲游;二以白浪滩为核心,以“潭蓬唐代古运河”为主,打造岛滩旅游产业群。依托港口,规划打造融 尾金滩、江山半岛和京族三岛等碧海、金滩、绿岛、京族风情于一体的海滩旅游产业群,延伸东兴产业链。三是突出边关旅游特色,打造国际化商贸旅游产业。发挥中越两国青年联欢、两国游客来往的重要平台,巧抓沿边金融先行先试政策和东盟元素这个特殊符号,创建国际化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运用与越南山水相邻,具有“山雄”“水秀”“谷美”“石众”“民俗风情浓郁”“边关文化神奇”等景观特色,建设“边关风情、东盟特色”的东兴边境旅游名城及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

  ——以“海丝”为契机打造钦州古城文化·海港旅游胜地

  古城、坭兴陶、港湾是钦州2000年来的历史印证。钦州应以“岭南古城、坭兴陶都”为核心,以“生态、文化、风情”为目标,构建“一核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山城港湾江海湖岛旅游产业带。一是以“古历史·古越州”为核心打造岭南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复构,为“古历史·古越州”复建提供了又一个发展契机,应从千年历史古城上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古城·陶都”国际旅游城市品牌。二是以突出港口海湾和八寨沟旅游为两翼发掘特色旅游资源。从“美、雅、洋”三字上做文章,构建钦州港口为一翼旅游带,规划修建逸仙公园、七十二泾、麻蓝岛、龙门、沙井、大环、外沙和三娘湾等集海港作业、海上登山、海上观光为一体的海港旅游产业群;开发以生态、探险、避暑及休闲度假为一翼的八寨沟观光旅游圣地。将钦州打造成集“江、海、湖、山、岛”为一体的古城文化·海港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