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智库外交”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编者按

  智库外交,是指以智库为主体、智库之间的国际交流;也指以外国智库为对象与目标的国际交流,包括由本国政府官员到外国重要智库进行专题演讲,向外国智库派出访问学者等。智库外交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形态日益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因为智库的声音有时更具说服力,中国智库与国际智库沟通,是一个全新的沟通渠道,可以掌握国际话语权。

  广西社会科学院“智库外交”走在了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前列,近十年来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智库外交”,在促进广西与东盟、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社会科学院“智库外交”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都有些什么成功经验?下一步在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智库外交”作用?7月2日,记者采访了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

  广西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智库外交”工作中,有多项首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成效的是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

  “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简称“东盟智库论坛”),通过搭建中国与东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平台,编织中国与东盟智库网络,建立东盟专家库,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和相互往来机制,来开展民间外交。”黄志勇说。

  东盟智库论坛自2008年起每年在南宁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东盟智库论坛积累了人脉,也集聚了人气。目前广西社会科学院已经拥有一条稳固、宽广、通畅的与东盟开展民间外交和民间交流的渠道,与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稳固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该论坛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常设论坛之一,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智库学术交流合作和人文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在增进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库对话是一种高端对话,中国与东盟权威专家在论坛上交锋观点,碰撞智慧,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探索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发展之路,加强了相互间的对话与沟通交流,引发思考进而明确方向。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每年都围绕不同的主题和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又能达成广泛共识。

  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智库专家对话中,“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南新经济走廊”等概念逐渐清晰。在中国与东盟各国智库合作推动下,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广西南宁出发南下,经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至新加坡的具体线路已经探明,成为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中的一大新亮点,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其中起到了“智库外交”先行的效果和作用。

  广西社会科学院通过搭建“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等直接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开放合作平台,促进与东盟国家智库交流合作和学术交流合作,走出了一条“智库外交”好路子。

  在与东盟国家智库网络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文交往中,广西社会科学院始终贯彻“亲、诚、惠、容”的理念,诚心诚意、重情重义地对待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他们交好朋友、交真朋友,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支持研究工作。

  此外,广西社会科学院还通过编织中国与东盟智库网络,建立东盟专家库,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和相互往来机制来开展“智库外交”。广西社会科学院与老挝社会科学院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和高层互访。每年广西社会科学院都接待来自东盟国家的学者代表团,同时广西社会科学院也组团出访东盟相关国家,增进了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发展了一批友好人士。

  在学科定位上,广西社会科学院始终保持东南亚研究的特色和专长,尤其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研究,兼顾研究其他东南亚国家,突出应用对策研究,以学术交流合作推进“智库外交”,积极为广西开展与东盟开放合作服务。

  在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广西将把“智库外交”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能和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适应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智库外交”的意识和使命,研究制定广西社会科学院开展与东盟国家“智库外交”的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提升“智库外交”的水平、能力和实效。

  广西社会科学院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智库外交”平台作用,创新办会机制,丰富办会内容,拓展东盟国家智库网络和知名专家库,扩大专家邀请面,试行轮值主题国机制,增强论坛的战略性和权威性,把论坛办成中国与东盟国家智库峰会、办成中国与东盟专家学者“群英会”。

  据了解,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将于今年9月举办,论坛将套开“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论坛”,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与东盟携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具体路径等主题进行探讨,凸显新加坡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谋划海陆联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