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

走出大石山 世代天地宽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广西有80多万人陆续告别曾经赖以生存的大石山区,举家走出大山,基本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标。

  5月初,记者先后深入百色、河池、来宾等几个市,探访易地搬迁后当地群众的状况。

  80万人易地开创新生活

  “如果在以前,住别墅这样的好梦,别说上辈子、这辈子,连下辈子都不敢想!”说话的是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共联屯的村民谭玉法,他站在自家“别墅”旁有几分得意。

  在共联屯,有“别墅”的不止谭玉法一家,全屯101户人家,101栋房子连着排在那里呢。这个屯的人都是1978年以来分别从散居在大石山区里的11个屯搬迁出来的,由当地政府安置。

  “那里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谭玉法形容原来他一家居住的夏龙屯。他告诉记者,那些地方没有公路,进出货物依靠的是肩扛马驮,而猴子多过人,种下的农作物常常被猴子糟踏,甚至颗粒无收。村民告诉记者,原来的大石山区里九分石一分土,只有种植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大部分收入靠的是外出打工,年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左右(打工的占收入绝大部分)。

  2010年为止,全村共有101户326人搬迁到新址,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大家依托田阳县是全国蔬菜集散中心以及右江河谷土地肥沃,远种芒果近种蔬菜,加上劳务输出,纯收入以每年2000元以上递增,2013年达到8500元。谭玉法一家6口搬迁出来后,他和老二、老三一起,一年里有几个月出去海南或县里搞装修,秋季回来种植西红柿、豆角等蔬菜,人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

  当地扶贫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11个屯,离现在新村3-10公里不等,如修一条砂石路造价高达每公里50-60万元。“与其投资近1000万元去修路,不如让他们搬迁出来。”据了解,该村还有158户等待搬迁。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如今新址已经落实在共联屯附近,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目前为止,田阳县在县城周围的有安置点21个,全县范围有92个。

  “依托工业区易地扶贫搬迁,来宾的雷山村做得比较好。”自治区扶贫办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推荐。雷山村,在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华侨工业园西南面,全村127户404人,是2012年全村整体搬迁而来的。

  原来的雷山村,零星的地块分布在石头缝里,一年下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为了生计,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而留守村里的靠低保救助过日子。很多地方不通车,也没有学校、卫生所。当地政府在调研时发现,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即使投入资金,落后面貌依然无法改变。建议雷山村整体迁出大山。2012年8月2日,雷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房子建好了,住进去就可以生火做饭。大部分村民就近进工业园的工厂、企业当工人有基本稳定的收入;也有喜欢种地的,也可以在工业园租用连片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养增加收入。有了临街商铺,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有了来源。”说起现在的雷山村,李支书脸上充满了幸福。

  2012年4月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有很多易地搬迁的安置点。搬迁后群众如何脱贫致富是当地政府牵挂的事情。

  抓产业推动。该县整合资金近3亿元实施大安乡的“整乡推进”。如今,山上红心香柚、核桃、桑蚕,一片连着一片,在昔日荒山上的石缝里“开花”。山下桑蚕、甘蔗、畜牧等原有特色产业示范区得到了壮大。据统计,2012-2013年,示范区共投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335.5万元,给产业到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通过产业带动,近两年来示范区累计种植红心香柚达1.1万亩、核桃1.62万亩,实现贫困户人均有1亩以上红心香柚或核桃产业。

  120万人将走出大山

  “不搬,想富起来真的很难。”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本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透露,今后我区还将有120万人从不完全具备生存条件的大石山区里搬迁出来。

  “大家都想搬,关键是要解决‘落脚’的问题。”记者在几个市调查中了解到,从条件艰苦的山区里搬出来是很多人的心声。到目前,我区探索依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的做法成效很明显,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找合适的地方搬出来不容易,出来以后如何生存,如何实现富裕?这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考题。

  在调查采访中,当地有关部门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很多,也提了不少建议。一是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区域,需要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日益增多,但争取到的国家专项资金有限,项目建设分散,难于形成示范、规模。二是易地扶贫搬迁补偿标准偏低。2012年国家对搬迁户的补助标准人均约6000元,但由于近年来建筑“三材”价格不断提高,导致预算资金不足,地方财政又无力解决,搬迁群众无法自筹,导致部分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影响项目施工进度,也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使得项目无法长期发挥效益。三是项目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扶贫攻坚工程,仅仅依赖于县级财政,无法解决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影响部分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四是安置方式待创新。在解决易地搬迁户住房问题中传统安置方式多为搬迁户自行修建天地楼住房,但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落实安置点土地成为搬迁工作的瓶颈,且修建天地楼住房成本较高,并非所有的搬迁户都能承受(国定贫困人口标准为2300元/人。就拿田阳县来说,目前,该县农村地区施工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一栋80平方米的一层高毛坯房包含宅基地购置费至少需要10万元,意味着一个拥有两个劳动力的家庭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攒够建房资金)。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各地新建公租、廉租房,而该县目前新建廉租房2840套,包含13个项目点,入住仅10%,仍有闲置房源可以使用,对于生存环境恶劣、谋求进城务工又无经济实力的山区农村贫困群众可作为易地扶贫安置试点使用。五是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搬迁户合法权利。近年来,在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的协调与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拟搬迁群众通过与拟安置点所属村屯群众自行沟通、协商,在县城、城镇区域附近购买土地,解决土地问题,这一模式中土地流转相对容易,总体投入少,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征地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但由于相关的政策未明确,搬迁户搬迁后房屋产权问题迟迟未能落实,若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国土部门相关手续,落实搬迁房屋产权,则可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黄本和认为,解决大石山区群众的易地搬迁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整合各种资金,集中办好这件事,不能各自为政。”他说,很多资金,如果分散使用效果不好。其次是解决好安置点的用地指标。第三就是解决好出路,如就业等。

  200万人从大山搬迁出来,这是一项多么宏伟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