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扶绥县吉到社区的村民,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之后,又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报告》,这意味着该村土地的流转、出租、抵押担保等可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是崇左市推行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夜宿农家以来,为村民办的又一件实事。吉到社区土地确权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
领导干部“驻村蹲点”是崇左市实施的一项制度,意在沉下基层听民声,根据群众的需要办实事。去年至今,崇左市委常委共下村118天、夜宿农家93晚;市、县两级领导到联系点调研指导2135次,驻村蹲点1097人次,走访群众1.9318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376件次。
同吃同住同劳动
倾听民意办实事
“自从干部到村里住,要做什么事容易多了。”这是扶绥县新宁镇渠那村村民黄善斌的切身感受。在他印象里,以前让群众发愁的“难题”现在一一有了着落:路通了,村子干净了,项目落实了,致富有奔头了……
2013年5月,崇左市实施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制度,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民意,帮办实事。全市共有1.0576万名干部夜宿农家,结对帮扶1.1431万户贫困户。
“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多住几次也就适应了。慢慢地跟‘东家’、跟村里的群众都熟悉了,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市国土资源局干部李兵说。市国土资源局的挂点村是那隆镇合卢村,为不给“东家”周之权添麻烦,李兵自带洗漱用品,还特意在“东家”放了被褥、拖鞋。在和周之权的聊天中,李兵听说六内屯的一位妇女早年丧夫,独自养育刚考上大学的女儿及患地中海贫血的儿子,生活很困难,他连夜徒步十几公里给她家送去8000元助学金,后又协调资助学费2.4万元,帮助她女儿完成3年学业。
“这个李兵不简单啊,真是来帮百姓做事的。”周之权说,现在合卢村村民都把李兵当成了“自家人”。
“群众的热情和纯朴让人感动,每次下去,都感觉我们做的还是太少、亏欠的太多。”市委组织部干部唐家弟的体会是,住农家越住越有感情。组织部的挂点村是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看到该村有种植花卉苗木的传统,驻村工作队便协调落实资金293.92万元,扶持该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引导建立“大学生村官生态产业创业园”。目前,全村40%的农户参与绿化树种植,种绿化树苗1000多亩,种植秋枫、九层皮等绿化树苗10万多株。村民夸驻村工作队是帮大伙致富的“财神爷”。
去年至今,该市共有32名市四家班子领导、200名县四家班子领导,121个市直单位、339个县(市、区)直单位挂点帮扶207个贫困村,推动新增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84万亩、“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面积42万亩、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片、创建“清洁乡村”示范点51个、推进屯级组织规范化建设405个。
带着问题下去
找到思路回来
“这两年我们收入增加了,生活好多了。但有两条,一是出村的道路太难走,二是喝的水不卫生。”宁明县海渊镇北岩村村民向驻村工作队反映。
针对北岩村村民所想,市统计局驻村干部莫津培争取到扶贫资金200万元,修建那功-北岩村级道路5公里,并协调落实人饮工程建设资金,解决该村1318人没有安全饮用水问题。“我们不是为住而住,而是入户调查研究,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莫津培说,下到基层,才真正知道群众需要什么。
该市把“夜宿农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要求驻村干部带着问题下去,找到思路回来,把群众的创造和智慧凝结成为具体的工作决策。
“我到东家每次都跟群众聊天,发现一些问题,得到很多指导面上工作的经验教训。”市委书记黄克对向群众“拜师问计”深有体会。正是在扶绥县渠黎镇吉到社区的“夜谈会”上,他听到了村民对“新土改”的迫切要求,于是连夜布置工作。在他驻村蹲点一个多月后,吉到社区就向119户村民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范俊侯是黄克在吉到社区的“东家”,他记得黄克每次来,都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013年5月,送来甘蔗收割机,解决甘蔗生产机械化难题;同年7月,推进清洁乡村建设;今年1月,是推进土地确权。
该市其他许多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如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土地“小块并大块”、建立垃圾烧化场等,也都是在“驻村蹲点”过程中逐步成形的。风气所及,“夜宿农家”拜师问计,现已成为崇左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方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蔚然成风。
“驻村”不扰民
“蹲点”常态化
“驻村蹲点”活动开展以来,百姓看到了领导干部务实清廉为民的优良作风,实效明显,但也担心活动“一阵风”。
江州区左州镇村民蒙世豪说,我们需要干部下乡访民情,但不欢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下基层,更讨厌实效不大的“作秀干部”。
如何让“驻村蹲点”不成为“走过场、作作秀”?该市在活动开展之初就启动制度探索。首先规定“住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打招呼,轻车简从,一竿子插到底;自带生活用品,向东家缴纳伙食费,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
为保证领导干部“下得去、住得稳”,该市要求市四家班子领导干部每个月必须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1次以上,每年至少在“东家”住6个晚上;处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在“东家”住6个晚上;处级后备干部每年至少在“东家”住12个晚上。明确不完成驻村任务的处级后备干部,不予以提拔重用。
驻村期间,领导干部还要完成“五个一”工作任务:领办一个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增一片“小块并大块”土地,创建一个“清洁乡村”示范点,解决1-2个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抓好一个村屯组织规范化建设。
市委组织部这样解释制度设计的意图:“‘驻村蹲点’制度化、常态化,就是要让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养成走基层、抓落实的作风,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