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加速起跳实业奋力跨越

——二○ 一三年以来柳州市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为述评之一

  技术创新给柳州汽车产业增添了新活力 。 记者 姜立摄于东风柳汽三基地

  从“增量”到“提质”,柳州工业厚积薄发,铸就灼灼辉煌。

  从加快转型到创新驱动,柳州人民思变求新,聚势豪情腾飞。

  从优化升级到高端提升,柳州实业奋力突破,以“转”纳新,因“调”而兴。

  这是柳州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为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从容应对、迎难而上,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优布局、强保障,取得经济平稳增长、工业加速起跳、实业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来自市工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实现4014.2亿元,增长13.1%。

  支柱产业引领稳中有进

  从2月全市工业增速不断下行,至5月全市累计增速仅为7.3%,再到12月全市累计增速达13.3%。2013年,我市工业增速呈现高开低走、年中逐步企稳回升的“V”字形走势。

  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有效需求不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脊梁”,转方式、调结构,开拓进取,克难攻坚,有效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

  汽车产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实业兴市”的中心环节,整合有效资源,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汽车产量全年突破190万辆,达到194.3万辆,同比增长11.1%,完成产值1593.9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下降32%形势下,上汽通用五菱产量突破160万辆,达到163.5万辆,同比增长9%,产值达到615.2亿元,同比增长17.8%。柳汽汽车产量达到22.8万辆,同比增长35%,产值达到176.2亿元,同比增长44.2%。

  一块钢板的厚度可以只有0.2毫米,跟纸一样薄。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力度,研发的特色产品走俏市场,成为柳钢逆风飞扬的中坚力量。全年钢材产量突破1200万吨,达到1202万吨,同比增长10.7%,产值达到601.1亿元,同比增长11.4%。

  机械产业在全行业整体低迷的形势下,柳工临危不乱,按照“稳增长、保质量、突重点、强管理”经营方针,追求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控制经营风险,完成产值147.5亿元。

  “工业总产值4014.2亿元,同比增长13.1%”。这两个里程碑式的数字蕴含着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克难攻坚。疏理经济升级2.0版本的全景图,我市三大支柱产业的稳中有进,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结构调整各个环节。

  市工信委主任牛继昌认为,稳中有进是我市去年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

  这可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销实现双双突破 、微车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攀升中感知到;可从柳钢激流勇进 ,在全行业普遍亏损情况下 ,依然保持盈利 ,突破钢铁“围城”中触摸到。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 ,合成一股强大的牵引力 ,导航柳州经济“稳中求进 、进中求好 、好中求快” ,平稳驶过“错综复杂 、风险倍加”的2013年 ,这也标志着柳州经济顺利完成了2.0版本的升级。

 

  实体经济跨越进中有为

  2013年 ,柳州更是通过支持与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为我市储后劲 、注活力 、挖潜力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依托着各自的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 ,保持了较快发展增速 ,且各有侧重 ,彰显各自特色 ,实现了“家业”兴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953亿元 ,同比增长12.75%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50%。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加强上下游技术和关联技术合作 ,对国内外先进技术 、先进装备 、先进产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全年实现平稳增长 ,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行业发展增速超过全市工业发展增速。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77亿元 ,增长18.4%。

  与此同时 ,我市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大力实施“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促进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为工业平稳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2013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76.4亿元 ,同比增长34.5% ,技术改造投资总量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实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数据看 ,柳州的实业发展‘进中有为 ’,释放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积极信号。”牛继昌说。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 ,把工业 、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但依然明确必须把工业作为发展之基和财富之源 ,为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提供强大产业支撑。因此 ,转方式 、调结构 ,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并以此力促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催生出新的增长点。

  2014年 ,我市工业实体的发展将突出项目建设 、园区发展和招商引资三个重点 ,实施促进增长 、企业成长 、创新驱动 、“两化融合”行动 、新兴产业行动 、节能降耗行动和服务保障行动七个计划 ,释放内在潜力 ,促进工业转型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实现实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