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

---招商引资新思维

  

  本报记者 罗新云 通讯员张源秋

  全员出动、主动上门、密集推介、专业招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连续重拳出击,大动作引出好效果。2013年我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新签内、外资投资项目分别为473个、20个,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引进到位资金660亿元。被自治区评为“2013年全区投资促进工作先进单位”和“2013年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双料奖项,成为沿海三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投资、投资靠招商,只有把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思维、改进做法、才能让钦州爆发更强的发展后劲。”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黄登成道出了一个事实:去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殊地位必有全新思维、特殊举措和非凡成效。

  新思维 ——

  从“引凤”变“觅凤”

  邻城对比,钦州与同处北部湾海域的北海、防城港相比,平台、产业、区位等优势让钦州招商地位凸显,但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土地供应等方面的不足大大限制了项目的入驻,许多客商驻足观望,项目引入陷入瓶颈。

  如何突破?“首先要创新思维,不坐等客商上门投资,主动走出去,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抢占先机。”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劲松说,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开展招商竞争是合理现象,现在最紧迫的是先引进项目、再强化项目落地,实现招商和安商同频共振,才能实现政府与企业共赢。

  随着招商引资竞争形势的变化,我市依势而动,改变观念,从“引凤”变为“觅凤”。去年以来,市委书记肖莺子、市长李新元亲自率队前往香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共举办7场大型推介活动,以密集外出推介的方式宣传钦州、推广钦州,让钦州享誉四方。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率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洽谈,以务实的作风感化、吸引客商。

  为了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市实施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启动全员、部门、小分队招商。根据产业规划,策划了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引导各产业招商工作的开展,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效率化,切实从“引凤”向“觅凤”转变。

  新转变——

  从引进国企到“民企入钦”

  中石油、中粮、中电投、中船等大型国企的入驻,挺直了钦州工业发展的脊梁,“央企广西行”活动又引入了更多的国企,钦州的国企入驻发展如火如荼,工业建设风生水起。然而,国企的入驻只能完成“大企业顶天立地”,要实现“小企业铺天盖地”仍需大力引入民企,在招大引强的基础上实现“大鱼小鱼”和谐共存的发展环境。